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句子中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列数字)

B.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下定义)

C.最为重要的是,哈勃望远镜提供的图像比地面观测到的清晰10倍以上。(作比较)

D.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举例子)

2、下列生字按照音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痴  秽  进  匪 B.埃  筹  拟  缀 C.浆  楷  垠  赴 D.侨  彭  译  侄

3、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A.探听消息      布置目标      锻炼身体

B.拧紧螺丝      工作繁忙      头脑清醒

C.侵犯领土      贪图享乐      瞄准工作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反义词。

(1)我和小明下象棋,他______了,我______了。

(2)______的孩子在逗弄一个______的孩子。

(3)水手们______地看着爬上桅杆顶端的孩子,只有船长______地向孩子喊。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激烈  剧烈  强烈

(1) ( )的战斗开始了。

(2) 轮船遇到了( )的风暴,船身( )地摇晃起来。

爱护  珍惜  爱惜

(3) 我要( )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 我们要( )粮食,(   )公共财物。

阻挠  阻挡  阻碍

(5) 任何人都( )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

(6) 请大家不要( )交通。

(7) 这种(   )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是违法的。

 

 

 

6、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陪________________   谎________

_______   赔________________   慌________

_______   培________________   荒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

缩句:

(2)扬科死了。

扩句:

(3)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改为陈述句:

(4)修改病句。

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

大家都夸耀五甲班的清洁卫生搞得好。

 

8、读拼音,写词语。

jǔ jué  huò huàn  wǔ rǔ  chān fú  páo xiào  

( )   ( )   ( )   ( ) ( )

xiū sè  tiān fù  jì diàn  xiè huò  suō yī

( )   (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钱被刮跑以后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装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他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着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约而同:_______

②突如其来:_______

【2】文中“抢钱”二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

【3】短文最后为什么说“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我最棒。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原文填空。

2“_________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 “这一种境界在文中指_______ 

(2) “耐人寻味的意思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意思表达完整。

自圆其说 三思而后行 无坚不摧 自吹自擂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_____________的矛,这个楚国人___________,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无法_________的局面。所以我们做事说话皆应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用“√”标出恰当的词语。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3】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①这句话描写了牧场傍晚时分的景色,表现了景物的_____(A.静态美 B.动态美)。

②写远处的汽笛声的作用是_____。(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③请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描写的是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4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________了,就像________似的。

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________

①“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②“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③“小月亮”只属于“我”

(2)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故乡的月亮比别处的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

14、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均蝶、蜻埏、蚂蚱,样样都有。均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     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选文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

【3】用“       ”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

【4】用“____ ”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5】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魂飞陷阱

在我们山区,每逢暑假,小孩子都要帮大人干点活儿,这不,我的好朋友志辉来约我了,我立刻带上竹篮、铲子,和他顺着蜿蜒小道上山掘笋。

钻进竹林,真好玩啊!一缕缕阳光从密密匝匝的竹叶缝隙中穿过,投影在地上就像一串串鸡蛋。黄莺在枝头排练节目,溪水在岩石上叮叮咚咚地弹着琵琶。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竹叶,踩上去像弹簧床。我兴奋得像一只撒欢儿的羊羔,举着铲子四处蹦跳。刚跑了没几步,忽然脚下踩了个空,我一个鲤鱼打挺,双手随惯性向后一甩,铲子正巧插进坑洞边的土中。我抓紧铲柄,双脚悬空,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妈呀,陷阱!”洞底的竹扦子插得就像成年人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树叶簌簌往下掉,一股寒气直逼心头。我吓得拼命大叫:“救命,救命啊!”志辉正低头掘笋,突然听见惊叫却不见了我的人影,他慌忙奔过来,俯身一看,发现我正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便“啊”的一声跳起来,逃走了。

