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彩排 彩绘
B.粗暴 残暴
C.毒打 打搅
D.生锈 诞生
2、判断下列帶点的读音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6分)
⑴炽(zhì)热( );气氛(fēn)( );聆(líng)听( )
⑵停泊(pō)( );滲(cān) 透( );充沛(pèi)( )
3、读下面的小故事思考,这位才子写的字谜谜底是( )
有家小酒店,虽酒味醇厚,无奈店面不惹眼,生意一直十分清淡。有位叫吕朝辉的才子,路过酒店,要了二两酒,喝后连声夸赞。见店老板愁眉苦脸,于是问了原委。吕朝辉听罢笑曰:“我有办法使你的生意兴隆起来!”说罢,他写了一首诗贴于店家门口——一轮明月挂天边,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文人墨客路过一看,纷纷进店喝酒,这家店从此生意兴隆了起来。
A.有好酒卖 B.生意兴隆 C.财源滚滚 D.诚信经营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机______算 养______处______ 喜不____________
____有______竹 心______胆______ 碧波____________
5、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牛犊( ) 镶嵌( ) 牲畜( ) 膘肥体壮( )
呼噜( ) 飞驰( ) 公爵( ) 辽阔无垠( )
6、文史知识填空。
1.劝诫唐太宗以历史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的历史名人是____________。
2.意大利的____________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___________被誉为“诗仙”,_________被誉为“诗圣”。
4.汉字的六书是指_________、指事、会意、_________、假借和转注。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_________、火药及_________。
6.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第一部字典是_________________。
8.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四十岁,称为“______”之年;五十岁,称作“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叫作年满“_________ ”;超过七十岁,叫作年逾“_______ ”。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沉寂——________ 猛然——________ 激愤——________
雄伟——________ 炫耀——________ 派遣——________
8、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刷子李刷浆时,徒弟曹小三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一开始,没有发现白点,曹小三觉得师傅是shén shènɡ( )不可qīn fàn( )的;点烟时,发现了师傅裤子上的白点,他觉得师傅的形象hōnɡ rán dǎo tā ( )了;最后,知道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曹小三fā zhènɡ fā shǎ( )了。
9、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
【2】“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画出来。
【4】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0、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会划出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_________) 窄(__________) 倒退(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可以用(______________)一词概括。
【4】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 ____”线画出来。
【6】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__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____
【4】填空。
(1)三天造十万支箭那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为什么周瑜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
【5】《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你还知道书中的哪些故事?(至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相应的字词练习。
走过任何一条衔①,台②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族③、姹(chà)紧④嫣(yān)红。许多窗子链⑤接在一起,绘⑥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迎⑦接不瑕⑧。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中有8个错别字,在文中已经标记出来。请你按顺序依次修改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表示花开旺盛、光彩照人。
【3】“颇”在字典中的义项:①偏,不正。②很,相当地。③姓。文中“颇耐人寻味”中“颇”应选_____第个义项。
【4】“耐人寻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的境界。
【5】文中的_________是一处典故引用,语出《世说新语》
13、阅读理解。
死也不倒下
①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②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③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④“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⑤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⑥“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⑦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⑧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妄图——(__________) 吓唬——(__________) 壮烈——(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短文相应的词语。
(1)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_______________)
(2)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_____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_______________)
【3】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吉鸿昌有哪些精神品质?(至少写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6】请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捉青虫
放学后,我们种植一组的同学,为了保护青菜的生长,一起到菜园捉虫。
走进菜园,我们一个个蹲下身子,把菜叶一片片翻过来,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找到。老师看到后说:“光翻菜叶子不行,把菜心扒开看看。”听了老师的话,我轻轻地扒开菜叶,仔细查看菜心,终于找到了一条青虫。“我找到虫子了!在菜心里!”我大叫着向同学们说,接着,我马上伸手去捉,手刚刚碰着它,小青虫就蜷缩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它会咬人吗?我转念一想:就是这些坏家伙,专门偷吃我们的青菜,多可恶啊!我一定要消灭它们!于是我就壮着胆子,一下把它捉住了!我把它狠狠地往地上一碾,立即结束了它的性命。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把菜园里的青虫消灭了。
①写出这篇短文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用“//”把第二部分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
③在写出心理活动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并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表现了小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④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记叙的,重点部分是( )。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
《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
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壮烈牺牲,也会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
如下面的图片: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药品广告,例:咳不容缓,例:刻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
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
【1】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2】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话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例子,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写在相应的括号或表格中。
【4】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阅读。(20)
伞 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
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渐渐
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 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 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
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
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
如花的笑脸。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我沉思了 谁绘就这雨中
奇景 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 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 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1)5)
(2)“缓”字是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缓”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________。
“缓”在字典里的解释:①慢;② 延迟 ③ 苏醒;恢复。“ 缓慢”中的“缓”应选解释( )。(6)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
①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②繁荣热闹( )
(4)归纳文章第二自然段段意。(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2)5)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2)
(7)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1)
17、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因为有重大发现而被驱逐和迫害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声音的延长
【3】请用破折号的这一作用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共5分)
新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几百年来,叶氏家族在这里建起了大片住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像总祠堂——有序堂、祖庙——西山祠堂,都是其中的典范。因此,新叶村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在村口有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三者紧紧相邻,反映了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其中,抟云塔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代表了新叶人读书的志向。每年农历三月三,当地的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大典。庆典的压轴大戏就是上百位书法能人挥毫泼墨写楹联,写得最好的楹联将留存于有序堂,缅怀先祖,启迪后代。
【1】图文对照,从总祠堂出发,去参观文昌阁内的书院,下列路线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有序堂—是亦居—种德堂—崇仁堂 B.西山祠堂—抟云塔—牌坊—是亦居
C.有序堂—进士第—牌坊—抟云塔 D.西山祠堂—双美堂—永锡堂—有序堂
【2】三月三,人们在祭祀大典上写楹联,如果上联是“耕可致富”,那下联最贴切的应为( ) 。 (1分)
A.读能聪明 B.读可发家 C.读能富强 D.读能荣身
【3】看图读文,你发现新叶村是一个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村落。(用四字词语概括)(1分)
【4】新叶村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一。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20、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1、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新天地。
1.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也来挖苦我吗?(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风景线。
“龙卷风来了,大家快跑……”船长的声音渐渐消失,我也失去了知觉。当我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竟然在一座荒岛上……
根据上面提供的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探险故事,题目自拟。注意写清楚探险的过程,特别注意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