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行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布置黑板报时,下列不适合主题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布衣之交不可忘。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下列( )不属于十常侍。
A. 曹节 B. 张让 C. 邹靖 D. 段珪
3、选词填空。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 )
A.交横 B.交错 C.穿插
【2】深深的野草( )着运河。
A.遮盖 B.遮掩 C.掩护
【3】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 )进一个神奇的世界。
A.融 B.溶 C.熔
4、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海拔( )。号称“世界屋脊”的( ) 的主峰( ),高( )米,是世界最高峰。
5、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虚度时光的人,(___)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2)(___)对人民有益的工作,(___)应该去做。
6、读情节,识人物。根据下列原著内容片段,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
②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③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句子 | 出处 | 情节 | 人物 | 性格 |
句① | 《________》 | 猴王偷蟠桃 | ___ | ___ |
句② | 《________》 | ___ | 林黛玉 | 多愁善感 |
句③ | 《________》 | 空城计 | 诸葛亮 | ___ |
7、巧填同音字。
黑(________) 香(________)
yè (________)体 jiāo 橡(________)
(________)子 (________)水
8、形近字组词。
祷( ) 艇( ) 纵( ) 穷( )
衬( ) 挺( ) 丛( ) 帘( )
姆( ) 笼( ) 哗( ) 艄( )
拇( ) 聋( ) 桦( ) 艘( )
9、阅读综合训练。
爱国将领吉鸿昌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他,要他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
就义那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 )地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梳理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敌人 | 妄图吓唬 | 亲自审问 | ____ |
吉鸿昌 | 平静以对 | ____ | 壮烈赴死 |
【2】联系上下文,透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
(1)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
(2)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此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读懂了:“平静”是因为____________,“厉声”是因为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
【4】读画波浪线的部分,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是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②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画括号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_的老人。
【3】用“ ”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此时他的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生动再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画上“_____”。
【5】读了短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跳下车子,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我们拾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主人告诉我:这是盐的结晶,而那变幻多彩的光晕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变幻:
沉默:
(3)想一想带点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照样子各写两个。2%
①辽阔——( ) ( )②五颜六色——( ) ( )
(4)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
这句话把( )比作( )。
(5)填空。4%
①“沉默的海”具体是指( )。
②“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
(6)概括第一小节的节意。2%
13、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儿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儿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1】在体现泥人张的技艺高超的句子后“√”。
(1)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 )
(2)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
(3)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
(4)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 )
【2】泥人张是用哪两件事来“回报”海张五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抓住文中人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描写,突出了泥人张艺高胆大的特点。
【4】请分别简要评价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似的。虫子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蜻蜓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是“_____……_____……”,这体现出这些事物共同的特征是______并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A.明亮 B.种类多 C.散漫 D.无拘无束
【4】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自由
C.美丽
D.明亮
【5】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的
B.祖父不去管理自己的园子,任由里面的生物随便生长和活动
C.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园子里的生物上,表达了对祖父园子的喜爱和怀念
D.这段话用富有孩子气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了出来
15、仁爱无价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 高升 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___________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在文中的(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画出括号内最准确的词语。
【3】写出近义词。
孤独________ 依旧________
【4】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年为什么能赢得购买权呢?在最后自然段横线上写上合适内容。
【6】你想对文中的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说些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和“忍耐”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18、课内阅读。
商人夹(jiā jià)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照样子,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沿河做生意)的商人______的青年妇女
______的孩子______的庄严老人
【4】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到_______的过程。
【5】根据你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晏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文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0、(仿写)你从第一个盲盒中开出了三个字,要求你从中选择一个,仿照下面的例句进行造句。
甜 静 辣
例句:冷——雪后的天多冷啊,蛇冷得身体僵硬,猫冷得躲在窝里不愿出来,鸟冷得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23、开心习作(30分)
请你写一件发生在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事。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