求生的本能支撑着我。我腾出一只手想抓住坑洞边的草藤,不料刚一动,铲子边的泥块便噼噼啪啪地落下来,我不敢再动了,只好用脚踩着粗糙的洞边,以减轻手臂的承受力。竹林中,余晖消失了,山谷中回荡着我的惨叫。我低头望一望陷阱,一支支竹扦子就像猛兽的獠牙,似乎在颤动、在呐喊:“掉下来呀!快掉下来呀!让你变成一个马蜂窝!”偏偏我的脑中又闪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是真的掉下来一只野兽,那还得了!我吓得更是浑身酥软。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我的身子也飘飘然飞出了洞口。“啊!你不是小山子吗?三年来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呀?”小山子叹了口气说:“我还能长高吗?三年前的今天我不幸掉进陷阱,竹扦子戳进我的肺,妈妈不忍心拔出竹扦子,在送我去医院的路上,我就……不想三年之后,陷阱边还没插警告牌……”说着,他就来抓我的手,我害怕得大声叫起来:“我不要死!我不去!……”

“兰心,别怕,大叔来救你了!”啊!是志辉的爸爸。他探进来半截身子,抓住我的手,洞口外的志辉和爷爷拽着他的双脚,大家像猴子捞月般地把我拖了上来。

“好危险哪!这孩子竟然没事,真是命大!”来看我的邻居都这样说。爸爸说:“劫后余生,这是不可多得的生活体验,也是你人生中一笔可贵的财富!”

1“我”和志辉去竹林干什么?(  )

A.看羊羔 B.掘笋

C.玩耍 D.赏景

2“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小山子遇险的时刻。

B.脑中闪过可怕念头的时刻。

C.志辉正低头掘笋的时刻。

D.“我”掉进陷阱的时刻。

3画“﹏﹏”的句子,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体现“我”害怕到极点的心理?(  )

A.联想 B.对比 C.比喻 D.排比

4有人说,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林美的句子跟文章主题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___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雪的启示

在美国,每当大雪融化之后,总是看到许多工人在忙着修补路面。

“下雪期间,应该行驶的车辆特别少,为什么路面反倒破了这么多大洞呢?”某日,我不解地问一位修路工人。

“这不是被车子破坏的,而是遭冰雪qīn qīng)蚀的。”工人笑着回答。

那就奇怪了,你们工程为什么这么不结实?连冰雪都能将路面损坏呢?”我接着问。

“你一定是初到有冰雪的地方吧?”工人放下铲子,指着远方的山头说,“(  )你有kōng kòng),(  )可以到山上去看看,那里有许多比路面结实多倍的岩石(  )冰雪的侵蚀而崩裂了。(  )你不要以为雪水算不得什么,(  )有一点小裂fèng féng),被它渗进去(  )可能会遭到大麻烦。它能够在结冰时膨胀体积,然后一分一分地移动岩石,再一块块地将碎石推下山头。渗透、侵蚀、瓦解、崩溃,都是从那些小小裂缝开始的,都是由那些看来不甚稀奇的雪水推动的,我们真是fán fáng)不胜防啊!”

“谢谢你给我的启示。”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许多看来不怎么严重的缺失和不怎么强大的对手,反dáo dào)可能给予我们最严重的打击。”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应是(  )

A.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B.只要……就……   即使……也……   如果……就……

C.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要……就……

3联系上下文,给“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写出几个带有“胜”字且含义相同的词。“防不胜防”中“胜”的意思是____

A.打败     B.胜利     C.能够承受的     D.景象壮观的

与“防不胜防”中的“胜”意思相同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路面不结实,所以连冰雪都能将它损坏,是这样吗?请你具体地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雪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____________ 顾忌—____________

反义词: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_________——感觉女孩尴尬________——下车____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2)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

(3)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

微不足道 积攒

  抱歉

(5)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B.表现了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C.表现了高兴的心情。(  

(6)用直线画出拟人句。

(7)填空:

作者用自己(   )的一件事说明了 的道理,表达他   心愿。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捡到金子之后

①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②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③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④“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⑤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⑥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⑦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⑧“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

⑨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⑩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弄来的?”“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过,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树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作者围绕“金子”来写。请你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

希望得到金子——_________——(金子带来厄运)——_________

2第⑩段中,首饰店老板接到了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了首饰店老板可能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道士留下了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童从开始“抱”着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先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妙笔生花。

祖父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快乐的,请根据这个主题完成下面这首小诗。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蜻蜓飞了,__________________

云儿来了,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长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