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文言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被误会

B.如何:为什么

C.掀他不着:掀不着他

D.名曰:名字叫作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bèng)裂 船(shāo) (juān)刻

B.(jiàng)相 阻(náo) 侵(luè)

C.(xié)手 气(fèn) (chì)热

D.(wǎn)尔 (pī)胎 (jì)寞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聪惠(   

A.厉害。

B.很。

C.为什么。

【2】孔君平诣父(   

A.其中。

B.代词,他的。

C.那,那个。

【3】呼儿出(   

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设果(    

A.帮助。

B.介词,给,替。

C.因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shāo zònɡ jí shì(_______)的机会面前,我们不能一味qí dǎo(_______),而要善于抓住时机。

2.tiào wànɡ(______)远方,看jùn mǎ(_______)在liáo kuò(_______)无垠的草原上fēi chí(__________),我们的心胸也一下子开阔起来。

5、比一比,再组词

拱(   ) 袍(   )

供(   ) 饱(   )

烘(   ) 泡(   )

哄(   ) 抱(   )

洪(   ) 苞(   )

 

6、读音明义。

1.“昼”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在“不舍昼夜”这个词语中,它的意思是________

2.“供”有两个读音,分别是“ɡōnɡ”和“ɡònɡ”。“童孙未解供耕织”中的“供”应读______,意思是________,“供耕织”的意思是________。“提供”的“供”应读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漪”读____yī  yǐ)。“寒漪”在这句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

7、补充下列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________   安________

________腮   ________

________   ____不自____

1.大家看到小猴子被果子酸得____的样子,全都笑起来。

2.她连续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已____

3.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个个____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周瑜( )知道了,我的计划( )完了。

(2)( )诸葛亮( )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3)( )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塘边是开满白花的芦苇丛。忽然从芦苇丛里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很是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 ,也为大自然的画卷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回,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不时传来农民们一阵阵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选择恰当的短语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B.一圈圈的波纹 C.一团火焰 D.一块蓝宝石

【2】读短文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1)本段描写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本段的拟人句抄下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批注出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雄伟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匏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的吗九的门用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高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两头宽,中间窄,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名叫犼(hǒu),又叫望君归,意思是盼望着外出的帝王赶快回来。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的,在正确的括号中画“√”

⑴从部分到整体。    ( )

⑵从整体到部分。    ( )

⑶从部分到部分。    (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的天安门  (  )的城楼  (  )的花纹

(  )的华表  (  )的(  )  (  )的(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通过介绍(  )、(  )、(  ),突出了天安门(  )、(   )的特点。

42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⑴(  )的琉璃,(  )的廊柱,加上屋檐下(  )的彩画,窗门上(  )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⑵上面这句话描写了天安门城楼的(  )、(  )、(  )、(  )这四个部分,写出了琉璃瓦和廊柱的(  ),花纹的(  ),突出了(  )、(  )的特点。

11、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从古诗中认识人物、了解其心情、学习其品行,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为参加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

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知识。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⑧他的学生吴天辉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人跟他有交情。他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餐馆小吃一顿。"

⑨另一位学生傀瀛涛回忆说,一次,他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瑰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 11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⑩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间间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选自2017年第39期《求学》,有删改)

【1】听了讲述,听众提出了个问题,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进行解答。(     

A.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

B.虽然在经史之学上造诣很高,但是不精通教学。

C.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

D.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

【2】“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蒙先生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问学者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体现了蒙先生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对蒙先生的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先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因此不被续聘,也我行我素

B.走上讲台从容潇洒,讲课不带讲稿,不理会下课钟

C.对三教九流一视同仁,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讲话风趣幽默

D.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

12、读片段,并回答问题。

手术台上,一向(    )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    ),他额上(      ),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1补全课文。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

3“一次又一次”说明了_____

4这段话中,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反衬出_____

13、课外阅读。

外婆家的童年(节选)

小小一顿饭,外婆还总能变出把戏来。

比如煮饭的时候多放点水,等水开了倒出米汤加点糖给我喝,这就是我童年的饮料。要是感冒上火,嘴角起泡,人中处红肿,她会从饭锅盖上抹下点蒸汽水给我抹上,早上还肿着,妈妈来接我的时候就好了。

外婆自家喂了鸡,每天能给我做个鸡蛋。去得早,她就烧开水,冲一碗鸡蛋汤,当上年茶。要是有肉,就会做鸡蛋饺。将鸡蛋打在碗里搅匀,一勺挖出来,淋在锅里,嗞嗞,煎出一张皮。把剁碎的肉放上去,包成蛋饺子。时间来不及,就做个鸡蛋羹。

要是哪天鸡不给力,外婆也有办法,开餐前,她会用一种欣喜的声音呼唤我:“霜霜,快来,我给你变个‘鸡蛋饭’!”“变”字对所有小孩都充满魔力,我兴冲冲地捧着小碗过去,外婆接过碗,将碗底印在饭上,一个小圆出现了。“快,把饭勺给我,小心,我把鸡蛋盛出来。”这一招儿,屡试不爽,我再不想吃饭,总能被这种欣喜吸引。

不过,外婆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她总说“豆腐不补,全靠烫肚”,意思是豆腐没营养,最大的作用是趁热吃了给肠道杀菌。这跟营养学、医学都相背离。以至于我曾在饭桌上和朋友力争说“豆腐是没营养的”,最后重压之下,只好尴尬认输。

