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京   B.泊  梁山 C.唬  恐 D.督  重症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蜜蜂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C.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

D.天上的白云像一朵朵洁白的棉花。

3、下列古诗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转眼蜘蛛来了又去了。

(1)虽然“四十秒钟”的时间很短,但是________,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虽然“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很长,但是________,所以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2)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画线的句子替换为四字词语。

1.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看个仔细。_________

2.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截了当,干脆爽快的强硬的线条。_________

3.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地笑出了声音。_________

4.他永远不受外物的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_________

5.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运转自如。_________

6、根据积累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

2.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

3.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熙凤是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5.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

6.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

7.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

7、精彩回放。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3.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

5.笛中闻折柳,___________

6.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7.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

8、辩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   撕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嘶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绿色之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之都”,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还有700多座街心花园,占地约1256公顷,加上湛蓝的莫斯科河、上千座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古迹及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     )的现代建筑,使它对游人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建立在七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 装扮)多样的建筑。入夜,万家灯火映彻长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放射出宝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座全世界都知道,非常著名(      )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挺立 矗立)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十月革命后,红场就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宫墙下。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造 改善),美化了市容,(调动 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错落有致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莫斯科被称为“______________”,平均每人拥有绿地30多平方米。

(2)莫斯科以前被称为“沙漠城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较好的城市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市郊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 __________

(2)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__________

(3)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__________

6莫斯科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往下一纵身 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合适的标点。

2“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心惊胆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停顿、延长

4四十秒钟并不长,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下面不属于的是?(    )

A.突出了落水孩子的处境非常危险。

B.人们对落水孩子的担心、紧张、着急的心情,让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

C.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

D.以前水手遇到这种情况时,救人的时间是不超过四十秒的。

5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滴滴打车”是打车软件,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平台,面向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两个终端,能够较准确地定位出租车和乘客位置,为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提供打车服务。“滴滴出行”里有五种打车选择: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市民遇到赶时间、天气不好、公共交通工具停运或者地理位置较编的情况,会选择打车。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滴滴打车,因为和出租车相比,没有了价格上的优势,有时侯等待的时间比出租车还长。

1判断:

1滴滴打车软件既可以用微信支付,也可以用支付宝支付。   ______

2)滴滴出行不能准确定位乘客位置。______

2结合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着鱼钩,来到法庭。

鲤鱼抢先发言:公正的法官大人,鱼钩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啊!它三番五次想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就是被它钩破的,直到现在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于半个月前被它陷害,落到了人类手里,我的老婆前两天也险些遭了毒手,还有,昨日上午,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把我叔叔身上白洲片钩掉了好几片 … … ”法官记下鲤鱼的话,又问鱼钩:被告人鱼钩,你有什么可说的?公正的法官大人。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鲤鱼说的全是事实,可是,对于它一家人贪吃鱼饵的事,它怎么一个字也不提呢?

1比一比,加拼音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寓言内容,请你替鲤鱼填写一份诉状

诉状

原告:   被告:  

案由:被告人犯谋杀抢劫罪,请依法判决。

事实与理由:

1   2  

3   4  

综上事实,被告人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特向法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具状人:鲤鱼

×××

13、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3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爱的力学

①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他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②他说:“这种事在苏联已经屡次发生过,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抱幻想把高空中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③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

④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嗓子眼儿,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赤着脚跑出去了。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了。他的女儿穿着一条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了,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上跳下来了,很多人吓得“啊”了一声连忙捂住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学生紧紧抱住他的胳膊,看到女儿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下落,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拉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 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⑤“危险——”

⑥“啊——”

⑦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 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⑧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两天了。他的脑子还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冷气。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们对他说:“你总算醒过来了,你站在高楼下面接孩子真是太危险了,万一……”

⑨他笑笑,看看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

【1】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1)第一自然段中,力学专家举的玻璃棋高空落体和乌鸦与飞机相撞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

A.在力学中,物体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爱。

B.在力学中,飞行的距离越大,速度越快,力量就越大。

C.在力学中,高空坠物不能去接,否则是会骨折的。

(2)力学专家认为“把高空里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是幻想,是为了说明高空掉落的东西(______

A.距离大,看不准。

B.质量重,拿不牢。

C.距离大,速度快,力量大。

D.质量轻,速度慢,力量小。

【2】请用“//”给文章分成2段。

【3】文章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品味下列句子完成填空。

(1)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上跳下来了,很多人吓得“啊”了一声连忙捂住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学生紧紧抱住他的胳膊。

品味句子:这句话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捂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人们____________的心理,“抱住”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

(2)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

品味句子: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4】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题目是“爱的力学”,可在文末,力学专家却说“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5、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   )关系。

