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这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说话断断续续

B.表话未说完

C.表列举的省略

D.表示声音的延长

2、春*满园关不住的下一句是( )。

A. 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小扣柴扉久不开

C. 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一片冰心在玉壶

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骨(lèi)     (zhà)     (xián)

B.考(jiàn)     (chù)     胎(pēi)

C.笑(huá)     (jiàn)     弱(bó)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改错与提高

( )   ( )   ( )   电铃( )

( )   ( )   ( )   螺丝( )

5、游乐园门前谁在讲故事?听听去。(6分)

(1)原来是鲫鱼自以为   ,拒绝了别的鱼的约请,结果却 

(2)我想对鲫鱼说:

 

 

 

6、填写近义词

熟练——_____ 惊疑——_____ 柔和——_____ 审视——_____

7、将画线部分替换为成语写在括号里。

1.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突然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___________

2.一道道浆,衔接得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___________

3.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慌张而没有条理___________

8、汉字穿新衣。(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寸——(付) (付出)

(肘)(胳膊肘儿)

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     )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       ),他额上(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作者是___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

【3】“一次又一次”说明了_____

【4】这段话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反衬出____

10、课外阅读。

风筝

在我的童年中,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zēng  zhēng)。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制造出来的理想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想当个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经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天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

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风筝却能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放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cì chì)膀被一扇(shān  shàn)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她的爸爸一样,想当个昆虫学家。

在地面上,是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画“√”。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精心——(_______)似乎——(_______)威武——(______)吃不住——(_______

【3】填空。

(1)“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的风筝也不一样”每个人扎的风筝不一样的原因是________

(2)我的理想是________,强强的理想是________,薇薇的理想是________.

11、课外品读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____

(2)(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作词,___________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句是___________, 结尾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句中“最强音”指的是(   )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大、最重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 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哪个? 

(1)(pīn  bīn)               (2)(rēng  réng)

2在第②自然段中,用“____”画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并分析人物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一词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三个这样的(ABCC)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

5请把第④自然段中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改为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说说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人物措写一组(节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①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男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②赵氏慌忙措擋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这个片段写了严监生______的特点。

【2】我能用成语“_____”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3】写出画“ ”的句①和句②所用的描写方法。

句①___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询问与判断都播了头:第一次“摇”表示_________,第二次“摇”得狠是因为__________,第三次“摇”时把眼闭着表明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与象共舞

在泰国,如果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í)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ān)尬(),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绅(shēn)士。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fē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熟视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象与人的关系和谐,文中主要写了大象为人民做的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句子展现了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透过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的大象。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牌......

一个女子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脑,他也苦脑,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和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了啦!他一下子被电住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文中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挡爸爸。一句没有标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

B.载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

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

(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章的句子抄在下面。

   

 

16、阅读短文。

陈正之读书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请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中。

(1)比喻学习不仔细,对所学的东西并不理解。  _____

(2)形容马马虎虎地将事情办完。     ________

2“这使他很苦恼”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4朱熹教给陈正之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

5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快乐阅读轻松答。(16分)

桃园三结义

满分5 manfen5.com

东汉末年桓(huán)帝灵帝宠信宦(huàn)官朝政十分腐败天下人心大乱盗贼蜂起

灵帝降诏命各地加强守备讨贼立功幽州太守刘焉由于兵少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zhuō)县引出一位英雄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情温和喜怒不形于色;胸怀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姓刘名备字玄德。刘备自幼丧父对母亲非常孝顺;家里很穷以卖鞋织席为生此年他二十八岁

刘备当日见了榜文长叹一声背后一人厉声叫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呢!”此人正是张飞他们谈得很投机便一同到酒店饮酒酒店里又遇一人便是关羽关云长听说招军特来应募刘备将自己的招兵买马为国杀贼的打算与关张说后三人一拍即合便要结为兄弟

次日三人在桃园中备下祭品点上香立了誓结为异姓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是三弟

祭罢天地三人宰牛设酒招募乡中勇士顷刻间聚了三百余人正愁没有马匹可用忽然两个大客商贩马过庄上听说刘备志在讨贼安民二客愿将良马五十匹相赠并送上金银镔铁以供军需于是他们请了工匠打造兵器:刘备打双股剑;关羽造八十二斤重青龙偃(yǎn)月刀;张飞打丈八蛇矛各置全身铠甲准备停当三人率五百多乡勇投奔刘焉刘焉也是汉室宗亲便认刘备为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灵帝降命各地加强守备讨贼立功( )

A.告诉告诫 B.诏书

听说刘备志在贼安民二客愿将良马五十匹相赠并送上金银镔铁以供军需( )

A.讨伐 B.索取请求 C.招惹 D.讨论

(2)____画出对刘备个人情况的介绍(2分)

