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意思猜得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客官——客人 榜文——告示、公告 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
B.郎中——医生 伙计——服务员 驿站——休息、住宿的地方
C.客舍——旅馆 钱铺——钱店 掌柜——老板
D.墨客——买墨水的客人 官府——做官人家的府邸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无限思念之情。
C.作者只想看到故乡的月亮。
3、拼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薄(bó)弱
B.哗(huá)笑
C.神圣(shèn)
D.纵(zòng)横
4、用“亏”字组词填空。
(1)这件事________了你的帮助。
(2)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________他。
(3)小强自知________,慢慢地低下了头。
(4)这家企业经营不善,连年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诣(______) 阅(_______)犹 (______) 豫(_______)裕 (_______)
指(______) 阐(_______)扰 (______) 像(_______)浴 (_______)
6、形近字组词。
憎_______ 飘_______ 吭_______ 猴_______ 绵_______
僧_______ 瓢_______ 坑_______ 喉_______ 锦_______
7、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__而尽 ______然起敬 半信半______
心惊胆______ 养尊处______ ______有成竹
8、填空。
甲骨文字形,上面像跽跪着的人,下面像两只手。合起来表示跽跪的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承”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结合下图内容判断,下面哪个词语中“承”的意思是本义?______
A.承认B.承重C.继承D.承担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紫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内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朝鲜方面对安葬毛岸英遗体的意见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泽东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泽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字的敬畏
乔传藻
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了我们。(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完备。________
【2】照样子连一连。
一提到“翠”字 朦胧的江南水乡
一提到“风”字 润润的玉石
一提到“雨”字 飘飞的柳絮
【3】中国的汉字和中国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方块字与集成电路板相似?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
【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楹联好在哪里?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11、阅读读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______
(2)实实在在,一点不假。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看出。第4自然段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的________心情。
(2)“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这句话中“所拥有的一切”是指________。
【3】小女孩买项链的钱不够,但是店主为什么把项链卖给了她?
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写话。
请你根据“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这句中“出神”一词,联系文中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这个小女孩当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雪的启示
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下雪期间,应该行驶的车辆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某日,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工人。
“这不是被车子破坏的,而是遭冰雪侵(qīn qīng)蚀的。”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工程为什么这么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问。
“你一定是初到有冰雪的地方吧?”工人放下铲子,指着远方的山头说,“( )你有空(kōng kòng),( )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多倍的岩石( )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 )你不要以为雪水算不得什么,( )有一点小裂缝(fèng féng),被它渗进去( )可能会遭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一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地将碎石推下山头。渗透、侵蚀、瓦解、崩溃,都是从那些小小裂缝开始的,都是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防(fán fáng)不胜防啊!”
“谢谢你给我的启示。”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倒(dáo dào)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应是( )
A.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B.只要……就…… 即使……也…… 如果……就……
C.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要……就……
【3】联系上下文,给“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写出几个带有“胜”字且含义相同的词。“防不胜防”中“胜”的意思是(____)
A.打败 B.胜利 C.能够承受的 D.景象壮观的
与“防不胜防”中的“胜”意思相同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路面不结实,所以连冰雪都能将它损坏,是这样吗?请你具体地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雪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13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这是齐王第三次侮辱晏子,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多于10个字)
在这场外交斗争中,晏子的表现很出色。他把“淮南”比作了______________,把“淮北”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橘”比作______________,把“枳”比作________________。言下之意是说________________。
晏子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官”。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不少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2】这段话对“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3】在这一段中,作者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_的挤奶人,_________________的牲畜,_________________的夜晚,表现了荷兰牧场的_________________之美
【4】朗读这段文字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语调,语速_________________。
【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是作者第四次在文中强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来有四层,但每一层都没有隔板。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她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地揍。
——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
【1】桑桑“心里觉得很高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短文中的这件事,我们知道桑桑是一个________的小男孩。(多选)
A. 有爱心 B. 喜爱小动物 C. 自卑
16、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②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1】选文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________之情,这种感情是通过写故乡的________来体现的。
【2】读画线句,第①句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第②句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故乡的月亮在“我”的记忆中远比这些广阔世界的月亮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
【3】与“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相照应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以“月是故乡明”为题目是为了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___________
①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里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
②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③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不是( )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④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⑤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一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院子里留蔷薇花。”
⑥“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⑦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⑧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⑨“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⑩演出的那天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已经开始卷了。看着蒲公英,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1】请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建议、异议、抗议。
【3】“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饭时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段之间。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6】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7】下面的句子与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切合的一句是( )
A.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B.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C.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D.人各有所长,能各取所长,皆可用也。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浑 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 恶)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垛 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浑 混)________进 (噩 恶)________耗 脚一________(垛 跺)
【2】小金花和她妈妈是怎样救出老王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3】文中划线的“钻”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小嘎子没有小胖墩壮实。小胖墩摔不过小嘎子。(关联词合成一句)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陈述句)
(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5)妈妈一下子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改成“被”字句)
(6)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了(改“把”字句)
(7)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好极了,我向你道歉。”(改第三人称转述)
(8)今天早上下雨,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改双重否定句)
(9)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加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10)秋天,枯叶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21、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23、缩写上面的短文,字数不超过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