(2)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16、阅读

月下春江美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着家人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由于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小块隐隐约约暗褐苍茫的晕。而这一小块的晕,映照在苍茫的河面上,随着荡起的水波呈现出圈圈美丽的倒影,竟有着雨后彩虹隐没前的轮廓。越看越像,越看越美,朦朦胧胧的不可言喻的美,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果真是的。天上一小块的光晕就让满河的水以船为界,西侧是晃晃的泛白的河水,东侧则阴阴暗暗、晦涩苍苍。

新月出来了,开始值班上岗。那如眉的新月是曾经照过白居易的九月的暮江月吗?如钩的新月之上只有一颗极亮的星,默默陪着他。不靠他太近,不离他太远,给他距离,给他支撑和美感。星和月的影子映入河中,忽而清晰,忽而恍惚,别有一番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张若虚的困顿。其实,何必问“明月何时照古人”?月圆月缺,每时每刻的月都是不同的,照耀古人的月也只是古时的月,照耀我们的也只是我们同时代的月,日新月异,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今晚,这美丽春江上的月,因为我们游玩的心情愉悦,也是愉悦的。夜幕弥散,河面开始起风,不刺骨,却也陡然觉得冷。我们的船,只得往回返。水中的月,贴近船边的月和那颗越来越亮的星,碎成点点闪闪的锦鳞帛片跳跃着,一路跟随我们。夜,越来越深。近岸的柳,黑乎乎的一片了,远处的更是如雾如梦一样混沌不清。

河面的一切都沉入梦境中了,那弯新月倒是越来越明朗,还有稀稀疏疏闪烁不定的星。

【1】文章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空间

B.事物的几个方面

C.时间

D.事情发展

【2】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

(2)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

【3】月下春江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迷离朦胧的美

B.梦幻诗意的美

C.动静相宜的美

D.豪放磅礴的美

【4】欣赏着月下的春江美景,作者想到了古人的诗(词)句。你还想到了哪两句诗呢?

______________

17、阅读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

1972年的5月,我正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那时候,老师们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 )       静寂——( )       

偶尔——( )       激励——( )

【2】“迫不及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挨到中午”中,“挨”的音节是(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遭受,忍受;②困难地度过(时光);③拖延。文中取第( )种解释。“挨到中午”的原因和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我”行动的句子。

【5】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作文写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就接着‘折腾’中的‘折腾’”有什么含义?“折腾”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父亲的童年生活

【材料一】居所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民居形式,基本代表北方的居住形式。四合院是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在一起,成“口”字形结构,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对于孩子们来说,四合院最大的意义在于宽敞、方便,出门就是胡同,喊一声就会有众多小伙伴聚拢过来,不玩到天黑不回家。如果妈妈做好了晚饭,就只需要倚在门口,对着胡同叫一声:“回家吃饭——

【材料二】生活条件

一台小小的电视,一块小小的奶糖都能让我们快乐很久。一到夏天,知了开始变得吵闹,大街上就会有推着木箱子沿街叫卖的小贩:“冰棍冰棍,好吃不贵,3分一个5分俩,一毛钱给你一大把!”

【材料三】游戏

课间十分钟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跳皮筋、玩沙包、老鹰抓小鸡、跳房子、捉迷藏、抽陀螺、推圈……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感觉挺漫长快乐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四合院,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宽敞、方便,且容易呼朋引伴。                                ( )

(2)父亲那个年代,一台小小的电视就能让孩子们快乐很久,因为他们不知道上网的快乐。                                                                                                           ( )

(3)结合材料和当今生活,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在迅猛发展。                                     ( )

【2】看图,结合材料三的内容,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游戏的名称吗?

【3】父亲的童年,一块奶糖就能快乐很久。在你的童年中,什么能让你快乐很久?试着写出两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三则材料,你觉得父亲的童年生活中什么地方是最有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不叫一日闲过”

饮誉中外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后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           )。他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直到画了5张,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

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又画呢?”

“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10天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          )。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饮誉中外(             疲倦(         歇息(       间断(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不省人事   雷打不动   独具匠心   络绎不绝   别出心裁   车水马龙

3这篇短文写了齐白石晚年坚持作画的两件小事:一是                            ;二是                        。从中可体会到齐白石是个                           的人。

4请画出一句最能概括齐白石画艺之所以炉火纯青的句子。

5不叫一日闲过让你想到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请你联系上下文和你的生活实际,就不叫一日闲过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朋友正陷入困境,有些灰心丧气,我用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正如歌德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要学习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澈见底的小溪从脚下慢慢地流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的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笔下生辉。

题目:他(她)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陶醉”“开心”“得意”“自豪”等。

2.写出事情的后果,把经过写具体。

3.特别要注意把这个人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

4.字数不少于40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