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各组字是同音字的一组是(   )。

A.例   沥   厉   笠 B.指   纸   趾   脂

C.耘   韵   孕   蕴 D.霉   玫   昧   枚

2、下列说法和年龄不对应的是( )

A.而立     三十岁

B.不惑     四十岁

C.花甲     六十岁

D.期颐     七十岁

3、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当然)

B.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特别)

C.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耐心)

D.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羞愧)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巧辨双胞胎(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拼音写词语(8分)

chān  huò  huàn     yín   páo  xiào

( )   (   )   ( ) (   )

Xiè  méi   wǔ  rǔ   lǐ  mào     yòu zhì

(   ) ( ) ( ) ( )

 

6、在括号里填入带字的词语。

1.我的演讲非常_____,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2.爷爷在医生的_____治疗下,终于能下地走路了。

3. “三八妇女节,我送给妈妈一份_____的礼物。

4.我家壁橱里有一个_____的花瓶。

7、古诗词专题。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万物萌发,百花争艳,春天是多么美好!南宋诗人_________在游园时,惊喜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在_________这首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情景同样令人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春三月,大诗人李白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远去的朋友,禁不住吟诵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诗、宋_________,元_________和明清_________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学习积累,我知道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华贵——(  

偶然——(  

会合——(  

察觉——(  

挑逗——(  

倾诉——(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秦兵马俑》节选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1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 话没有说完 B. 声音的延长 C. 同类词语的省略

2选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选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那座山正当山顶,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中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写出描写石头的形状、所出位置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变猴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童年的狂欢

我的父亲是村里扎灯笼的高手。元宵节的早上,父亲喂完猪,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坐在院场上给我们姐弟几个扎花灯。我们则替他做小工,拿竹篾、硬纸,找铁钉、蜡烛。父亲先扎一大堆椭圆形、菱形、长方形的篾架子,然后一一组合,糊上彩纸,再把精心剪成的各种图案贴在彩纸上作点缀,一只只色彩鲜艳的花灯便( )。他扎的兔儿灯、田鸡灯、荷花灯( ),(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吃完汤圆,便赶到队里的打谷场上遛灯。打谷场上早已聚满了前来遛灯、赏灯的孩子和大人们。那些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兔儿灯、金鱼灯、狗儿灯以及 孩子们自制的三角灯、五星灯、箱子灯,把个小小的打谷场照得( )。从远处望去,真似浩繁星光,也像渔火点点。那一盏盏蜡烛在灯笼里绽放着亮丽,欢乐和幸福也映 现在每一张小脸上面。我提着那( )的兔儿灯,在小伙伴们惊叹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着走来走去,心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欢愉。

在场上遛了一会儿灯,我把兔儿灯交给姐姐,就去和小伙伴扔火把、放哨火。扔火把 必须是男孩,因为男孩有力气,火把扔得高。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说法,元宵夜谁的火把 扔得高,谁家今年地里的收成就高。用作火把的是家里刷锅用剩的高粱把儿或者是扫地扫 秃了的笤帚把儿。大人们把它们废弃了,可小孩子们却留了个心眼儿,将它们精心收藏起来,留作来年元宵节当火把扔。为了使火把易燃、耐烧,我们白天就将火把在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柴油箱上反复地、使劲地蹭,谓之“揩油”。我们点燃手中的火把,一边扔一边唱着儿歌:火把儿,流流星,一棵麦子收一升。火把儿,金银灯,照得粮囤满满的。火把 儿,光明灯,照得年年好收成。我们举着火把在田野里奔跑,再用力抛向天空。火把在乡 间的麦田上此起彼落,远看如夏季的流萤。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惟妙惟肖 璀璨夺目 憨态可掬 逗人喜爱 大功告成

【2】用“ ”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3】父亲为我们扎过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扎灯时,先______,然后______,再______

【4】短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回忆童年时的狂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文画“﹏﹏﹏”的句子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代替。

2严监生临死前还仲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段通过对严监生的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守财奴形象。

3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严监生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乌?”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竞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把下面每组词中不是一类的词画出来。

①________小学   中学   大学   学校

②________杏花   雪花   荷花   菊花

③________水稻   小麦   粮食   玉米

④________沙发   茶几   衣柜   家庭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________ 神奇——________ 阻碍——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绞尽脑汁:________。

②随心所欲:________。

(4)找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5)从“我”的发现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6)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向大家介绍一下。

14、我们跳下车子,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我们拾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主人告诉我:这是盐的结晶,而那变幻多彩的光晕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变幻:  

沉默:  

(3)想一想带点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照样子各写两个。2%

辽阔——(   ) (   )五颜六色——( ) ( )

(4)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

这句话把(   )比作(   )。

(5)填空。4%

①“沉默的海具体是指(   )。

②“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

(6)概括第一小节的节意。2%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一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仿佛一道光环笼罩着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有一天,他请求我10点以后为他亮一小时的灯。他说: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学完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我仿佛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孩子……

【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2】“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话中比喻起到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我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________》,它的主人公是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不能明确表示读音,却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表示太阳从地面上升起,意为“早晨”。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在中间加上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被用来记录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它们的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样解释呢?汉字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两大类,但   (既 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原本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我们的现代汉字,   (既 即)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什么是表意文字?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为什么说即使有很多形声字,也不妨碍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____________。 骨气: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怀念母亲(节选)

①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②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píng       pín)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2】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弃养”是什么意思?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说一说为什么祖国母亲“频来入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材料一:目前,由于升学压力大,写字课在不少中小学已被其他课程占据。此外,尽管城市里有一些书法特色学校,但往往只关注特长生的培养与竞赛,未必能让全体学生都受益。所以中学生写不好字、写不出字、写错字、不会认繁体字已经变得十分普遍。

材料二:在日本,中小学普遍将书法列为必修课。而韩国,正准备申报“书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这个名称取代“中国书法”和“日本书道”。这条消息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赵丽宏提交了名为《建议向联合国申报中国书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材料三:书法包含笔墨线条、结构、布局等审美形式,书写者必须做到心、眼、手协调统一,没有意志力的参与,是很难将书法练习坚持下去的。因此,练书法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此外,写毛笔字对大脑皮层有激活或觉醒作用,具有益智功能。

1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中小学的写字课被其他课程占据,中学生写不好字的现象很普遍。

B.日本和韩国都非常重视书法教育。

C.中国书法已经成为联合国批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D.练习书法对青少年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有好处,还具有益智功能。

2认真阅读后,请为这三则材料拟一个总标题,要能概括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部分海外华人、华侨还在使用繁体汉字,一些古代的文献资料也使用繁体字,对此,语文教育专家给出了“识繁书简”的建议,也就是“能够认识繁体汉字,书写使用简体汉字”。

下面的这一幅书法作品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你能识别作品的内容吗?请在旁边的书写格中,用简体字写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他接过钞票。(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他并没有恶意,可是他们能换得开那张大钞票。(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全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严监生的意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训练。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超市里卖东西的阿姨,马路上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同时要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