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为加点的字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

好(shàng,tàng) (jiàn,mì) (gān,jiān)(gà,jiè)

然(yān,yǎn) 子(zhuī,zuī)  堪(nàn,nán)

2、下面音节中有正确的是(   

A. B. C. D.xīan

3、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A. 叶圣陶 B. 徐光耀 C. 鲁迅 D. 巴金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空

(1我国的四大古典名是    

。其作者分是      

(2我国古代的经典四书分别是    

 

5、词语练笔: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在各个括号内。

尊贵 粗枝大叶 搭救 唉声叹气 闷头不语

寒暄 清澈 口干舌燥 包袱 聪明 忠实

( )的阿凡提背着( ),骑着( )的小毛驴走在山路上,。天气炎热,他们早已( )。幸好不久之后他们就来到了一条( )的小溪边,可以痛快地喝水了。这时,阿凡提发现一个老人( )地呆坐在小溪边,便主动上前与老人( ),老人( )地讲起( )的儿子被人陷害坐牢的事情。后来阿凡提设计( )了老人的儿子,成为这家人( )的客人,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6、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解释下列词语。

遗——________        将晓——________

摩天________         胡尘——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gǒng xíng   duì wǔ   zhàn xuē yuè yuè yù shì   ruò yǒu suǒ sī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guì dì   mó nĭ   duān xiáng   shén tài zì ruò wéi miào wéi xiào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乐园。

国母宋庆龄

18931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他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10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革命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一致的。她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81514日,宋庆龄患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5292018分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憧憬(   )   毅然(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庆龄的启蒙老师是谁?她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的嘱托是什么?他的嘱托是留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抵抗日本侵略中,宋庆龄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欣赏名著。

西城是蜀军堆放粮草的地方。诸葛亮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去西城搬运粮草。粮草装车完毕,诸葛亮指挥一半人马先把粮草运走。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两千五百士兵和一些文官了。诸葛亮刚刚坐定,探马接连来报:“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魏军离城二十里地!”“魏军离城只有五里地了!”

众官听了,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手足无措。诸葛亮率领众官登城一望,只见大路上尘土飞扬,魏军兵分两路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拈须一笑,吩咐道:“快将所有的旗帜放倒,全部士兵一个都不准在城头露面。打开四面城门,每一个大门口用二十名军士装作百姓模样,清扫街道,不得慌张,也不得东张西望。”众人见诸葛亮如此镇定自若,仿佛是有了主心骨,各人按令行动去了。而此时的诸葛亮却身披鹤氅,头带纶巾,在城楼前凭栏而坐,让两个童子点上香,悠然自得地拂琴自娱。

司马懿到城下,只见孔明独居城楼,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立童子手捧宝剑,右立童子手执拂尘。他素知孔明谨慎,从不涉险,以为诸葛亮在城中埋伏有重兵,大开城门正是诱敌之举。想到这里,他忙下令大军撤退。司马懿大军一退,诸葛亮拍手大笑,说:“我若是司马懿,一定不肯退兵。”

1以上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⑴“拈须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笑容可掬”:___________

⑶“拍手大笑”:_______________

4文段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说说对比的作用。

众官“面如土色,手足无措”与诸葛亮“拈须一笑”

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司马懿知道真相后会怎么想?诸葛亮的这一计策在实战中可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亲的叮嘱

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害病在家。父亲为了消除我的寂寞,就教我画素描。“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休养完了,回校复课。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我们写生。那两个杨桃正对着我,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它那轮廓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棱角的什么东西。

要不要按想象中的去画呢?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我如实照画,并把这幅习作交上去。

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倒不如说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我的习作,走到我旁边,俯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走到教室中央,高举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 半晌 又问道 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唯有那几个笑得最厉害的不知好歹,答道:“好——笑——”

老师于是下令:“说‘好笑’的同学,请站到前面来!”那几个同学面面相觑,迟迟疑疑地走到讲台前一字儿排开。

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坐到我的座位上。

“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老师问。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好,你站起来。下一个……”

看着这一切,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的叮嘱。是的,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觑:看):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给了我怎样的叮嘱?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4】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联系上文,说说老师话里的意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你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了看我的习作,到我旁边,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到教室中央,高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你从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枝枝光杆的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   )没有荷叶,(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久旱出雨,对于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会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绿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荷叶作为特色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清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奉献着。

    荷叶是美丽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爱荷花,我更爱荷叶。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文中的这些荷叶,黑绿、浑圆、厚重。写出了荷叶的_______________特点。

