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字音或字形正确的一个是(  )

A.谋(shēn B.神机秒算 C.半信半疑 D.养遵处优

2、根据语境,下面成语填入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小林一会儿模仿大猩猩龇牙咧嘴,一会儿又一本正经装作教书先生的样子,真叫人

A.手忙脚乱

B.肃然起敬

C.心惊胆战

D.哭笑不得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俩人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B.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C.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地。

D.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wàn

xián jiē

míng yù

yì shēng bù kē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wéi gān

chuán cāng

zhē yǎn

yì chā yì lǒ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地站起  _____地叫着 _____地颤抖 _____地逃走

6、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大写字母是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祸”字在字典里主要有两种解释:①灾难;不幸;②损害。

本文中“祸患”的“祸”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7、添部件,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8、读下面的句子,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2】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不是船长考虑到的一项是(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

【4】选文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10、阅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 19120 平方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 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8000 个。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总面积达 14260 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 6000 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 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一行行□马佣相间(jiān jiàn )□十分整齐□排成了一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shuài lǜ )的一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mí mǐ)的大军。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2】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说明方法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5】如果此时你步入一号坑上面的拱形大厅,你会如何赞叹?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成功的法则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 100美元。

成功的法则其卖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再读一读。

不慎(shěn  shèn) 无奈(lài  nài)

其实(qí  qī) 执著(zhùzhuó)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使用手段,吸引人去做事。( 

(2) 对某件事具有坚持不懈的态度。(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诱惑抱怨一奇特一专注一

反义词:简单清晰一喧闹一冷静一

4.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在括号中画X

(1)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2) 本文中奇特的声音除了说明金表滴答声外,还预示着小孩的最终成功。(   )

(3) 成功的法则叫执著。(  )

 

 

 

12、阅读短文。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鹊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短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你从中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此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选段巧理解。

①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得微一笑。

②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田忌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威尼斯是________(国家)北部的一座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看到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

6短文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延伸阅读

身陷囹圄,宁死不屈

①1935年1月中旬,为接应红十军团主力部队,方志敏毅然重返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②1月29日,方志敏被俘。

③一天晚饭后,敌人的一位军官亲自提审方志敏。他推心置腹似的对方志敏说:“方先生,我忠告你,你们已经一败涂地,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像你这样杰出的人才,国民党会给你高官厚禄的。”

④方志敏打断他的话,说:“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

⑤“方先生,信仰要实现得几百年。何必当傻子,识时务者为俊杰。”

⑥方志敏站起身来厉声说道:“革命者宁可被敌人残杀,也绝不投降,要我屈膝投降,休想!”

⑦劝降不成,敌人没有马上将方志敏处死,而是把他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幻想以此来“感化”方志敏。

⑧方志敏针对敌人想从他身上得到革命根据地情况的心理,将计就计向他们提出要纸和笔写东西。敌人一听方志敏要写东西,喜出望外,以为方志敏真的要写“口供”呢,所以赶紧准备纸和笔。

⑨就这样,在遭受囚禁的几个月中,方志敏以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牢房里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十几万字的壮美篇章,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屈的革命意志。,对于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敌人已无计可施,秘密下了处决令。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窝为国捐躯,年仅36岁。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主要讲了他被俘之后,__________,最后为国捐躯的故事。

【2】第④自然段中的“将功名利禄视为粪土”中的“功名利禄”指的是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方志敏( )的品质。

A.刚正不阿       B.艰苦朴素       C.自强不息

【3】为了让方志敏归顺国民党,国民党使用的手段有哪些?在正确的后面打“√”。

(1)利用高官厚禄来引诱他。( )

(2)将方志敏转入所谓的“优待号”房,打算以此来“感化”他。( )

(3)无计可施,秘密处决了他。( )

【4】从方志敏以身殉国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他有哪些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父亲的菜园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他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

(1)狰狞:__________

(2)气馁: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______ 气馁——______ 可怖——______ 边缘——______

