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饮而尽”中的“尽”与( )中的“尽”意思相同。
A.取之不尽 B.同归于尽 C.尽其所有 D.尽善尽美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B.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近十余年了。
C.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3、以下情节不是出自《西游记》的是( )
A.三调芭蕉扇
B.三打祝家庄
C.三打白骨精
D.三探无底洞
4、看图猜谜。
猜一字( ) 猜一字( ) 猜一成语( ) 猜一地名( )
5、回想课文内容填一填
(1)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____,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阿炳用这_____________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________他度过一生的音乐,他爱那_____________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_______________ 的月光……
(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人总是要死的,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
(4)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___________,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________。
6、形近字组词。
憎_______ 飘_______ 吭_______ 猴_______ 绵_______
僧_______ 瓢_______ 坑_______ 喉_______ 锦_______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常指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也指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
2.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窜的情形。( )
3.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
4.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
8、比一比,组词。
坎( )呵( )藤( )
吹( )何( )腾( )
廊( )晾( )
廓( )谅( )
9、课外阅读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蔚为壮观:_________________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写了雪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处景物,第4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____________。
【3】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静态描写,而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则是动态描写。
【4】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5】作者为什么把九寨沟称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呢?说说你的理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3】用“——”划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句子,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白杨树,又陷入沉思,此时爸爸在沉思什么?
爸爸沉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大的白杨树”是指__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是指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作者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她病了,去医院诊断,是绝症。
②医生要她务必及时入院治疗,否则顶多只能再活一年。她拒绝了。那笔庞大的治疗费足以压垮太多数中国家庭,更何况她还是一名单身母亲,一个月只挣800元钱。她的女儿才8岁,念小学三年级,很聪明,读书也很用功,上学期还拿了三好学生奖状,得了几支圆珠笔和一大摞作业本。
③她回家了,女儿还未放学,她泪流满面地拿出女儿的照片。家里穷,照片还是女儿满周岁的时候拍的。那时女儿的父亲还在南方做生意,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不仅埋葬了父亲,还给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添了一大笔债务。这些年,她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尝尽了人间冷暖。如今,她要走了,女儿……女儿,她还能指望谁?她想:与其__________________,不如__________________。
④她抹掉眼泪,出了门。屋外,寒风凛凛,像一把三棱尖刀,捅入喉咙,并在里面搅动着。她吐出了一口痰,痰里有血,腥腥的。她买了很多菜,拎回家,做出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女儿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
⑤女儿回家了,兴奋地大叫,忙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⑥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为女儿夹菜。女儿吃得很开心,似乎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她眼角的泪水。
⑦这天晚上,她紧闭了门窗,旋开了煤气阀,然后早早地上了床,把女儿搂入怀里,使劲儿地亲吻女儿的额头。就在这个时候,她忽然听见女儿喊:“妈妈,妈妈!”
⑧“怎么了?”她问。
⑨“妈妈,今天考试了,我语文、数学都考了100分!”女儿得意地说。
⑩“真乖……”她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⑪“妈妈,上次您说我考了100分,您就答应我一个愿望。”女儿仰起脸,一双眼睛因为期待而闪闪发亮。女儿撅起小嘴:“妈妈,您不会耍赖吧?”