3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第四自然段末尾的“……”表示(  

A. 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B. 表示列举的省略

C. 表示词语的重复 D. 表示话语未完

5下面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正确的一组是( 

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绿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A. 比喻  夸张 B. 夸张   拟人 C. 排比  拟人

6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文中第二段内容叶与花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荷叶的_______________精神。

8文章开头和结尾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13、课内阅读。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画   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欣赏。

早春细雨

雨,在下着。静静地,轻轻的。雨丝从蒙蒙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

即使飘到墙上,行人身上,也还是静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

地上没有积水,雨丝便溅不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一挨地,即与泥上合为一体。一会儿,地面就变得潮湿而润泽,空气中也弥漫了早春特有的微微的寒意和清新的气息。

这是春雨?一提到春,我眼前便会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面:随着那淅淅沥沥的雨点的降临,小草钻出地面,树的叶芽探出头,花儿含羞地伸出小苞,庄稼也变得绿油油的,招人喜爱。所有这些,连同人们的欣喜和欢笑,组成了一支春的交响曲,仿佛奇迹般的,一切都从冬的沉寂中被唤醒了。

然而,面前这早春的细雨,却好像并没有带来任何“奇迹”。在这柔和的、轻烟般的雨雾中,花、草、树、庄稼,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人们呢,也还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行色匆匆。

看,那位退休的老大爷,依旧拿着他那把大扫帚,只是多披了一件早已褪色的旧雨衣。他扫着,一下,一下,伴着轻轻的、有节奏的“沙沙”声。他身后,是一条干净的路。噢,王老师!她又刚从托儿所里跑出来,拎着提包,提包上还挂着饭盒。大概是要赶去上课吧,她紧跑了几步,隐入了人流中。一辆卡车停在菜店门前。第一个跑出来的又是她,那个像运动员般雄赳赳的高个子姑娘。她一下子便从车上卸下一筐菜,朗声笑着,不顾泥水打湿了她那条漂亮的裤子。

瞧,那位民警,还有那个……

这雨雾中的一切,在我面前闪动着,闪动着,渐渐地,和这早春的细雨融为一体了。

我突然记起杜甫吟咏春雨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啊,在这润泽的土地下面,花、草、树、庄稼,都正舒展着它们的根须,接受这早春细雨的恩泽,为了那五彩缤纷的时刻。“润物细无声”,正是绚烂的春之交响曲的前奏。它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奇迹,但它却孕育着最伟大的奇迹。

雨,还在下着。静静的,轻轻的。这早春的细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早春的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交响曲”指代哪些内容?用“﹏﹏﹏”在文中画出。

4第5、6自然段写人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何要引用杜甫吟咏春雨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默写出这首诗的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它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奇迹,但它却孕育着最伟大的奇迹。”一句所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2】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3】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4】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分享。

1.第五组课文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名著之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收在眼底,请你留下几个脚印哦:

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有很多人物,如多才多智的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四大名著,一定积累了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写两条。(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我想在那( 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 )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若名作家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等。历史剧______________等。

2在卷轴上添上恰当的词语。

3用所添词语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摆设——________ 一定——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选段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B】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       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根据文意,在【B】中的(        )内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A】是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语段【B】是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

【3】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多选)

A.说明了沃克医生在手术时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割了多少刀。

B.写出了手术中动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

C.从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

【4】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之一,下面哪一位不在十大元帅名列里(        )。

A.朱德

B.陈毅

C.彭德怀

D.董存瑞

【5】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这样的英雄让人肃然起敬。当下,在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的今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中,钟南山、李兰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偶像、男神女神。下面请你为我们的“白衣战士们”写至少两句话,向这些伟大的英雄们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空城计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应敌之策。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忽然飞马来报,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拥过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所带的五千兵马,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两千五百兵马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脸色发白。

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果然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连忙下令,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打开,用三十个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了丝织头巾,领着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带军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向北面山路退去。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惊奇,便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两千五百兵马,如果弃城逃走,也跑不多远,岂不被司马懿一个个捉住吗?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小路退走,我已叫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读句子,把句中加点的词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括号里。

(1)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______

(2)司马懿带军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大疑______

(3)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______

2诸葛亮在得知司马懿正带领十五万大军进攻的消息后,他都做了哪些准备?请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司马懿来到城下,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性格具有哪些特点?(   )

A.胆小懦弱 B.谨慎多疑 C.急躁鲁莽

5用自己的话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短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司马懿,来到城下,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想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2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