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莫能也(陷:穿透)

B.吾盾之(坚:坚硬)

C.吾矛之(利:锋利)

D.楚人有矛与盾者(鬻:买)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B.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拜访)

C.其人能应也。(不)

D.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许)

3、把句子中的错别字用“——”划出来,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的字。

(1)一步采不实不行,更不能忱误工夫。( )

(2)古老的桥粱横在水面上。(   )

(3)周总理倍着毛主席捡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

(4)在这境界里,连俊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诗歌气自华。

(1)爱国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描写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流尽,盼望朝廷军队北伐的两句诗分别是____________

(2)坚持与放弃是相互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坚持是“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凌云壮志,放弃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机敏睿智。

(3)诗歌《村晩》描绘了乡村傍晚的风景,勾勒出一幅牧童晚归的田园画面,其中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淳朴自然、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

6、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7、给下列带点的字加拼音,然后多读几遍:

( )                       ( )       

( )从巴峡穿巫峡       初闻涕泪满衣( )

8、我会辩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偏__________   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编__________   晰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本梳理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1师傅的派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刷子李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__ 黯然: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主席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毛主席最后的决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诗句意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

A.烈士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不在乎是否将遗体运回故乡。

B.人牺牲了,遗体运回家乡又有什么意思呢?

C.没必要把遗体运回家乡,不如找个好地方安葬。

D.既然朝鲜人民要求把遗体安葬在那儿,我们就不必把遗体运回国了。

5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选文,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毛主席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主席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主席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主席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对联趣话

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堪称三绝。一天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并不以为是玩笑,立即认真地写起来: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雪梅无仰面花

这副联语,确是郑板桥的自我写照。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总愿意虚心求教于别人;而对封建官场的歪风邪气却决不随波逐流。因此,他虽做官,却处处关心民众,不逢迎拍马,终于被罢了官。这副联语出自他自己的手笔,惟妙惟肖地刻画出郑板桥虚心好学、刚直不阿的高风亮节来。

郑板桥做官前后,都住在扬州卖画。过六十寿诞时,他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副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对联,写得轻松愉快,洒脱自在,是极为有趣的,传神地表达出郑板桥的风度和胸怀,以及老年的兴趣和性格。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 )求精 一丝不(

随波( )流 惟妙惟(  

刚直不( 高风亮(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虚心——   轻松——

清闲——   愉快——

3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仰面花,试着说一说上下联中哪些词语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最佳答案,填上序号。

逢迎是一个( )词。

A. 褒义 B. 贬义 C. 中性

5罢官的意思是( )。

A. 停止 B. 解除 C. 完毕

6下面是郑板板桥的诗的是( )。

A.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B.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根据短文内容,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2)郑板桥曾在扬州卖画。  

3)郑板桥的诗、书、竹世称三绝。(  

4六旬就是六十的意思。    

8郑板桥晚年时的兴趣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他们特别注重服装颜色的鲜亮耀眼。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花衣服,妇女则更讲究颜色的搭配,喜欢颜色有较大的反差,那些蓝底白花、黄底红花、红绿相间的大花布,最为畅销。你在节日的市场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花花绿绿的衣服交汇成的彩色河流。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水果沙拉五光十色,各种饮料像是流动的颜色;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木薯是粉红的,香蕉是金黄的,西瓜是红沙瓢的,取之不尽的芒果则黄中透红。非洲人的住房,虽然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屋,但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你若住在宾馆里,房内房外皆是五颜六色。在扎伊尔戈马的卡里布宾馆,满眼都是鲜花爬满的围墙,鲜花点缀的庭院,鲜花铺满的小径。在这个城市的乐尼拉宾馆,大堂和餐厅的装饰都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最具特色的是,门厅陈列着大小不一的三个独木舟,舟为黑红色,是用上好的木材凿成的,舟里种着绿草红花。置身这座宾馆,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沉醉在一种古朴、悠远的境界之中。

1本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标出。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波浪线。

3文中从三个方面写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____;②____;③____

13、阅读与理解

说明书

【产品名称】弗音皮肤消毒液

【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乙醇75%±5%V/V)、水溶性红没药醇0.8%~1.2%W/V)、纯化水。

【杀灭微生物类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

【使用范围】适用于手和皮肤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

【使用方法】手部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2遍,作用1分钟。

皮肤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皮肤表面或涂擦于皮肤表面2遍,作用3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将本品均匀喷雾物体表面,使其保持湿润或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分钟。

【注意事项】①本品为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②易燃,请远离火源;③对酒精过敏者慎用;④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⑤不宜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⑥室内使用时,保持通风,且不得直接喷于空气;⑦本品开启后,请及时封闭,以防挥发。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日期】2020.1.17

【1】请根据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本品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水溶性红没药醇。______

(2)本品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______

(3)3岁的儿童可以自己使用该消毒液。______

(4)本品适用于手部、空气、皮肤、物体表面的消毒。______

(5)本品到2022年2月1日还能使用。______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奶奶买菜回来后,进厨房炒菜时朝衣物上喷了该消毒液,你觉得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也可以用文中________这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一段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的。

3用“﹏﹏﹏”画出体现船夫“操作自如”的语句。

4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写的是什么?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速度极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1、拥挤---(   )  窄---(   )  倒退---(   )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之从空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用一个成语替代。

4、“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是表现什么?

