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描写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林黛玉

B.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

C.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对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孙悟空

D.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王,真是人间岁神。——林冲

2、下列故事中,和孙膑有关的是(        

A.马陵之战

B.完璧归赵

C.草船借箭

D.桃园结义

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D.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写关联词语,使句子通顺。

1.它燃烧起来,会放出大量的烟,_________留下许多残渣,______________在城市住宅区里使用较少,但是,______________它的产量多。_______________比较便宜,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厂里多用到它。

2.在找不到二哥和三哥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用它来做燃料。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低地  ________)的原野     ________)的光芒

________)的小鸡   ________)的奶牛  ________)的骏马

________)的荷兰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_)的运河

________)的夜晚

6、阅读课文,填空。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是一个_____句,把_____比喻成_____,表现了老汉的___________,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群众的表现形成鲜明_____。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3、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7、写出句子用的修辞方法  

(1)激光是最快的刀。   ________

(2)车跟着马飞过小丘,我们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________

(3)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________

(4)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________

(5)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   ________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  憎_________

__________   扭_________  增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母亲的哲学

文/董瑄修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几天学,识字不多,但她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

小时候,有一次在田里干农活,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蓝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甲】地飞着,不时发出畅快的叫声。母亲见了,说:“鸟儿中只有大雁最有学问,人家会写字,你看看“人”字写得多好——做人多好啊,就连鸟儿也想做人。但有的人做的事却没个人样儿,倒不如这鸟儿。”我家的母鸡下蛋了,拍着翅膀____________【乙】地跑到主人面前邀功:“个大啊,个大啊。”母亲抓把米赶紧喂它,嘴里还念叨着:“你的功劳我看着呢,不会亏待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做饭的时候我帮母亲削土豆皮,她喃喃自语:“土豆、红薯农药最少,因为它们很少生虫子。”我问母亲:“为什么它们很少生虫子呢?”母亲说:“它们谦虚呗。它们有了果实就在土里默默地生长,不像辣椒、豆角那么招摇,有一点果实就高高地挂在枝梢,当然‘招蜂引蝶’了。”

藕从家里的池塘里挖出来,用清水洗净后白白胖胖的。母亲说:“藕是荷生的,是荷的孩子。这孩子多坚强,在那样的环境里竟然没有被染脏。瞧,它多白啊!”

农闲时,父亲常常带着我和母亲到河边撒网捕鱼。即使运气不好捕不到多少鱼,母亲也要父亲把小鱼丢进水里。她说:“不能赶尽杀绝了,细水长流呀!”我很惊奇,母亲竟然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大局意识。

我家院中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的时候,整个树冠便像燃烧的火团。母亲总是让父亲留下树顶端的柿子。树顶端的柿子因为阳光充足,长得又大又圆,不摘下来我觉得怪可惜的。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摘,母亲说“鸟儿为树捉虫忙碌一年了,留点犒劳它们吧。人太贪心,树儿会不高兴的,来年它就不会结那么多果子了。”

在我看来,母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但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智慧,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我自叹不如。

(摘自《特别关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甲】【乙】空白处。

【甲】:悠然   散乱       【乙】:自豪   自满

【2】母亲看到排着“人”字形的雁阵时所说的话包含的哲理是(       

A.团结协作,永不分离

B.认真做事,做个人样

C.执着向前,永不放弃

D.鸟有人样,人没鸟样

【3】母亲对邀功的母鸡念叨的一番话,告诫人们不要_________,但也应该_________。而母亲关于土豆、红薯、辣椒和豆角所说的一席话,告诉人们要_________,不要_________

【4】除了以上题中提到的母亲的话外,母亲的其他话同样富有哲理,选择一处用“_________”在文中标出,并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_(选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母亲的品质,我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准备制作“武松”系列团扇,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了解武松不同的性格特征,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团扇。

片段一: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②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③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片段二:施恩邀武松到里面坐下,仆人已自安下肴馔,将酒来筛。武松道:“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仆人排下大碗,将酒便斟。武松也不谦让,连吃了三碗便起身。仆人慌忙收拾了器皿,奔前去了。武松笑道:“却才去肚里发一发,我们去休。”两个便离了这座酒肆,出得店来。

【1】根据片段一武松思考后最终上山的过程你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一中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③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联系上下文猜测,片段二中的“肴馔”指_________,“酒肆”指_________。(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4】根据片段一、二,你认为下面不符合武松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A.爱面子

B.英勇无畏

C.瞻前顾后

D.豪爽直率

11、阅读

  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___________________ 他忽然停了下来,让王辉接着背。王辉大声背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旁边一位同学接下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____ 王辉又接着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许多同学都跟着一起背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到了最后,江主席也很有兴致地参加了进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背完了,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2段落中出现的婵娟是指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ōng zhōng)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 yù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qiáng qiǎng)一笑,说:“我一直在shǔ shù)你的刀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shèn kān)称军神!”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一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这里表明沃克医生今天的反应是个例外,从而说明今天手术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的句子是对_________(谁)的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且手术时一声不吭。

B.手术时刘伯承因为疼痛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带兵打仗的本领高强,他是军队中的“定海神针”。

D.刘伯承有着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5】文段重点刻画的是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茫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林教头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劳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C.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关云长义释曹操——《三国演义》(节选)

正行间,军士禀报:“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哪条路去?”曹操命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几处烟火,大路并无动静。”曹操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故意让人在小路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大路等着。我偏不中他计!”于是让前军走华容道小路。

行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为何又大笑?”曹操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地伏下一军,我们都得束手就擒。”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为首大将关云长,截住去路。曹军见了,失魂落魄。曹操道:“到这地步,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纵使人不怕,马力已竭,岂能再战?”程昱道:“素闻关云长恩怨分明,信义卓著。丞相旧日对他有恩,今日亲自去求,可脱此难。”

曹操见说得有理,即纵马向前,向云长施礼道:“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也欠身答道:“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曹操道:“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望将军以昔日情谊为重。”云长道:“丞相厚恩,关某当日斩颜良、诛文丑,已经奉报。今日之事,不敢以私废公。”曹操道:“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将军可还记得?”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曹操当日许多恩义,又想起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如何不动心?于是勒回马头,吩咐军士四散摆开。曹操急忙与众将过去。

关云长放了曹操,引军自回。孔明举杯相迎道:“将军立了盖世之功,可喜可贺!”云长道:“关某无能,特来领死!”孔明道:“想是云长念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于是让武士推出斩首。刘备连忙劝住,让关羽日后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1】曹操为何弃大道而走华容道小路?用“________”画出曹操选择走华容道小路原因的句子。

【2】文中写到曹操扬鞭大笑,为什么而笑?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云长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你认为他之前会算到关云长因为义重如山而放走曹操吗?借助文中的相关信息或联系原著,表达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间。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东坡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对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考官的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东坡的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副对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

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

【1】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从文中找出。

___________

【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

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

【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曾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拔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由“吃惊”可以看出鲁肃_________,由“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找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和诸葛亮一起去“借箭”的还有鲁肃,你觉得写鲁肃对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孩子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爱德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

4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21、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没有一件事,让你获得了成功或者让你感受到快乐?请你从下列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把它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

(1)成功需要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让我快乐

要求: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