文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妈妈想开一家书店,请你帮她挑选出一幅合适的对联供开业时使用(   

A.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B.春到风光美   家乡喜事多

C.剪彩为歌袖   裁云作舞衣

D.持家勤与俭   建国富而强

2、“蒻”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字或词有关?(  )

A.脆弱

B.差

C.弱点

D.草本植物

3、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A.在荒凉的沙漠里,将士们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钢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肃清,就决不解甲归田。

B.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关将士戍边的艰苦和不赶走敌人誓不收兵的决心。

C.表达了作者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对战争的不满。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A.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B.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表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C.这两句诗写景中包含着戍守边疆将士思乡的悲伤之情。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A.被金统治的宋朝老百姓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B.诗句抒发了对金人统治下人民的同情,对无力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C.诗句表达了金人统治下的南宋百姓希望跟南宋军队一起奋勇杀敌的决心。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A.“忠骨”指忠臣的骨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裹尺”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毛泽东借古人龚自珍的名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____

2.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______

3.他皱着眉毛,脸上露出一种厌恶的神情。_______

4.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________ 半夜________ 天造________

________脚 抓________ ________挈女

1.这道计算题我算了好几遍都不对,急得我_________________

2.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所料,你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啊!

6、猜猜下列句子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填在括号里。

1.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鬓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 )

2.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

3.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

7、把词语补充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填空。

1.跟随课文,我们感受童真童趣。他们勤劳懂事,“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他们调皮可爱,“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__”;他们自在悠闲,“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他们充满智慧,“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课外,我还积累了描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跟随课文,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景阳冈》一课“武松打虎”的情节中,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武松________的形象。《他是一棵挺脱的树》主要侧重于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结实硬棒。“军神”指的是_______(谁),课文中对沃克医生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跟随课文,我们体会拳拳爱国之心。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抒发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流露出朝廷收复失地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跟随课文,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夫______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其中,“立”的意思是________。《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为非作歹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正如(左传》中所说:_________,必自毙。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泥活

①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 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______”画出来。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___”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冯大刚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要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诉,沿着大理石阶往下,直到运河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榜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项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在水面上,天竺葵的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地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威尼斯“三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的威尼斯的建筑物有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2自然段是按_____顺序来记叙的。

【4】本文写了威尼斯的______美。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爱花生花(节选)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的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我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 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 不像桃花 梨花 花生的花 没有一朵是空花 开一朵花 地下就长一颗花生 你采掉一朵 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_____________

【4】给文中没有标点的语段加上标点。

【5】写花生花为什么要写樱花、牡丹和白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国馆展区简介

中国馆内部共分三层,全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四大展区(分别标注为A、B、C、D)。如图所示:

A

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IF)、二层(2F)

展览面积8590㎡。在各省区市展区内,将展示各地园艺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园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特色内容。

C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位置:地上二层观景平台(2F)

展览面积1780㎡,以“国风花韵”为主题,分为“识花”、“赏花”、“品花”三部分。通过花材花器、古籍书画,展示中国传统插花经典作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插花花艺的博大精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

B

中国生态文化展区

位置:地下一层(-1F)

展览面积约3500平方米,展区以“天地人和”“四时景和”“山水和鸣”“春江风和”“样和逸居”“和而共生”之“六和”为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营造出梦幻的动态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D

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成果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1F)

展览面积1130m2,汇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原创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技术成果。

 

【1】根据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在情境中补充适当的内容。如果你是中国馆的义务引导员,面对要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的游客,你会将他们引导到场馆的_________________,并且会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写好《关于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的研究报告》,请你利用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内容,搜集、整理有关“中国馆”的资料。然后照样子制作一张资料卡。

要求:

(1)资料卡内容应符合“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

(2)资料卡中每一项目,用简要词、句归纳、概括。

中国馆资料卡                                    中国馆资料卡

资料名称:植物画卷

 

资料名称:______________

信息

出处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第4自然段

信息

出处

______________

内容

摘要

1.汲取园艺元素

2.植物布景

3.运用多媒体

内容

摘要

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数鳄鱼

有一天,一只鹿睡着了。河水突然泛滥起来。鹿醒来之后,发现四周全被淹没了,自己被困在一个很小的孤岛上。

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

“你休想骗我!”老鳄鱼哪里肯信,仍一步步逼近岸边,“我要吃掉你!”

“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

“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回头把自己的弟兄、儿子、孙子和曾孙们全都招呼来了。

“噢,”鹿笑了起来,“这里的鳄鱼果真不少!不过,真的有一千条吗?我得亲自数一数,等确定有一千条以后,你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掉我了。”

“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儿!我们都饿坏了!”

“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

鳄鱼们照办了。它们一条接一条地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从小岛一直延伸到河对岸。

“一、二、三、四……”鹿一边沿着鳄鱼的脊背跳跃,一边数着。当最后跳到河对岸时,它回头对鳄鱼们说:“我原本以为河里只有一条愚蠢的鳄鱼,现在看来,愚蠢的鳄鱼整整有一千条呢!”

说完,鹿高高兴兴地跳跃着跑进了树林。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

【2】读读短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简要概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1)鹿说自己有毒—→( )—→( )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

【3】鹿脱险的办法好在哪儿?从中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鹿?

____________

16、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园子里的花、鸟、虫子、___________等事物。

2每一个事物的描写,都让我们有一种___________的感受,作者就是将儿时生活的这种___________的美好感受寄托在了这些事物上,蕴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想象,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上“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写,表达出这种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_________________

众官无不惊奇_________________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_________________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语段阅读。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重复使用了六个“闪”字,是否能换成“躲”“跑”等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武松有什么看法,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敦煌莫高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大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时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时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沙漠没有边际。_______

指彩塑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_______

2第2自然段在介绍莫高窟的规模时,大量地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句话是它所在段落的____句,作者是从彩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介绍的。

4赏析句子。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选择一个物品(或景点、场景),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着敦煌莫高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3分)

(1)我们不能忘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  (改为反问句)

(2)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改为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印象最深的来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