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晃晃的太阳   新鲜的花朵

B.蓝悠悠的天空   阴凉的地方

C.平沙无垠的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D.晶莹澄澈的清光  巍峨雄奇的大海

2、下面事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不恰当的是(   

新建的博物馆非常大。

A.新建的博物馆地上有三层,地下有两层,每一层大概有两千平方米。

B.新建的博物馆比三个我们的学校加起来还要大,走进去感觉像进了迷宫。

C.新建的博物馆空间真大,一个人要在馆中游览,至少需要五个小时才能游览完。

D.新建的博物馆像一座宫殿,看起来真大啊!

3、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的时间是(   )

A.2000年10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01年10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_____就要交战,___________十天就要造好。

2.___________曹兵出来,怎么办?

3.天___________渐渐亮了,___________雾还没有散。

5、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①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_____________

②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_____________

6、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7、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语。

pēn______pèn______  xuè______xiě______

báo____________ níng______nǐng______

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这句话中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并写出了它们的____美。 

(2)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写一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在“□”填上合适的标点。

【2】“挺”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7笔是___________

【3】读文章答题。

(1)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沃克文中用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烘托了

【5】选文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

【6】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背景音乐,唱词都是书里的原句,只有谱曲是剧集人员的创作,但是每一曲都映衬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义。剧中的制作精细,别说宝黛钗,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从发型、脸妆到服装、配饰,都想得细致周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另外,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配音也为电视剧的成功增色不少,经典难忘。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1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42人

材料二:下面是对某小学五年级同学“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数据统计表。

【1】读材料一可知,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__________

【2】由“剧中的制作精细”,我们可以猜测,黛玉的服饰特点应该是清雅的,她的服饰一般会缀以( )等物,很好地衬托了她的形象。

A.芍药

B.兰花

C.牡丹

D.小竹

【3】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积累与运用

《白杨》片段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反义词。

坚强——___ 粗壮——___ 动摇——___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4】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也借白杨表白着自己的心”说明爸爸在借 _________ 勉励自己 ______,这种写法叫 ________

【6】用“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

①0.618,一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0.618与军事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且常常与战争不期而遇。

②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横扫股亚大陆。研究发现,蒙古骑兵的战队形与西方传统的方阵不太一样。在他的五排制阵形中,人盔马甲的重骑兵为二,快捷灵活的轻骑兵为三,两者在配置上恰巧符合“黄全分割律”。

③欧洲人有意识地把“黄金分割律”运用在军事上,是从黑火药时期开始的那时,滑膛枪兵、长矛兵的荷兰将军摩利士没有突破传统的羁绊。当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对那种正面强、侧翼弱的阵形进行调整后,瑞典军队才变成当时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他的做法是,在摩利士将军原来的216名长矛兵与198名滑膛枪兵混合编组的基础上,再增加96名滑膛枪兵。这一改变,顺应了科技发展和武器装备进步对战术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了火器在战斗中的作用,使之跨越冷兵器时代的分水岭。198+96名滑膛枪兵与216名长矛兵之比,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黄金分割律”的神奇作用。

④1812年9月,拿破仑在博罗金诺战役后进入莫斯科。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和转折点同时到来。一个月后,法军便在大雪纷飞中撒离莫斯科。三个月的胜利进军加上两个月的成功,然后盛极而衰,从时间轴线上看,拿破仑的脚正好“踩”在黄金分割线上。

⑤130年后,纳粹德国启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军一直保持着进攻的势头,直到1943年8月“城堡”行动结束,德军从此转攻为守,再也没能对苏军发起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被所有战争史学家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发生在战争爆发后的第17个月,正是德军由盛而衰的26个时间轴线的黄金分割点。

⑥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一再延长空袭时间,持续38天,直到摧毁伊拉克战区内坦克中的38%、装甲车中的32%,火炮中的47%,也就是将伊拉克军事力量削弱到黄金分割点上。

【1】写出第①自然段中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______

(2)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

(3)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______

(4)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______

【2】“左右”的意思有:①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②身边跟随的人③支配;操纵;④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⑤反正。

文章题目中“左右”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题目明了地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和打比方

B.打比方和列数字

C.列数字和举例子

D.举例子和作比较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618,这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______

(2)无论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水平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______

(3)摩利士将军调整瑞典军队,使滑膛枪兵与长矛兵之比,接近“黄金分割律”。______

(4)作者具体列举了古今中外五个事例来说明“黄金分割律左右战局”的观点。______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了植物世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些辣椒,亲眼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了两个花盆;没有种子,我就向邻居要。邻居给了我一些辣椒种子,养满心欢喜地下了种。下种(zhǒng  zhòng)后,我每天都给它浇些水,让泥土保持湿润。浇完水,我还要伸手摸摸黑油油的土,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挺出了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先出土的那株小芽,已经张开两片柔嫩的小花叶了,小芽越出越多。我学着大人种庄稼那样,给小辣椒间(jiān  jiàn)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我拿着棉花细心地在这一朵花的花蕊上擦一擦,再到另一朵花上去擦一擦,给辣椒花授了粉。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已经结果了。先是经过授粉的花开始凋谢,子房渐渐长大,接着,就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头上还带着开始凋谢的白花。又过了几天,小辣椒开始长大了,一厘米、两厘米……半个月后,竟有两寸那么长了。头上的花掉了,连着的茎开始发紫了,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了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小辣椒一个一个摘下来,竟收了一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么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 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

2. 按照种辣椒的经过和辣椒的生长过程排列下面词语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A. 种辣椒的过程:( )间苗(   )浇水(   )下种(   )收获

B. 辣椒生长的过程:( )发芽(   )结果(   )授粉(   )开花

3. 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是    

4.句子中划线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1)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小辣椒一个一个摘下来,收了一小半筐。

(2)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挺出了土。

 

 

 

 

14、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4分)

沙,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15、课内外美文阅读。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天风沙______ 长夜______ 无目的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表现吐鲁番盆地的特点,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从选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近义词:震惊——______ 反义词:喋喋不休——______

【2】选段中的“居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句子中将 比作

【5】疑难点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七十二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7、现代文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用直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景物。

【2】用直线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________声和__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________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4】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

18、课内阅读。

有趣的是,它(偶然 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 理睬)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尬,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 竞)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2)找出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并用“____”画出来。

(3)这个实例表现大象的特点是(  )。

A.顽皮 B.礼貌 C.强壮

(4)文中的女士因为大象能把鞋还给她而感到( ),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这样的事而感到( )。

(5)文中画“  ”的句子是( ),把( )比作( )。

 

19、阅读加油站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她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暗光,愿幸福陪伴着你。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竭力(   )   

(2) 抑制(   )

2. 写出近义词。

竭力——(   ) 祝福一( 

3. “”画出达格妮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的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4.  体会句子的含义。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与表达。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弟弟变得懂事了,妹妹变得爱美了,妈妈变得不爱唠叨了……他们的变化,牵动着我们的情感。请你用心捕捉这些情感体验,并诉之笔端,以“他(她)变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写出人物的变化来。

◇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变化。

◇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