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仪态端庄   暇想   吆喝

B.翻来覆去     渺小     羞愧

C.不怀好意   祸患   晌午

D.碧波万顷     篆书     镌刻

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铲锄 锻练 眷恋 神机妙算

B.拟定 遵重 繁忙 肃然起警

C.部置 武艺 簇拥 心惊担战

D.沉寂 拇指 牲畜 养尊处优

3、下面是三幅不同书体的《千字文》,每幅字各有什么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流畅淋漓   端庄秀丽   奔放不羁

B.端庄秀丽   流畅淋漓   奔放不羁

C.端庄秀丽   奔放不羁   流畅淋漓

D.奔放不羁   端庄秀丽   流畅淋漓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判断

1《养花》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我们还学过他写的《猫》、《爬山虎的脚》等文章。____

5、辨字组词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6、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7、我是拼写小能手。

  爱美是人的tiān xìnɡ(    )。因此人们大多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来了,花园里就会huā tuán jǐn cù(    )、chà zǐ yān hónɡ(    )地热闹起来,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花让人mù bù xiá jiē(    )。

8、读拼音,写汉字。

zhèng shí zhēng fā róng huà yāo xié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1把加横线的句子改成肯定语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大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小小的梦想产生如此大的力量,你认为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瑞恩和父母为_______________而激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到幸福。

10、课外阅读。

在脚下多垫些石头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当教师,工资低得可怜。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呢,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于是,我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羡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优厚的薪水的同窗。这样一来,不仅对工作没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兴趣。我整天琢磨着“跳槽”,幻想能有机会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也拿一份优厚的报酬。

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接纳我。

然而,就是那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一直想改变的命运。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小小的操场四周很快围出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我来晚了,站在人墙后面,跷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这时,身旁一个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视线。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厚厚的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费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地清楚。

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

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辑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业余时间,我不辍笔耕,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如今,我已被调至一所自己颇喜欢的中专学校任职。

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透人的果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

密不透风:____________

【2】文章中两次出现“在脚下多点些砖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所“看到自己渴望的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语段一】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语段二】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③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来,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④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⑤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⑥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⑦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⑧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1】两个语段的共同之处是都描写了“田忌赛马”的故事。但两者在表达上各有特点。【语段一】的特点是______,【语段二】的特点是______

A.内容具体、叙述详尽 B.篇幅短小、行文精炼

【2】请在【语段一】中用“______”画出运用谋略,出谋划策的句子。

【3】将下面词句的意思与【语段二】中的段落内容配对(填段落序号)。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______

(2)田忌信然之。 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1993年10月,南宁市二中学生黄天明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比sài shài)中获得了银牌,为祖国争了光被评为“南宁市杰出中学生”新长征突击手”。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天明的成绩,来自他惊人的毅力和个人的勤奋。他十分喜欢数学,常常专心致志地做数学练习,往往为解一道题,花上几天时间。他想,如果从这里到火车站有三条路,把每条路都走一次,就能知道哪条最近、最快;学数学也是这样,常用多种方法计算,才能使今后的计算做到既准确又迅速。

天明从小学开始学计算机。多年来,他总是提前学习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课本。多少次,他为解一道题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妈妈喊吃饭,他却走错了方向……就这样,他啃了一本又一本计算机书,打下了扎扎实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了聪yǐn yǐng)的天资和勤奋的精神,要取得优异成绩,还需要升华的qì qiè)机。小学辅导员把他引入计算机那奇妙无穷的世界,推举他参加市、自治区、全国的多次比赛,让他崭露头角。进入中学后,学校购进新型的计算机供他随时操作。数学老师更是热心地辅导他,使他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1990年至1993年,黄天明以优异的成绩冲出了南宁、广西,走向中国,并飞向了世界。

荣誉没有使他陶zuì zhuì),黄天明仍在不懈地拼搏。他正准备参加下一届国际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大赛,去攀登新的高峰!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加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聪明____)   推荐____)   优秀____)   发奋____

4“升华的契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天明要攀登新的高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王帆回到湖南老家。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这(   )麻烦,(   )绣花的进度也慢。爱动脑子的王帆想,能不能不用翻面也可以绣花呢?他试着用多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

  一天,他与同伴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渔民用梭子织渔网的镜头时,他马上liǎn xiǎng__________到了绣花针,bèng fā__________出发明的火花。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他一试,还真管用。用这种双刃绣花针绣花,就再也不用把绣料fān lái fù qù_____________了,绣花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王帆同学的这个小发明(   )看似简单,制作也容易,(   )多少年来就是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做。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却敢于想象,敢于chuàng xīn__________,敢于以非常规的思维成功地改变了很多成年人没有改变或想改变却没有去动手改变的传统绣花针。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   成功——(   )   容易——(   )

3.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两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直线画出王帆同学发明制作双刃绣花针的句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4、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 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我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把鞋子甩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使劲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扬扬地溜下树来。便是被家里人知道了,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我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1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的________作用。文中从三个方面证明这句话,照样子,概括出来,填在横线上。

①挑高树爬②________

2画“﹏﹏﹏”的句子中,“嘴里哇哇地哭”是因为________;“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是因为________

16、阅读训练场。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uì)。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读画“__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类文阅读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  )失去了右眼,(  )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敬佩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写出第2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句话中都写到刘伯承“一笑”,“微微一笑”表明________________;“勉强一笑”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

【4】在(  )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文中两次出现“军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春天有关系吗?读读下面的文章就知道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朝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塞外飞雪,铺天盖地,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比喻它,是多么壮观啊!大雪纷飞,是北国的冬景,用南方的春*比拟,多么奇妙啊!这两句诗以花喻雪,写出了那种壮观宏伟、美丽无比的奇妙景象,真是咏雪的千古佳句!

以花喻雪很美好,反过来,将雪比作花一样有很好的效果。诗人韩愈在他的诗《晚春》中就有: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把随风飘零的杨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在百般红紫中添上点点如雪的白花,这种美丽让人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这跟他写的以花喻雪的名句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一样有意思。前者以雪比喻花,后者则以花比喻雪,情趣盎然,令人回味不已。

(1)联系短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铺天盖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天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晚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哪?请你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类文阅读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用选文中的句子解释下面描述金字塔的词语。

①角锥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巍然屹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金字塔时,作者用了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来帮助我们理解,例如,为了介绍金字塔石块的多,作者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事例来说明。

【3】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1.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不得不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请选择在你的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题目自定。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字数在500个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