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绰刀 阔绰
B.威吓 恐吓
C.摇晃 明晃晃
D.燕子 燕京
2、下面事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不恰当的是( )
新建的博物馆非常大。
A.新建的博物馆地上有三层,地下有两层,每一层大概有两千平方米。
B.新建的博物馆比三个我们的学校加起来还要大,走进去感觉像进了迷宫。
C.新建的博物馆空间真大,一个人要在馆中游览,至少需要五个小时才能游览完。
D.新建的博物馆像一座宫殿,看起来真大啊!
3、在正确的读音下打上“√”。(5分)
河畔(pàn bàn) 成千盈百(yíng yín) 濒临(bīn pín) 裹挟(xiá xié)
闹嚷嚷 (rāng rang) 锨镐(xian xin ) 木屐( zhi ji )浑身解数(xie jie )
甘霖( lin ling ) 吮吸( yun shun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首诗中,开头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概括性极强的诗句,写出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土豪壮的誓言。
2.《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不能因为我是_________,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_________吗?_______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5、辨字组词。
证(_______) 溶(_______) 蒸(_______) 挟(_______)
政(_______) 熔(_______) 丞(_______) 峡(_______)
6、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精( )( )擞 ②膀( )腰( ) ③( )信( )疑
④心( )如( ) ⑤手疾( )( ) ⑥心( )胆( )
(1)我们的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面对我们,都是( ) 的。
(2)尽管大家都这么说,他还是( )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声(____)语 失(_____)落(_____)
(_____)耳(_____)聋 一如(_____)(_____)
喋喋(____)(____) (____)(____)不安
(_____)(_____)信心 (____)上加(____)
8、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默读下段文字,完成作业。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小东西”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作者从那块透明的琥珀里看到:① ;② ;③ 。由此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这段话说明的重点是( )。
A. 琥珀悠久的历史 B琥珀的重要价值 C、琥珀的形成过程
【5】根据琥珀的样子和价值,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10分)
晏子使楚(节选)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是因为( )(3分)
A.楚王不敢得罪晏子,怕齐国派兵来攻打楚国。
B.晏子的话迫使楚王必须打开城门,否则就承认楚国是狗国。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2分)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末期,楚王________次侮辱晏子,但是晏子用他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______。(3分)
11、阅读直通车。
书堂站战役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但是,勇士们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持续——( ) 姿势——( )
壮烈——( )
2.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 。
3.用“ ”画出描写战后场面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
。
4.作者一一列出烈士的名字,表达了
。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小时候我总以为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只一味地认为他不关心我。那时候父亲似乎并不关心我的学习,不管我是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回家,还是哭着鼻子回家,父亲都是以他那一贯的严肃的表情迎接我。我不懂父亲,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不表扬我,我成绩下降的时候他也不批评我。于是我羡慕那些有着随和父亲的同学,当时的我是多么希望父亲可以表扬我。于是从那时起,我非常努力地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换取父亲对我的一句赞美的话。就在父亲严肃的表情下,我度过了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时光。
直到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笑了,笑得那么开心和欣慰。刹那间,我明白了,明白了父亲的苦心。父亲之所以这么看待我在学习上所谓的成功和失败,是因为他始终相信我,并且把我当成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个事事都要依赖父母、看父母眼色行事的小孩儿。在我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表扬我,是为了防止我骄傲自大,是为了我以后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我失败的时候不批评我,是为了让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来,母亲告诉我,其实父亲每次都为我的成功而高兴,只不过没有当着我的面说出来而已。
父亲的爱,就像风样没有定处却时时刻刻在我的身边,用不着捕捉,只要你从内心深处仔细地想想就会明白。它不像母爱的细致,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不似母爱的温柔,而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爱。
风是粗心的,而且只是一吹而过,可我却觉得整个人像是被托上了天,整颗都充满了幸福。父爱如风,虽然有时恍惚不定,但是它确确实实充斥着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
【1】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橫线上。(不超过五个字)
【2】第1自然段中的词语“一味”在文中的意思与下列句子中( )项最接近。
A.这药里还差一味黄连。
B.他谁的话都不听,一味胡闹。
C.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我”一味地认为父亲是个严肃的人。后来“我”知道了父亲的爱就像_____________在“我”的身边,它不像母爱的细致,体现在“我”生活的_____________,它也不似母爱的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爱。
【4】为什么父亲在“我”成功的时候不表扬“我”,在“我”失败的时候也不批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父亲这样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第2自然段画线内容,请用神态、动作等方法描写父亲,其体表现出父亲的“开心”和“欣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剪贴报
1 我有一个爱剪贴报的习惯。
2 这是受了表姐的启发。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去玩。表姐让我欣赏了她的剪报本。我翻开了第一页,“哇,”我大叫起来,“太漂亮了,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封面上三个鲜艳的大字“剪报本”,上方几朵七色花,两角几张小金纸剪贴的小星星金光耀眼,使整个画面显得美观、生动。翻开内页,里面简直是知识的海洋,一篇篇全是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有小说,有名人名言,有优秀作文,有科学小知识……我看得入了迷,真是爱不释手。我从那时起便下了决心——我也剪报。
3 回到家,我找了个硬皮本,学着表姐的样子,精心地布置了封面。内页贴什么呢?我想了想,还是把跟我同龄的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和作文指导从报上剪下来贴上吧!