⑫“妈妈不……不耍赖。”她用枕巾挡住女儿的视线。并把枕巾的一角塞入自己的嘴里。她整个身子都在颤抖,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泪水。眼泪这种液体似乎能把人烫伤,她的脸上火辣辣的。
⑬“那你以后再也不要哭了,好吗?妈妈!”女儿的声音迟疑而又亲切。
⑭“不哭……妈妈不哭!”她赶忙用枕巾擦去眼泪。
⑮_____还有_____妈妈_____女儿小声说_____如果你实在想哭_____就请等我长大_____能把你接入怀里时再哭好吗_____
⑯“好的,妈妈一定做到。”她“哇”地一下哭出声。
⑰她松开女儿,下床,关了煤气,打开了窗子。
【1】仿照例子写出两个含有比喻词的成语。
例:心如刀绞、______、______
【2】为文章第⑮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还有______妈妈______女儿小声说______如果你实在想哭______就请等我长大______能把你接入怀里时再哭好吗______
【3】下列句子写写你体会到什么?请你作简单批注。
①眼泪这种液体似乎能把人烫伤,她的脸上火辣辣的。
②屋外,寒风凛凛,像一把三梭尖刀,捅人喉咙,并在里面搅动着。
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妈妈陷入绝境,先后做出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______,她为什么这样做呢?______
第二种是:______,促使她改变决定的原因是:______。
【5】给文章取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入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 车来了 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 丝毫不动 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他终于抬起头来 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似乎有点不满 车来了你坐哪趟车 我忙说 并向外指指 他眨眨眼睛,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了。
(1)第二段中“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 (3分)
(2)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最佳型”指的是 (3分)
(3)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 )。(2分)
A.强调这耳朵的作用。
B.突出羡慕的心理。
C.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文章主题。
D.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
(4)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是( )。(2分)
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才。
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
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的条件。
(5)给第四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6)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7)你认为青年读书入迷的原因是什么?(3分)
(8)当车子开走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4分)
13、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不为什么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哧哧繁响。海波如山一般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有删改)
【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她的原名是________。你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__________和母亲的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画“______”的句子说明了母亲的爱(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4】读一读画“﹏﹏”的语句,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用文中的陈述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专项训练。
围魏救赵
①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危难关头,赵王向齐国求助,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作为赠礼。齐威王应允,派遣田忌为大将,命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解救赵国。
②很快,田忌和孙膑率领的齐国军队来到了魏国与赵国的交界之处。
③田忌提出直接带兵前往赵国的邯郸,与魏军战斗,以阻止魏国军队攻打赵国。孙膑却觉得这样做不好,他向田忌进言:“将军,生活中我们想要解开杂乱的绳子,不会用拳头去用力捶打;军事上,我们想要阻止一场战争,也不用亲身参与到搏斗之中。现在魏国精兵倾巢而出,如果我们直接去邯郸援助,必然会和魏军进行一场大战,虽然能解救邯郸的危急,却避免不了我军的重大伤亡。但若我们假装攻打魏国的都城,庞涓听到魏国有难肯定会带兵回国援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解。我们再在中途伏击庞涓,魏军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打败。”
④田忌觉得孙膑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计策,带领军队攻打魏国的大梁。消息一传出来,庞涓果然马上停止攻打邯郸,慌忙带领魏国的精兵回国支援。孙膑提前派了一路齐军埋伏在魏军的必经之路桂陵,等魏军奔到桂陵时,齐国军队忽然发动袭击。由于长途跋涉,魏国的军队非常疲惫被齐军打得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留的部队,狼狈地退回魏国首都大梁。
⑤经此一战,齐国军队大获全胜,赵国的危难也得到了解除。
【1】仔细阅读短文,绘制齐军的路线图。
【2】认真阅读第③段,根据孙膑的思维过程填空。
从画“________”的词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3】读画“﹏﹏”的部分,如果让你写一个解开杂乱的绳子的办法,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本梳理。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话。
【1】威尼斯在哪里你知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船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 ,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则拆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辨子,盘绕在头上像是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 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到桌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一阳一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地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有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了眼睛 是吗 快拿出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把两个男孩拉到自己的身边,她微笑着说:“他们就是我的珠宝。难道他们不比你的珠宝更贵重吗?”
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 )的光芒 ( )的饰品
( )的翡翠 ( )的笑容
【2】为文中两处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从二、三自然段中找出三个错别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将正确的汉字改写在括号中。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短文第二、三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描写,并运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方法,体现了母亲的贫穷。母亲的珠宝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分好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每条段意不超过25个字)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那位客人,听到康尼黎亚的话,你会对康尼黎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检阅台
“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人。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什么?待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的原因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什么?第二关考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2020年伊始,跟随着新年的脚步悄然而至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短短几个月时间,新冠病毒席卷全世界。截至北京时间6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影响2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确诊6746529例,累计死亡395957例。其中中国累计确诊84629例,死亡4645例。
材料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出力尽责,齐心协力守卫家园,有很多人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生命。当湖北面临困难时,全国各地3万多名医护工作者驰援疫区;全国向武汉输送58000多吨各类物资,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支援政府抗击病毒。
【1】读完以上两则材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你想对参加抗击新冠病毒的人说些什么? (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课文,你知道“我”的发现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与表达。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弟弟变得懂事了,妹妹变得爱美了,妈妈变得不爱唠叨了……他们的变化,牵动着我们的情感。请你用心捕捉这些情感体验,并诉之笔端,以“他(她)变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写出人物的变化来。
◇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变化。
◇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