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是( )
A.团结(jié) B.附(fǔ)庸 C.调(diào)度
2、下面词语中的“湛”与“精湛”中的“湛”意思相同的是( )
A.湛蓝
B.清湛
C.姓湛
D.澄湛
3、金字塔是( )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A.中国
B.法国
C.埃及
4、读句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如果用词语来形容这句话中诸葛亮的表现,不恰当的是_______
A.谈笑风生 B.漫不经心 C.胸有成竹 D.运筹帷幄
(2)请你试着转述这句话。_________
(3)文段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尝试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
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不要重复)
(______)算盘 (______)胭脂 (______)枪机 (______)鼻涕
(______)算盘 (______)胭脂 (______)枪机 (______)鼻涕
6、填上合适的词
不同的____ 强硬的____ 优美的____
____的事 ____的草地 ____的湖面
____的问题 ____得出奇 涨得_____
气得____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这样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与积累专项考查填空。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缘”是_____的意思,“长”读______。
A.缘分 B.因为 C.zhǎng D.cháng
2.《管鲍之交》中,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___________,鲍叔知其___________”。
3.《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人物是___________。“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___________(王熙凤 贾母 林黛玉)之手。
9、课外阅读
中国航天史
中国航天事业是中国科技腾飞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956年4月,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开始。
中国航天事业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国情特殊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历了( )、( )、( )和( )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想到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震撼和鼓舞了人们,促使后代的人们更努力地去钻研。
(2)东方红1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
(3)载人航天。从1999年“神一”首发,到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五”载人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到2016年下半年,我国的“神舟十一号”也会升空。
(4)深空探测—嫦娥奔月。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同时也将带给我们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
【1】将下面的四个词语按顺序填在文中括号中。
走向世界 改革振兴 艰苦创业 配套发展
【2】在本文中,“里程碑”是什么意思?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打“√”。
(1)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 )
(2)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3】用“——”画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四大里程碑的事件。
【4】载人航天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历史新时期。根据你的了解,请你把中国航天事件与航天员进行连线。
神舟五号 景海鹏、刘伯明,指令长翟志刚
神舟七号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号 杨利伟
【5】用“——”画出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
10、阅读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赵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 老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 至少)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容易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想 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说“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张大力举石锁这件事上,这“方法”具体指__________。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钱也哈哈大笑?用“——”画出相关句子。
【5】“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力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解码汉字“行
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解字好比侦探破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码汉字“行”。
“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从甲骨文、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它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诗经》中说“置彼周行”,“周行”就是大道。《诗经》中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行”的本义是道路,所以“行”字构成的字也多和道路有关。如“街”“衢(qú)”这两个字,就都是道路的意思。
“行”字的本义是道路,道路自然就成了人多的地方,而路的两边也正是做买卖的好地方,所以有很多人聚在路的两边做交易,路旁的店铺也就称为“行”。比如,“银行”就是路边存钱的地方,“粮行”就是路边卖粮食的地方,“商行”就是路边卖东西的地方。进而又引申出“行情”“行话”等词语。“行情”就是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行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可见一斑。
【1】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解码汉字“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对短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A.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引出了下文中对汉字“行”的解码。
B.短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行”字的引申义是路两边做买卖的好地方。
C.短文画“____”的句子中“唯一”一词去掉后意思不会发生变化,反而使语言更加简练。
【3】请你仿照短文中对“行”的本义和引申义的解码,也来解码个汉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趋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幅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国外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痘……”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尚——( ) 风雨同舟——( )
【2】文章通过不同的事例来表现三位老人的幽默,请试着写一写。
杨绛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
启功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本文写杨绛先生的幽默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写冰心老人的幽默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写启功先生的幽默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的呢?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_____结构,第⑩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6】结合第⑩自然段,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身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痩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1】请用简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心里很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从母亲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将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读最后一段,用横线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个 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的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下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荷花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露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又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个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若“豁”字不知读音,查字典应用___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画。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扬州个园的?请填空。
步入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用 “ ”画出来。
【4】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选自《威尼斯的小艇》
【1】第①段用 ________比喻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样子,用 ________比喻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样子。
【2】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将这个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景物的________之美。请选择填空。(静态 动态)
16、课外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丛莽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树下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1】根据意思填写文中出现的词语。
(1)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_______)
(2)闪耀地发着光。(_______)
【2】阅读短文内容,概括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不同。
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
A.动态 B.静态
【4】短文中画“ ”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5】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睱。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理解词语。
(1)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接不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 、 。这样的词还有 、
、 。
【3】填空。(可用自己的语言,也可用文中的语言)
假如我们来到德国,看到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勤奋的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应 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 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工夫画了一幅《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草率。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一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de dé děi)等 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先生?”门采尔一本正经:“对呀!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你就能-天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呀!”门采尔(严厉 严肃 严格)起来:“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着(zhe zháo zhuó) 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当然 竟然 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找出青年画家请教采尔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
( )一( )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
【3】解释字词的意思。
(1)“你就能一天把它 卖出去了”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捷径”的“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捷径”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门采尔要青年画家“倒过来”,这里指的是把什么和什么倒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晏子使楚》(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搭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是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把这句话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2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新天地。
1.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也来挖苦我吗?(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观察自己的校园,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主要特点写一写,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我们学校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