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贾宝玉最后放的风筝是(   )

A.软翅子大凤凰 B.大螃蟹风筝 C.美人风筝

2、下列与“养尊处优”中的“处”读音不同的是(  )

A. B. C.设身 D.

3、下列画线字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千百(满)

B. 化险为(平安、平坦)

C. 儿童不春何在(明白、知道)

D. 屐齿印苍苔(可怜)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  榆_____ 拴_____ 稠_____

____________ 偷_____ 栓_____  绸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__________________

⑵、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_______。它送来的_______,袅袅地____到我们的心中。

⑶、是母亲用那一双______的手为我打开了_______的宝库,给我送来______的诗情。 她让________陪伴我的童年,用______启迪我的想象。

⑷、君子不失色于人,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无礼讨人嫌。

⑹、学会______,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_______,社会生活更加______

⑺、她用______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小院立即______了他那______的音韵。

6、字词句运用。

1.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这个句子运用_____修辞方法,把中指与无名指、食指的关系比作_______________的关系,突出了两个手指与中指的关系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杆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

——把运动员的表演比作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

3.用“雪花飘落”或者“远处传来一声巨响”的情景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_下   _______)(______不苟   半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有成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任凭你怎么问他,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8、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人人为我,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 的。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也不要

(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

(4)钟表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的言外之意是: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短文阅读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身穿绣着“中国”两个大字运动服的许海峰紧(  )手枪,神色庄严地站在40号靶位上。在他眼前,靶心上最小的“○”型圈,就像52年来那个令人屈辱的“0”字。“击碎它!击碎它!”许海峰决心为祖国争光。他稳稳地把枪(  )过头顶,又慢慢直臂(  ),猛然间(  )扳机——“砰!”“砰!”一个个红色的“10”字在记分表上延伸……许海峰发挥出色。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打了8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最终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了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文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A.举 下落 握 扣动 B.握 举 下落 扣动 C.握 举 扣动 下落

2在第2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许海峰心理活动的句子。

3“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表现得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许海峰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委会主席为什么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联系全文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   普遍),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   自大),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花园那边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 ,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 ,一面摇扇子 , 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     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   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     外婆看着我说     多大的姑娘啦       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⑤以后,(            )外婆哪次上山,(            )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            )摇扇子,(          )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大阳呢,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温度)?

⑥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上方的横线上。

【2】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读音。

【3】给第④小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给第⑤小节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泪眼盈盈:__________________

(2)一去不返: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横线画出一处文中描写外婆神态的句子,从这个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呢?

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课内阅读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 元)来都是象形字,有着(先 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 汗)字毕(竟 竞)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象形的特征一(但 旦)弱化,就不容易(辨 辩)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用“√”画出文段括号内正确的字。

【2】象形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说说形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秋时代有一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在括号里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白:(1)明亮(  )   (2)清楚(  )   (3)公开(  )

学:(1)痛苦(  )   (2)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  )   (3)有耐心地,尽力地(  )

3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    

4“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句中,“他”指的是______,“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3、重点段落品析。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什么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荷兰被称为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面的动物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是啊,鸴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     低)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蘑     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用“√”画出。

【2】在选文中“ ”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选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在这段话中用横线画出写梅花秉性的句子。

【5】选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5、阅读。

火烧云(节选)

萧红

①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②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   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③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④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⑤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⑥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⑦一时忧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   沉浸)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1】圈出括号中使用正确的词语。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文章按照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的变化,突出了它们变化____________的特点。

(2)在看火烧云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先是______,再到______,最后______

【3】读句子,简析人们此时的情感。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提示:请关注句中画横线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

从文中摘抄一句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可以是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也可以是含蓄表达作者感情的。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雄伟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匏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的吗九的门用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高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两头宽,中间窄,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名叫犼(hǒu),又叫望君归,意思是盼望着外出的帝王赶快回来。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的,在正确的括号中画“√”

⑴从部分到整体。    ( )

⑵从整体到部分。    ( )

⑶从部分到部分。    (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的天安门  (  )的城楼  (  )的花纹

(  )的华表  (  )的(  )  (  )的(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通过介绍(  )、(  )、(  ),突出了天安门(  )、(   )的特点。

42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⑴(  )的琉璃,(  )的廊柱,加上屋檐下(  )的彩画,窗门上(  )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⑵上面这句话描写了天安门城楼的(  )、(  )、(  )、(  )这四个部分,写出了琉璃瓦和廊柱的(  ),花纹的(  ),突出了(  )、(  )的特点。

17、阅读短文。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分多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我”给祖父戴花,那是“我”摘完花后的(  )

A.异宝奇珍 B.异想天开 C.异曲同工 D.异口同声

2“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是因为“我”(  )

A.生病了。 B.被玫瑰的刺刺了。

C.被蜂子的钩刺了。 D.笑得全身哆嗦,没有力气。

3“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是因为(  )

A.“我”肚子饿了。 B.祖父叫“我”拔草,“我”不想拔。

C.屋里没有人,不会被发现。 D.“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4“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文中“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

A.逗爷爷笑。 B.提醒爷爷春天雨水大。 C.自我解嘲。

5“我”摘玫瑰花有两种恐惧,是(  )

A.怕蜂子的钩刺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B.怕草丛有蛇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C.怕蜂子的钩刺人,怕虫子咬人。 D.怕草丛有虫咬人,怕玫瑰的刺刺手。

6文中写道:“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那是因为祖父和后园给“我”的童年带来__________

7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我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从选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身体   ______的草地   ______的问题   ______的湖面

2在梦中我都做了什么?我的发现与做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梦中的“我”甚至学会了滑翔。

B.我们决定去让我们的老师来解答关于我们梦中飞行的问题。

C.只有“我”一个人具有在梦中飞行的天赋。

D.“我”非常喜欢飞行的感觉。

19、课外阅读贾平凹的《丑石》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啥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

【1】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       )。

A.村里村外的人

B.看热闹的人

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

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2】把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在原文用“       ”画出来。

【3】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的是(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4】对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句中的“屈”字做出准确解释的是(       )。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曲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热闪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6】读了此文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为转述句。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22、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请你将自己心里最喜欢的那个人写下来

要求:1.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2.题目自拟,内容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