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表示“看”的词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盯着 ②搜索 ③扫一眼 ④瞧瞧 ⑤注视
(1)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 )刷子李的全身。
(2)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 )
(3)你再仔细( )吧。
(4)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紧紧( )球场中的足球。
(5)只见他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目光警惕地( )着前方。
A.②③④⑤①
B.②③④①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③⑤①
2、请根据《城南旧事》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1】使兰姨娘和德先在一起的人是_______
A. 英子 B. 宋妈 C. 英子妈妈
【2】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_______
“我不是瞎说,我知道你亲妈在哪儿,就在不远。”我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一定要带你去,你亲妈说的,叫我看见你就带你去,就是,不错,脖子后面有块青记的嘛!”
A. 英子 B. 妞儿 C. 小栓子
【3】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_______
A. 双双走失 B. 双双送人 C. 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B.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C.欧阳询,宋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D.欣赏书法的一般方法:先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再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4、文学常识填空。
韩非________公子,________期韩国人,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5、有趣的谐音。(写同音词)
pí pa ____________ shuǐ píng____________liú yán____________shù mù____________
6、比一比,组成词语
恩 (_______) 诲(_________)
思 (_______) 海(_________)
冤 (_______) 沧(_________)
兔 (_______) 抢(_________)
枉 (_______) 授(_________)
汪 (_______) 受(_________)
7、我会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8、按原文填空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________ , ________ , 像________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________着,________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________的草原________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2)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________。看它从不着急,________ , 总会到的;________ , 总会吃饱的。
9、课内阅读。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白天人们通过乘坐小艇从事的活动。(____)
(2)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是动态描写,表现了城市的喧闹与活力。(____)
(3)选文第2自然段全部是静态描写,写出了小艇的静寂。(____)
(4)两个自然段动静结合,形成对比,写出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____)
【2】小艇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能从26个字词的组合中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发展,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存在的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
(1)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__________
(2)指没有止境。 __________
【2】“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这句话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抽取的,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应放在( )
A.“……带来了诗的灵性”之后
B.“……这些语言的情绪啊”之后
C.“……玩文字的魅力呢”之后
【3】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看到“深”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句中“消化”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汉字的美,请仔细品读短文后依次写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这脑袋里一定有虫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
漫画画的是一个贪婪的伐木者在悠闲地抽着烟,手里的斧头一刻不停地挥舞着,他瞪大了眼睛盯着树木,耳朵听着咔咔的伐木声,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此时,一只啄木鸟落在了伐木者的头上,气愤地盯着伐木者的木头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了这幅漫画,笑罢我更感到气愤和可悲。我和这只啄木鸟想的一样:这砍树人的脑袋一定是不开窍的榆木脑袋,一定被“金钱”这只大虫给蛀了。
树是大自然母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树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美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难道,这砍树人不生存在地球上,不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吗?金钱能换来美丽的家园吗?
树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据测定,一亩树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约49千克,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也就是说,小小一亩树林,够一个班的同学呼吸一整天。难道,这砍树人不呼吸,不需要氧气吗?金钱能换来新鲜的空气吗?
树还是我们的“储水器”。树冠可以留住10%~20%的雨水,5万亩森林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难道,这砍树人不需要喝水吗?金钱能买来洁净的水吗?
长期以来,“金钱”这只大虫让我们只顾利用树木,不想着保护树木。拿黄土高原来说,这个森林覆盖率曾达53%的地方,现在却森林被毁,高原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树木,唤醒砍树人,别让“金钱”继续侵蚀我们的脑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榆木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漫画画面内容。
【3】画“____”的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将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树对人类的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这脑袋里一定有虫”,这“虫”指的是什么?(_____)(填序号)
A.毛毛虫 B.金钱,唯利是图 C.树虫
D.贪婪 E.环保意识差 F.自私
【6】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廉价,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②据农业与环境研究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问题,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以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为此,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与此同时,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在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⑤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
⑥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举例子
B.列数字、下定义
C.列数字、打比方
D.做比较、打比方
【2】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的是( )
A.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B.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C.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D.可降解塑料的降解程度和所需时间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3】短文讲述了抵制塑料污染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致力于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B.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
C.各报刊和新闻媒体经常刊载和播出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
D.提倡用自然焚烧的方式处理塑料垃圾。
【4】第②③自然段介绍目前多数“可降解塑料”还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学记忆
关于我自己,还能回忆起几件小事。首先,我做过一次生意。我住在南关佛山街,走到西头,过马路就是正觉寺街。街东头有一个地方,叫新桥。这里有一所炒卖五香花生米的小铺子。铺子虽小,名气却极大。这里的五香花生米(济南俗称长果仁)又咸又香,远近驰名,我经常到这里来买。我上一师附小,一出佛山街就是新桥,可以称为顺路。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我忽发奇想,用自己从早点费中积攒起来的一些小制钱(中间有四方孔的铜币)买了半斤五香长果仁,再用纸分包成若干包,带到学校里向小同学兜售,他们都震于新桥花生米的大名,纷纷抢购,结果我赚了一些小制钱,尝到做买卖的甜头,偷偷向我家的阿姨王妈报告。这样大概做了几次。我可真没有想到,自己在七八岁时竟显露出来了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我以后“误”入“歧途”,“天才”没有得到发展。否则,如果我投笔从贾,说不定我早已成为一个大款,挥金如土,不像现在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斤斤计算了。我是一个被埋没了的“天才”。