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起码的品质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怎么办呢?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我为了不让家长签名,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看出我使的花招(严肃 严峻)地对我说:回家请你爸爸重签。我不敢(违抗  抵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你自己。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爸爸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可是,那只大手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爸爸的口气(缓和 暖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百般(掩饰 掩盖)自己的过失。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

1“/”划掉括号里用错的词。

2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使的花招,这里的花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一件这样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想说些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异兽珍禽:_____________

【2】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是静态描写,而写        等则是动态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8、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7分)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亮晶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5分)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2分)

(4)“——”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2分)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少年与镜子

渐渐地少年开始接近那个老人。

站在门口望去,床上的老人像一根枯朽的老松木横卧在阴暗的角落。少年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他走进老人的房间不过是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结果他很失望。老人几乎一无所有。就连那个惟一的儿子也是偶尔来看一看。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他轻轻把它捧起来。这一切老人当时居然毫无察觉。

少年把大镜子捧到自家的阳台上开始搞他的恶作剧。他用镜子把刺眼的阳光反射到楼下行人的脸上。行人的眼睛被刺花了,开始愤怒地责骂干这事的坏蛋。少年嘻嘻一笑收了镜子藏起来……这个漂亮玩法搞了很多次,直至玩腻为止。

现在少年又开始寻找新的游戏对象了。下楼,又得经过老人的房间。门依旧开着。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少年缩了缩身子。走到门口时咳嗽声告一段落,只听老人含混地说了点什么。21·世纪*教育网

??少年产生了好奇心,倚在门口,不走了。老人感觉到了,尽力提高声音说:

“阳光……”其实声音依旧含混,但少年总算听清了——“阳——光”。少年走进房间。这是二楼,太阳光被对面那幢小楼挡住了,阳光恰好照不进室内。

 “孩子,我要……”老人一双千瘪无神的眼睛裂开一道细细的缝隙。

“要阳光,是吗?”少年接下老人的话。

老人点点头。当然这个动作很细微。

 “可是,太阳光照不进来啊!”少年为难了,他真想走开,何必讨这个麻烦呢。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入了对话的“圈套”。

 “镜子。我的镜子没有了。”老人此时说话声音比刚才大些。说完这段很“长”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说到镜子,少年明白了。他飞快地跑回家把那块镜子从墙角捡起来。他明白老人这块镜子的用途了。

少年调好角度,阳光立即反射进来,照在老人身上,老人竟停止了咳嗽,脸上泛起笑容,堆满皱褶。这样,少年重新产生了摆弄这块镜子的兴趣。太阳不断西移,少年不断挪动镜子的位置和角度。于是阳光一直“照”在老人身上,直到老人安静地睡去。少年很是高兴,可立刻又陷入困顿——这样一会挪动一下终究不是高招啊!

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他想出了办法。他找来了家中所有的镜子,新的旧的,方的圆的……幸好那个爱照镜子爱买镜子的姐姐没有扔掉它们。

那大半天时间里,少年把那些镜子都立在了相应的地方,一直排到阳台上。这期间老人面对阳光始终微笑着。这也许是老人患病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了。

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

少年再走进老人的房间时,才知道出事了——所有的镜子都不见了。地上是一块块玻璃碎片。少年这时记起方才走下去的那个人,是老人的儿子吧?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少年发怒了。要不是那人已经不见了,少年对他是绝对不会客气的。现在家中肯定找不到一块镜子了。

少年走进商店,想买一块大镜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少年在大镜子前徘徊。大约与此同时,在一幢楼内一个老人已经辞世。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

1用几句简练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A、特定含义  B、特定称为  C、讽刺  D、否定

①最后少年不得不相中了窗子旁那块大镜子。(  )

②可是少年还是奇怪地落人了对话的圈套(  )

③说完这段很的话后开始剧烈地咳嗽。(  )

④于是阳光一直在老人身上。(  )

⑤少年想了一夜,他想为此搞个小发明什么的,比如可以叫人造太阳(  )

⑥这下好了,老人也有白天过了。(  )

3少年睡了一夜好觉,梦见许多块镜子挂在树枝上,像许多个小太阳。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

4 “令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不解的是,那个染上病痛多日的老人居然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为什么是微笑着离开人间的?老人的儿子及所有人为什么不解?

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加上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22、直述句和转述句互换。

1.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花狠狠地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说自己最不中用,所以派到楚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奎琳对司令官先生说,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