【3】你能理解父亲为什么笑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魂飞陷阱

在我们山区,每逢暑假,小孩子都要帮大人干点活儿,这不,我的好朋友志辉来约我了,我立刻带上竹篮、铲子,和他顺着蜿蜒小道上山掘笋。

钻进竹林,真好玩啊!一缕缕阳光从密密匝匝的竹叶缝隙中穿过,投影在地上就像一串串鸡蛋。黄莺在枝头排练节目,溪水在岩石上叮叮咚咚地弹着琵琶。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竹叶,踩上去像弹簧床。我兴奋得像一只撒欢儿的羊羔,举着铲子四处蹦跳。刚跑了没几步,忽然脚下踩了个空,我一个鲤鱼打挺,双手随惯性向后一甩,铲子正巧插进坑洞边的土中。我抓紧铲柄,双脚悬空,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妈呀,陷阱!”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树叶簌簌往下掉,一股寒气直逼心头。我吓得拼命大叫:“救命,救命啊!”志辉正低头掘笋,突然听见惊叫却不见了我的人影,他慌忙奔过来,俯身一看,发现我正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便“啊”的一声跳起来,逃走了。

求生的本能支撑着我。我腾出一只手想抓住坑洞边的草藤,不料刚一动,铲子边的泥块便噼噼啪啪地落下来,我不敢再动了,只好用脚踩着粗糙的洞边,以减轻手臂的承受力。竹林中,余晖消失了,山谷中回荡着我的惨叫。我低头望一望陷阱,一支支竹扦子就像猛兽的獠牙,似乎在颤动、在呐喊:“掉下来呀!快掉下来呀!让你变成一个马蜂窝!”偏偏我的脑中又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真的掉下来一只野兽,那还得了!我吓得更是浑身酥软。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我的身子也飘飘然飞出了洞口。“啊!你不是小山子吗?三年来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呀?”小山子叹了口气说:“我还能长高吗?三年前的今天我不幸掉进陷阱,竹扦子戳进我的肺,妈妈不忍心拔出竹扦子,在送我去医院的路上,我就……不想三年之后,陷阱边还没插警告牌……”说着,他就来抓我的手,我害怕得大声叫起来:“我不要死!我不去!……”

“兰心,别怕,大叔来救你了!”啊!是志辉的爸爸。他探进来半截身子,抓住我的手,洞口外的志辉和爷爷拽着他的双脚,大家像猴子捞月般地把我拖了上来。

“好危险哪!这孩子竟然没事,真是命大!”来看我的邻居都这样说。爸爸说:“劫后余生,这是不可多得的生活体验,也是你人生中一笔可贵的财富!”

1“我”和志辉去竹林干什么?(  )

A.看羊羔 B.掘笋

C.玩耍 D.赏景

2“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小山子遇险的时刻。

B.脑中闪过可怕念头的时刻。

C.志辉正低头掘笋的时刻。

D.“我”掉进陷阱的时刻。

3画“﹏﹏”的句子,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我”害怕到极点的心理?(  )

A.联想 B.对比 C.比喻 D.排比

4有人说,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林美的句子跟文章主题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柔和的感觉之外,忽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会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季,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父亲(  )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  )竹篾(miè)、打面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助(  )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  )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风筝上挂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楔形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同伴们看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着我溜溜转。我制作的风筝飞上了天空,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从那以后,每到冬春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则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1把下面表示动作的词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

提    托    扎    劈

2文中画线句中“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两条理由。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借物抒情 D.总起全文

4“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填序号)   (_____

①浓浓的思乡之情。     ②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③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④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19、课内阅读。

贱卖海张五”(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账。

1找出表现泥人张手艺高超的一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是如何回敬海张五的挑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文中的字改为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我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________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

__________

4.热——八月,天多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了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把意思写具体)

冷——_____________

5.玩累了,就在树下找个地方睡着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笔下生辉。

题目:他(她)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陶醉”“开心”“得意”“自豪”等。

2.写出事情的后果,把经过写具体。

3.特别要注意把这个人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

4.字数不少于40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