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B.一遇到难题就抓耳挠腮,这就是个别同学学习生活的写照。

C.新年到了,我们序齿排班向奶奶拜年。

D.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七手八脚地抢答问题。

2、[巧对对联]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浩浩东风常送暖”,最适合做下联的是(  )

A.万紫千红总开花

B.点点红梅江山秀

C.潇潇春雨总关情

D.万事如意步步高

3、书写和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德高望重   消毁   山(yàn)   管(jǐn)

B.翩然回旋   随即   水(qián)   (mò)

C.足智多谋   辉煌   脱(zhēng)   (y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用“然”字组词并恰当地填入句子中。

情况( )与刷子李说的一样,刷墙之前他会穿上一身黑衣黑裤。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都要搜索一遍,( )连一个粉点都没有发现,但是,在给师傅点烟时,他( )瞧见师傅裤子上出现了一个白点。

5、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①(武松)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②(武松)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1)这两处动作、心理描写表现出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

(2)有人说,这样写显得武松太不英雄了,我_________(赞同 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3分)

如果查“舒”字,应查( )部,再查( )画。“舒展”一词的含义有:①伸展张开;不卷缩;不皱。②(身心)安适;舒适。下列句子中的“舒展”应选哪种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荷叶舒展着,发出清香。( )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自由快乐,心情舒展。( )

(3)登上长城,放眼望去,只感到胸怀舒展,无比兴奋。( )

(4)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

 

7、你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物名称吗?

________更新

________作伥

虎背________

________得水

声名________

________毛蒜皮

________为马

________立鸡群

门可罗________

________头微利

一箭双________

________入海

 

 

8、填空

⑴《我爱大海》 写了大海的(   )(   )以及人们对于大海的(   )。

⑵《我爱大海》一文的结构是( ),中间部分是按照( )的顺序描写的。请你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形容每一个时段的海。

早晨:________________   上午:________________  

傍晚:_________________   入夜: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到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②“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个炸弹,把你炸死去!”

③   哼 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 想从我这里发洋财 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④“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⑤“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3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

4“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10分)

晏子使楚(节选)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3分)

A.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楚国是狗国。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末期,楚王________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______。(3分)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同一问题,父子观点截然不同。相信你读了这篇文章定会有很多感受,请简单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用“﹏﹏”画出孩子陷入危险的句子。

【2】猴子在事件中起的作用是( )

A.猴子逗孩子使危险发生,因此它是事情的起因。

B.猴子引导孩子一步一步陷入危险,因此它是事情的发展。

C.猴子戏弄孩子,导致危险的后果,因此它是事情的结局。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戈壁滩

我在新疆当过八年汽车司机,与戈壁滩结(jiē jié)下了不解之缘。戈壁滩一片A,只有来到饭馆,才能见到人影。所以新疆司机特别喜欢搭客,谈天说地,嬉笑逗乐。

  戈壁滩常起风,那风格外凶猛。你坐在驾驶室内,只听得无数细砂石“沙沙”作响,有时候甚至会把一辆车的油漆剥个精光。戈壁滩上的旋风更多,一根冲天尘柱,会扯断帐蓬的脚绳,会把倒在地上的人连推几个跟头。

  戈壁滩难得有雨,但有雨便是暴雨。因为石子渗水能力差,所以一下雨就形成狂暴的洪流。有一年,我在天山公路上遇到过一次洪水。当时,我的车正慢速行驶,忽然听到一阵可怕的雷鸣般的声音。师傅们曾告诉我这是洪峰来的声音我急忙把车驶上一个山坡。车刚停稳,洪峰已到,大块的石头在洪流中滚动,真有排山倒海之势。第二天清晨,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是路面全被砂石堵塞(sāi  sè)了。

戈壁滩也有自己的长处,便是寂静。天若不冷不热,我常躺在黄沙上遐(xià  xiá)想:我在寂静中B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也在寂静中猜测着一块块碎陶片的来历……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文中A处应选的词语是 (荒乱  荒凉 荒诞);B处应选的词语是(编辑  编写 编织)

(4)“不解之缘”的“缘”,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笔。

(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排山倒海:

遐想:

(6)  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寂静是戈壁滩的一大缺点。(   )

文中用“雷鸣般的声音”比喻洪流的声音。( )

(7)根据文章意思填空。

文章写了     两个例子说明戈壁滩的风十分凶猛。

戈壁滩一下雨就形成狂暴的洪流,原因是  

 

(8)写出第3段大意。

 

9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戈壁滩的风和洪流?

 

 

 

14、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像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 ,劲儿先就自泄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楸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本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________》,作者是_______。还有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选段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老虎一扑,一掀,一剪,表现了老虎___________的特点,武松对付老虎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15、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___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16、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chèn)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B.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是因为祖父没时间陪“我”玩了,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C.文章用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感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通过描写孩子们的举动,从中能够体会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___,更能表现出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心里,“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要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到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水涌现。

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第②自然段中,“我”“愧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描写人物的语句很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抹布,如临大敌。

(2)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自然段说“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你认为“她”是为什么而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味文中两个画线句,你认为作者再次对“修养”一词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相应的字词练习。

走过任何一条衔,台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族、姹(chà)紧嫣(yān)红。许多窗子链接在一起,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迎接不瑕。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中有8个错别字,在文中已经标记出来。请你按顺序依次修改在下面。

             

             

2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表示花开旺盛、光彩照人。

3在字典中的义项:①偏,不正。②很,相当地。③姓。文中颇耐人寻味应选_____第个义项。

4耐人寻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的境界。

5文中的_________是一处典故引用,语出《世说新语》

19、阅读。

石榴

五月份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再想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朵。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兼备杨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树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花古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剪不出那样的匀称。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的破口大笑,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1写出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

  句,   句。

(2)树木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这句运用比喻手法。把   比作伞盖

(3)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一句中的心脏指的是(

石榴  石榴的花瓣

(4)文中写石榴的顺序是:        

(5)夏天的心脏指的是什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本文主要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无锡惠山的一泓清泉是天下第二泉。(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想到《史记》还没有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用了大概整整13年时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阅读加油站

1. 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在去奥尔良途中,艾迪遇到了哪些困难?从中你体会到艾迪是个怎样的孩子?

 

3. 找出与末尾句相照应的句子,并抄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