4 这一剪不要紧,越剪越觉得有意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剪报本一天天“厚”了起来。
5 我天天看我的剪报本,从中吸取那些好作文的优点,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我的剪贴报也就成了积累知识的仓库。
6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剪贴本子上有不少空白处,我就注意收集小插图,如小鸭子、米老鼠、花束这类,把它们剪下来贴在空白处补白。另外,我还学会了分类,每剪下一篇材料,我都要想一想,根据内容贴好。剪贴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都是得益于剪贴报。
【1】联系上下句解释“爱不释手”这个词语。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
A. 表示声音被打断
B.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 表示文中的省略的部分
【3】这篇短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的童年(节选)
窗外,雨的帘幕层层地、轻轻地、若隐若现地遮掩了远近的山脉和田野。风吹得树木左右摇摆,雨淋得花草弯了腰也低了头。夏日的梅雨,来得总是那么急促和匆忙,让人出乎意料。悄悄地掩上门窗,将从天上喷洒下来的水珠挡在窗外,可是雨点却又偏偏打在屋顶上,滴答滴答,像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将屋瓦当成一面小鼓,兴奋而轻快地打了起来。
记忆中,也是这样一阵雨从午后断断续续地直下到傍晚,下得屋前沟里的那块木板也浮了起来,沟水涨得四处流溢,湿漉漉的柏油路光滑得像可以在上头溜冰似的。雨不停地下,我的心也像那块木板一般浮躁起来,我盼望能在雨中尽情嬉戏一番,可是又逃不过父母的监视,只有无奈地望着雨稀里哗啦地继续洒落。
好不容易,雨势稍小,再也顾不得会被父母责骂,悄悄套上雨鞋,偷偷溜到屋外,和小伙伴们会合,顺便也拖走了那块木板。我们把木板当成跷跷板玩了起来,一高一低,好不快乐,好不尽兴,大伙儿的笑声震天地响。闹够了,就把雨鞋灌满水,来来去去地走,雨鞋叽咕叽咕地响着,我们也嘻嘻哈哈地笑着,走到那棵常年青翠的柏树下,大家合力摇落一树晶莹的雨珠,让它滴在脸.上、头上,沁凉而舒爽。
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也露出半边红艳的脸庞。此时,一道弯弯如带的彩虹,也伴随着夕阳遥挂在天际,相互辉映。夕阳、云霞、彩虹,我们欢欣地呼喊,举手指向那道彩虹,喃喃地数着:红的、黄的、绿的……哎呀,好多呀,在我眼里,彩虹也不止七种颜色了,它的亮丽缤纷,让我怎么也数不清。此刻,天色和谐,就这么边数边赞美地送走了一轮夕阳、满天的云霞与那道梦幻的彩虹。
这虽然只是宇宙间短暂的停留,但在我心中却铭刻成永恒的回忆。
【1】窗外的雨激起了作者的回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童年的雨趣。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
【2】将画“﹏﹏﹏”的部分中的“打”换成“擂”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画“____”的部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为抒发作者______之情作了铺垫。
【5】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暂的停留”指的是童年的雨带来的短暂快乐
B.“永恒的回忆”是指童年的雨带来的快乐成为值得“我”一生珍藏的宝贵财富
C.童年的雨太过短暂,以至作者总是怀念,并因此闷闷不乐
16、课外阅读(11分)
盼!盼!我盼望妈妈快来医院陪伴我,可是妈妈没来。
我倚在病床上,细心地倾听着病房外的脚步声,眼巴巴地盯着门口,心里充满了委屈。
平时,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妈妈。在他们中间,我曾经夸过海口,我有一个天底下最疼爱女儿的好妈妈,可现在……我不明白,妈妈是那么疼爱我这个独生的娇宝贝,可为什么又总舍不得花时间来陪伴我?每天晚上不是家访就是辅导学生,几次答应带我去公园都没去成。每个星期天都将她班上的那个差生领到家中补课,还给人家吃鸡蛋……可对我却不管不问。平时不说,现在我病了,住院三天,妈妈只来看过我两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坐一下就走。她怎么总有忙不完的事?想到这儿,我有些怨恨妈妈了。
突然,一阵轻轻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沉思。“雷雷,吃药了吗?”护士长悄悄走到我的面前。我赌气地蒙上了棉被,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护士长轻轻地掀开了我的被子,说:“想妈妈了吧?起来,我来给你喂药。“护士长掏出她那雪白的手绢为我擦去泪水。她倒了一杯开水,将药粒弄碎后又加了少许的白糖,喂我喝。等我喝完药后,护士长让我躺下,然后轻轻地拍着我说:”快睡吧,雷蕾,阿姨给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睡着了。“阿姨低声地讲着故事,她的声音是那样柔美,眼睛是那样明亮。多像妈妈的眼睛啊!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此刻在干什么呢?是在帮学生补课,还是在排练节目?是在批改作业,还是在探望生病的学生?
“妈妈――“一个小孩的哭声传了进来,紧接着一个奶奶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
护士长站了起来,接过了孩子,低下头,紧紧贴着孩子的脸,大滴大滴的泪水涌了进来。
她还在发烧,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一个劲儿地哭着要妈妈 我 老奶奶无可奈何地说
我流泪了。我忽然明白了:妈妈爱我,护士长爱她的孩子,然而她们更爱她们的事业。我一下子理解了妈妈。我没有理由责怪妈妈。
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渲染在崇高的母爱之中……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倚( )呼唤( )探望( )
(2)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3分)