1“屡试不爽”的“爽”的意思是(   )。

A.明朗,清凉 B.轻松,利落 C.差失,违背 D.舒服

2联系全文,说说外婆变出了哪些把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外婆为我变出“鸡蛋饭”的句子。

4文中画“﹏﹏﹏”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总领下文 D.点明主题

5你认为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的书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汉字书写的奇妙。

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正楷端庄大方;行书流畅自然;狂草凤舞飞翔。

【1】欣赏书法作品,把对应的字体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____

____

____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E.小篆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师在讲解书法中的“初唐四大家”时,通过网络搜索了资料,其中搜索结果最精准的是第一个信息条。(_____

(2)如果想要了解关于人物评价的内容,可以点击第三个信息条。(_____

(3)第二个信息条是后人对他们书法作品的评价和排名。(_____

【3】汉字具有独特的意蕴美。俗话说“衣食住行道理浅,字里行间寓意深。”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爸爸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尝:____

(2)妈妈让我一下排骨汤的咸淡。尝:____

【4】学习完《我爱你汉字》后,五(1)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写规范汉字的倡议,内容如下,其中划线部分有语病,请你帮他们在改一改。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1)认真识记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的字;

(2)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带动家人写规范字,使身边的亲友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

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生活中,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发现,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请写出司马迁的飞来横祸,再写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出自司马迁的一句名言,请把他的原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唐高宗与王勃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字子安,十四岁不到就去应举。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惟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郎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郎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不久,沛王贤闻其名,聘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重。沛王贤,周王显,均是贪嬉少年,相与以斗鸡为乐,不惜千金求珍禽,以较高下。二王素来喜欢与王勃谈笑,每次斗鸡时,必请王勃一道畅饮欢宴。王勃仗着文才,戏为《檄英王斗鸡文》。

  不料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被逐。

这样,过了些年头,到了上元二年(675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文,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皇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做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做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乳臭未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高宗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看到王勃的《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时,惊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檄英王斗鸡文》时,怒而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滕王阁序》时,连声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唐高宗称为千古绝唱的是哪句诗?是哪篇文章中的?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juān jiān)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duān diàn)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jiāo  jiǎo)断, 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照样子,写词语

例:笑嘻嘻(ABB)            

例:飘飘摇摇(AABB)             

例:各式各样(ABAC)          

3“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的童年(节选)

窗外,雨的帘幕层层地、轻轻地、若隐若现地遮掩了远近的山脉和田野。风吹得树木左右摇摆,雨淋得花草弯了腰也低了头。夏日的梅雨,来得总是那么急促和匆忙,让人出乎意料。悄悄地掩上门窗,将从天上喷洒下来的水珠挡在窗外,可是雨点却又偏偏打在屋顶上,滴答滴答,像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将屋瓦当成一面小鼓,兴奋而轻快地打了起来。

记忆中,也是这样一阵雨从午后断断续续地直下到傍晚,下得屋前沟里的那块木板也浮了起来,沟水涨得四处流溢,湿漉漉的柏油路光滑得像可以在上头溜冰似的。雨不停地下,我的心也像那块木板一般浮躁起来,我盼望能在雨中尽情嬉戏一番,可是又逃不过父母的监视,只有无奈地望着雨稀里哗啦地继续洒落。

好不容易,雨势稍小,再也顾不得会被父母责骂,悄悄套上雨鞋,偷偷溜到屋外,和小伙伴们会合,顺便也拖走了那块木板。我们把木板当成跷跷板玩了起来,一高一低,好不快乐,好不尽兴,大伙儿的笑声震天地响。闹够了,就把雨鞋灌满水,来来去去地走,雨鞋叽咕叽咕地响着,我们也嘻嘻哈哈地笑着,走到那棵常年青翠的柏树下,大家合力摇落一树晶莹的雨珠,让它滴在脸.上、头上,沁凉而舒爽。

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也露出半边红艳的脸庞。此时,一道弯弯如带的彩虹,也伴随着夕阳遥挂在天际,相互辉映。夕阳、云霞、彩虹,我们欢欣地呼喊,举手指向那道彩虹,喃喃地数着:红的、黄的、绿的……哎呀,好多呀,在我眼里,彩虹也不止七种颜色了,它的亮丽缤纷,让我怎么也数不清。此刻,天色和谐,就这么边数边赞美地送走了一轮夕阳、满天的云霞与那道梦幻的彩虹。

这虽然只是宇宙间短暂的停留,但在我心中却铭刻成永恒的回忆。

【1】窗外的雨激起了作者的回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童年的雨趣。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

【2】将画“﹏﹏﹏”的部分中的“打”换成“擂”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画“____”的部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为抒发作者______之情作了铺垫。

【5】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暂的停留”指的是童年的雨带来的短暂快乐

B.“永恒的回忆”是指童年的雨带来的快乐成为值得“我”一生珍藏的宝贵财富

C.童年的雨太过短暂,以至作者总是怀念,并因此闷闷不乐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携:________。

②标致:________。  

(2)王熙凤说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________,实际上却是在阿谀________,同时又安慰了________,做到了面面俱到。  

(3)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

(1)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缩句)

 

(2)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反问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简介。内容全面生动,重点突出,字数不少于400字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