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的“舍”与“舍己为公”的“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舍近求远
B.舍己为人
C.四舍五入
D.退避三舍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 )
A. 腊月 锻炼 乖巧 蒜辫 B. 书藉 剥削 拘留 苦刑
C. 爆竹 采排 截然 橱窗 D. 游思 挪移 附庸 乏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相同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又雄浑的画卷啊!
B.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C.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D.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4、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
zhé jū kǎi jiǎ bèn zhuō tuō qiào chàn dǒu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__。
(2)谁言寸草,_______________。
(3)人而无信,______________。
(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
6、附加题。
请解释下面文明礼貌用语,例:拜访一一看望别人。
①久仰-(________) ②惠赠-(________)③恭候-(________)
④斧正-(________) ⑤光临-(________)
7、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昼出耕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
3.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
4.山衔落日浸寒漪(____________)
8、诗文默写(要求:书写正确规范行文整齐、美观。)
从军行(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们跳下车子,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我们拾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主人告诉我:这是盐的结晶,而那变幻多彩的光晕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变幻:
沉默:
(3)想一想带点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照样子各写两个。2%
①辽阔——( ) ( )②五颜六色——( ) ( )
(4)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
这句话把( )比作( )。
(5)填空。4%
①“沉默的海”具体是指( )。
②“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
(6)概括第一小节的节意。2%
10、优秀片段赏析。
①这时窗外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正用慈爱的目光搜寻教室的每一角落。下课铃终于响了,她便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怎么了,我看你很痛苦的样子?”“我……”他支支吾吾的。她马上递过他最喜欢吃的韭菜包子。“很痛吗?我们马上去看下医生。”此时正值寒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她骑着电动车,他就贴在母亲宽大而又温暖的背后。寒风一阵阵扑面而来,母亲耸了耸肩,又立刻挺直。这时,他的心猛地触动了一下,不禁想到:母亲腰伤还没好,现在骑着电动车一定很冷,可是她却把御寒大衣披在他身上,她的手已经冻得通红,还挺直腰板,为他挡住风雪。想到这,一粒粒滚烫的泪珠不停地落下,他赶紧伸出一只手擦了又擦,另一只手牢牢地拽着母亲的衣角,并将头紧紧地靠在母亲的后背上……
【1】“ ”处运用了( )和( )的描写,衬托了母亲着急且对他无私的爱。
【2】“ ”处多次运用了( )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衬托母亲伟大的爱。
【3】“ ”哪些细节让你感触深刻,触动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碓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红火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的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碓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①“春”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②“卵”字的字音难读准,一时又确定不了部首,可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
③“湍”字读tuān,用音序查字法可查字母( )。
(2)理解下面句子中画“ ”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选择一种比较确切的解释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花红 B.花香 C.花多
②“粉红色的晨雾里,有……”是指( )。
A.山区的雾本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B.雾里有很多的红花使雾像粉红色的。
C.因为是早晨,太阳快要出来了,所以雾逐渐变成粉红色的。
(3)这篇文章如果分三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4—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是什么意思?(选择一个比较确切的在后面括号里画“√”)
A.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热爱大自然。 ( )
B.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 )
C.赞美在山村里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 )
D.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5)缩句。
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饥饿难当,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请求 哀求 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 )自己浑身是劲儿,( )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 关爱 关怀)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 )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加上合适的题目。
【2】括号中的词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在下面划横线。
【3】在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那位特殊的病人看到那行小字时,她会怎么想呢?请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 )的。
(1)按原文在( )内填词语,在内填标点。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3)“这一种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这种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聪明人的眼光
①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教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②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介的传播,他只要稍加装扮,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他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党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③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社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青睐……
④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报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一边。晓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一份大家喜爱、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绝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作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
⑤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現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贺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忐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编辑部。”
⑥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收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位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仍在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⑦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机遇就摆在300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抓住了机遇,还不到总数的2.7%。为什么只有8个人在“平凡”之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⑧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时有时无,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年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有一双能发现机遇的眼光的年代。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1)风行全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视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没有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补充。
扫兴——(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⑥自然段画“__________”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一本大家喜爱、风靡世界的杂志,杂志社故意印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B.人生中有无数值得探索的东西,而只有不停地探索才能了解更多不知道的东西。
C.故意印错杂志,看似在用心经营寻找真正的智者,实际上却伤害了大多数滨者的感情,此举得不偿失。
D.大多数人没有把握住机遇,没有在“平凡”中发现“非凡”,与奖金失之交臂,非常可惜。
【4】把短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不许向里看”改为“请向洞里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一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开启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謇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椰树芃芃(péng 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它们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紧紧地连在一起。
17、课内阅读。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沃克医生在手术时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割了多少刀。
B.写出了手术中动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
C.从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
【2】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病人手术时表现的句子。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沃克医生称病人为“军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目的是( )
A.说明沃克是个胆小的医生。
B.说明沃克很细心,反衬出病人的草率、马虎。
C.反衬出病人的镇定、勇敢与从容。
D.让文章更真实,让沃克的形象更生动。
【6】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不恰当的是( )
A.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接受手术,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像神仙一样厉害。
D.刘伯承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18、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异兽珍禽:_____________
【2】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 是静态描写,而写 、 等则是动态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9、课内阅读。
手上的五指__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__有如上的差异__却无爱憎在其中__手指的全体__同人群的全体一样__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__成为一个拳头__那就根根有用__根根有力量__不再有什么强弱__美丑之分了__
【1】在文中找出4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 ( )——( )
【2】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
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的身边哪一位给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和别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你把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1)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某一方面品质。(2)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字数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