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
A. 莫名其妙(名称) B. 了此残生(结束) C. 惊叹不已(已经)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遗民 暴露无遗 B.勉强 强人所难
C.尊重 久别重逢 D.凶恶 深恶痛绝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镌刻(juān) 携手(xié) 庸碌(yōnɡ) 收敛(liǎn)
B. 绽放(zhàn) 粗犷(ɡuǎnɡ) 逞强(chěn) 监督(dū)
C. 翁媪(ǎo) 承诺(nuò) 船艄(shào) 竹篙(ɡāo)
D. 噩耗(è) 胚胎(pēi) 倭瓜(wō) 弓弩(nú)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的景色;第三句中,一个“横”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2.读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们知道,在作家_______眼里,祖父园子中的倭瓜、黄瓜、玉米等都是______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向往。
3.《草船借箭》一文是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出他的____________。“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___________,更知曹操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雨后天晴的景色是那样迷人。你看:__________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抖去水珠的__________,/在木叶间__________,/把它的饰彩的__________,曝着阳光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你还知道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给我们展现了可爱的儿童形象。
(3)“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持之以恒,一天都不能停。
(4)课外我读过不少优秀的科普作品,如《________》,读了这个作品,我知道了________。
6、根据课文填空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必自毙。
4.___________,甚聪慧。_________,父不在,_________。我是从___________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7、附加题。
请解释下面文明礼貌用语,例:拜访一一看望别人。
①久仰-(________) ②惠赠-(________)③恭候-(________)
④斧正-(________) ⑤光临-(________)
8、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__ B.物莫能陷也______
C.甚聪惠______ D.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获胜;“羸”(léi),瘦弱。“衹”(zhǐ),“只”的繁体字;“袛”(dǐ),短衣汗衫;“祇”(qí),地神;“祗”(zhī),恭敬。“戊”(wù),天干第五位;“戌”(xū),地支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g),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危机意识;“口”指 ;“月”指 ;“贝”指 ;
“凡”指 。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依次填在下面“ ”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庭 ② 弱 ③ 仰 ④ 卫
A.壸 羸 祗 戍
B.壶 羸 袛 戌
C.壸 赢 祇 戎
D.壶 赢 衹 戊
【2】将下面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四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取财有道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3】从“赢”的构成,我们可以体会到(多选)( )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B.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优秀传统思想可为当代人提供许多重要启示。
【4】【材料三】中,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
A.选错决战地点
B.联军内部不团结
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不强。
A.时间观念
B.平常心态
C.沟通能力
D.危机意识
【6】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成长的桥
陈敏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时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选自《中学生魅力阅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改)
【1】读选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我”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_”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__ ”一词来概括。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消失( )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读懂德国人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把“男”“女”两字分别贴在并列的电话亭上。过了一会,他们看到“男人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
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挨门挨户送给同楼每一个人。
一次,我请史蒂凡晚饭后来我宿舍喝咖啡。他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时间,因为“晚饭后”太模糊了。我说:“那就六点半吧。”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前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敲门,他说还差两分钟。喝咖啡时,他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他答应了。几天后我已忘了这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谴责他的祖父。他说为了提这个请求,他已思考了好几天。我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说:“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 )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 )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按预先计划去做。德国孩子( )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 )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在短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连线搭配。
信守 秘密 | 精彩的 安排
坚守 规定 | 精心的 仪器
保守 诺言 | 精密的 时间
遵守 岗位 | 精确的 表演
(3)本文结构上属于(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用“__“画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句子。
13、现代文阅读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guā guà)库,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ù wū)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______
(2)齿冷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岂不要叫哪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像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 ,劲儿先就自泄了一半。那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楸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本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 ________》,作者是_______。还有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选段段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老虎一扑,一掀,一剪,表现了老虎___________的特点,武松对付老虎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1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 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荼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描写了众人齐笑刘姥姥的场面,但其中______、_______未笑。
【3】从人物的笑态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含蓄、谨慎的是______,孩子气,最受贾母宠爱的是________。
【4】选段中,王熙凤为什么挑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的桌上?这说明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众人为什么“先还发怔”?后来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本课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7、课外阅读。
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再次摔跤比赛
小嘎子上一次的摔跤比赛败给了胖墩儿,心里很不服气。今天便鼓起勇气向胖墩儿再次挑战……
胖墩儿见他来了,便只好和他再赛一场。
“这次我可玩真格的了,你可要小心哟!”小嘠子还没等开始摔跤,便给胖墩儿来了个下马威,使胖墩儿的气势削弱了一大半。
两人各站一方,对视着,小嘠子的眼里透露出的是无比的坚定,而胖墩儿的眼神则有点胆怯。
这场“战斗”,吸引了不少小孩的围观。小嘎子这次改变了战术,他先用自己灵活的身体国围着胖墩儿来回转,胖墩儿也跟着他跑着转,防止他来突袭。可胖墩儿哪是小嘠子的对手,不会儿他就头晕眼花,天旋地转了。小嘠子要的就是这个时机,使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搬起了他一条腿,小嘠子再一咬牙、一用力,胖墩儿“咚”的一声摔在地上。这时胖墩儿才反应过来,可已晚了,看到小嘠子用大拇指滑过鼻子,转身走去。
胖墩儿看着小嘠子扬长而去的背影,心里愤愤不平……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活——________ 胆怯——________
削弱——________ 容易——________
【2】画“﹏﹏”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替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嘎子是怎样战胜胖墩儿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1】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能说明老先生学识很高的词语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先生说明了考试扣分的理由之后,“我”为什么觉得冤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________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 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把箭比作_____。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5】“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①水过满,漾出来;②满、遍;③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_____。
【6】”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外祖父说:“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二选一)
(1) 题目:诉说
提示:你有什么心事,最想向谁诉说?内容要真实,感情要真挚,不少于450字。
(2)你一定听爸爸妈妈讲过很多神话故事吧?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让我们共享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