还有一件小事,就是滚铁圈。我一闭眼,仿佛就能看到一个八岁的孩子,用一根前面弯成钩的铁条,推着一个铁圈,在升官街上从东向西飞跑,耳中仿佛还能听到铁圈在青石板路上滚动的声音,这就是我自己。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滚铁圈这种活动。在南门内外的大街上没法推滚,因为车马行人,喧闹拥挤。一转入升官街,车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我用不着拐弯,一气就推到附小的大门。
——节选自《季羡林全集》第四卷
【1】作者回忆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义,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远近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自己没能坚持从商非常懊恼,对斤斤计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非常厌倦。
B.这段文字,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的纯真、可爱无比的怀念。
C.文中“投笔从贾”是指扔掉笔,不做文人,做商人。
D.“双引号”有多种作用,在这里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4】反复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并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觉得季羡林先生的语言风格是( )
A.平白浅近 B.优美绚丽 C.讽刺辛辣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竞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颕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______)
(2)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______)
【2】先读一读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再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肃然起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在刻画人物上采用了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但最突出的是通过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接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
【4】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联系短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_____
妄自菲薄:_____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1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_____次旧衣服。第一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二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第三次在_____以_____美元卖掉。
【5】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
16、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 )是暖烘烘的,吹散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子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是因为…… 虽然……但是…… 即使……也……
(2)这篇文章的2-5段落是 关系,因此,本文可分为 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3)按要求填下表。
季节 | 风的名称 | 不同季节风的特点 |
|
|
|
|
|
|
|
|
|
|
|
|
(4)“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参观完后,奇奇有了颇多感悟,他找到了一篇能体现他的感悟的文章,请你阅读。
笔尖上的中国
佚名
①点、横、竖、撇、捺,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_____________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_________________,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之间。
③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华夏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贵,心痛着骨肉分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方块字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华夏文明傲然挺立。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汉字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涅槃的历史。
⑤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键盘上“拼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泼墨的点画与章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字发展现阶段的困扰……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
⑥汉字,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撇一捺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字中蕴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到了濒临被毁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土崩瓦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⑦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文章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由衷的赞美。
B.第⑤段紧承上文,通过“然而”笔锋一转,用“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形象地开启了下文内容。
C.文末呼吁了文化的回归,提醒我们拿起笔体会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中蕴藏的奥妙。
D.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倒叙的方式叙写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你进行赏析。
句子: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②段的相关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使语意前后连贯。
一个“水”字,撇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①____________;苍翠欲滴遮天蔽日,那是“森”字;②____________,那是“众”字……
【4】第④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具体赏析,体悟汉字的魅力。[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⑤段提出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提笔忘字”的现象,请从你的角度发出你的倡议。(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回答问题。
梅花
邻居陈老师家来了两位从外国回来的亲人——陈老师的儿子和孙女梅花。
梅花很喜欢和我在一起。//我到厨房洗碗,她就帮我递碗筷;我到院子浇花,她总帮我提水;看电视节目时,她总挨在我座旁……//就这样,邻居都说我和她是“双胞胎”了。
和梅花在一起是很愉快的,她告诉我很多美国的事情。我奇怪,梅花出生在美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有一天我向她问了这个问题,梅花兴奋地回答:“我是中国人,①我怎么能忘掉祖国的语言呢?”我又问:“你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吗?你怎么是中国人呢?”梅花不高兴了,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我爷爷、爸爸都是中国人,我怎么不是中国人了呢?”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生气了。第二天,听陈老师说,梅花哭了,边哭还边嘀咕着要留在中国做中国人。
一天下午,我正要写作文,忽然听到梅花的哭诉:“②我不去,就是不去!我要留在中国……”我明白了她哭闹的原因,但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平时对我说过要留在中国读书,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
这时,我立刻激动地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作文题目《梅花》。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亲爱的祖国,您的儿孙是多么热爱您!
【1】按要求填空。
①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②第2自然段中第一层与第二层是________关系。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3】从文中画线句①可体会到梅花________;从画线句②可体会到梅花________。这些语言描写都表现了梅花________之情。
【4】读完文章,文中的梅花也一定深深打动了你,你觉得梅花为什么哭闹着不愿意回到美国去?
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两个句子,联系文章说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好。
①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啊!②我希望她能留下。
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与男孩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慰问 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腿上的皮都蹭破了。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父亲那双冷漠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 刚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转过身。迈着大步走开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假装不在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的眼神。两行热泪(滑 流)过他的脸颊。
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依旧坚定。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画“ ”的两个句子分别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第一处表现了父亲________。
第二处表现了父亲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23、习作芳草地。
每个学生都有梦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连贯,字数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