(3)把下列人物与其相应的内容连线(9分)

刘备 二弟   丈八蛇矛

张飞 大哥   青龙偃月刀

关羽 三弟   双股剑

(4)桃园三结义”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我进去,我进去!”忽地树丛中跳出一只石猴,yīng  yìng)声叫道。

好猴子!你看他闭上眼睛,蹲下身子,zòng  zhòng)身一跃,倏地一下就跳进瀑布中,惊得其他猴子大叫。石猴睁眼一看,里面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是一座桥梁。他定神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的水从石孔中冲贯而出,倒挂着流下去,遮蔽了桥门。石猴走上桥头,只见一座石房子赫然显现在眼前。房子周围种着修竹梅花,里面石锅石碗、石凳石床应有尽有,像有人家住着  shì)的,却杳无人迹。他回头又见桥边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十个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得眉开眼笑,急忙抽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叫道:“大造化,大造化!”猴子们见他出来,团团把他围住,七嘴八舌地抢着问。石猴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喜得猴子们抓耳挠腮,大呼小叫,急着要进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īng  yìng)声      (zòng  zhòng)身    (sì  shì)的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杳无人迹”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________

我写的一句话: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喜得眉开眼笑。________

抓耳朵搔腮帮子,形容高兴或焦急。________

应该有的全都有,形容一切齐备。________

【4】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吗?试一试吧!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________

19、轮到聪聪表演皮影戏了,他选择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帮助理解情节。

大闹天宫(节选)

佚名

①悟空吃了蟠桃,又将太上老君五个葫芦里的金丹全部倒出来吃了,自知闯下大祸,于是又回到瑶池,偷了几罐好酒,回花果山去了。

②玉帝得知后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天罗地网,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阵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去捉拿孙悟空。

③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他请李天王举着照妖镜站在空中,对着悟空照,自己到水帘洞前挑战。悟空出洞迎战,与二郎神打得难分难解。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乘机杀进了水帘洞。

④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地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⑤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bǎo),立在芦苇上。二郎神见他变得太低贱,也不去理他,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站立不稳。

⑥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悟空见被看出来了,往上一跳,变回原样就跑,二郎神驾着云追了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⑦各路的天兵神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团团围住,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钢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则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⑧孙悟空被绑在斩妖台上,但不论用刀砍斧剁,还是用雷打火烧,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启奏玉帝,把悟空放到八卦炉里熔炼,玉帝准奏。

⑨于是,悟空被带到兜率宫,众神仙把他推进八卦炉里,烧火的童子用扇子使劲扇火。

⑩悟空在炉中跳来跳去,偶然中跳到巽(xùn)宫的位置,这里只有烟没有火,熏得很厉害,就弯下身子蹲在里面。四十九天过去了,太上老君下令打开炉门,悟空忽然听到炉顶有响声,抬头看见一道光,用力一跳,跳出炼丹炉,踢倒炉子,转身就跑。

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熔化,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从耳朵中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变成碗口那么粗。悟空抡起金箍棒,一路指东打西,直打到灵霄殿上,大声叫喊着:“皇帝轮流做,玉帝老头,你快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要不,就给你点厉害看看!”

幸好有三十六员雷将,二十八座星宿赶来保护,玉帝才能脱身。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孙悟空为了逃跑,先后都变成了什么,请你按顺序将下图补全。

________→大鹚鸟→________________→花鸨→________

【2】(词语理解)在阅读名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语,请你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到“花鸨”也是一种鸟。( )

(2)根据“炉”字,可以猜测到“八卦炉”是一个封闭的大炉子。( )

(3)“金箍棒”是一件很小的武器。( )

【3】(拟写标题)本文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故事的节选,请你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下面是观看完皮影戏表演后,同学们对于故事内容的讨论,请你选出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       

A.“大闹天宫”的“大”字写出了孙悟空闹的程度之狠。

B.孙悟空是因为闯了祸所以才离开天庭,回到了花果山。

C.孙悟空看到自己老窝被破坏,慌了,所以才变身逃跑。

D.孙悟空之所以没被炼化,是因为它是石头做的。

【5】(人物形象)看完聪聪的皮影戏后,大家对孙悟空的性格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奇奇:我认为他的缺点多于优点,他仗着自己本事大,大闹蟠桃园,偷吃丹药,扰乱天庭秩序。从这些事件中我能看出他(1)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妙妙: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认为(2)____________(从本文中概括)。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

(2)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3)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4)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5)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6)这个深深美好的想法印在我的脑海里。

 

(7)爸爸触景生情,想起许多过去的陈年往事。

 

(8)他怀着甜蜜的盼望进入了梦乡。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接过钞票。(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他并没有恶意,可是他们能换得开那张大钞票。(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全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严监生的意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一定阅读了一些古典名著。请你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题目自拟,写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