(3)“我“为什么流泪了?”我“明白了什么?(2分)
(4)请在第5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2分)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第8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护士长动作的词语加上点。
这些动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护士长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第9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分)
(6)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填在横线上。(1分)
17、阅读理解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努力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以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那人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那人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什么?( )
A.乞丐的穿着很邋遢。
B.乞丐十分懒惰,不劳动。
C.乞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
D.乞丐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
【2】“刁难”在文中指什么?( )
A.母亲不给乞丐20元钱。
B.母亲要乞丐用一只手搬砖。
C.母亲不要那人给她买的房子。
D.母亲让乞丐把砖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3】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的举动让他意外,使他明白一只手也能挣钱。
B.他没想到母亲会递雪白的毛巾给他擦汗。
C.他没想到母亲会在他劳动结束后给他20元钱。
D.他没想到搬那一堆砖,花了两个小时才搬完。
【4】那人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了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
A.感谢母亲给了他劳动的机会。
B.感谢母亲让他短时间赚到钱。
C.感谢母亲递条毛巾给他擦汗。
D.感谢母亲教他学会自立自强。
【5】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三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联系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误解“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龄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率领中央纵队生活极端艰艰苦。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大食堂每天两顿是盐煮黑豆。当时,李讷只有7岁.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女儿年龄小允许别人对他格外照顾。在毛泽东(严明 严厉 严肃)要求下,小李讷总是同卫士、保姆、战士们一起吃大食堂的水煮黑豆,从小就经受了(艰苦 艰难 艰巨)生活的考验。
20世60年代.李讷正在北京大学念书,好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星期六回家一次,回家时,好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从不乘小汽车。正因为如经,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的来临,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他(严格 严厉 严肃)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来,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理地人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记他自己骑车子回来。”
【1】在文中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从可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___________的品质。
【3】读了短文之后,我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班长为我们牺牲在草地里,我们怎能不伤心呢?(改成陈述句)
2、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成转述句)
3、雷雨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闪电和雷声。(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5分,每句1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3)母亲不识字。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4)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
(5)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缩句)
——————————————————————————————
23、习作。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一定也经历过许多困难,那你是如何应对并解决困难的呢?把你经历过的一个困难写下来,注意写清楚困难是什么,你又是如何解决困难的。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