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持(jīn     xuán

B.chú   然(nián     天

C.huì    

D.跄(làng   下(kuà   性(bǐng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A. 陈思   B. 王曹植   C. 刘勰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妒忌 颤抖 锻练 胸有成竹

B.眷恋 慈祥 喉咙 心惊胆战

C.难堪 船艄 衔接 出谋划策

D.包袱 崭新 胸膛 摩拳擦掌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写近义词

破格——( )        踌躇——( )   悲痛——( )       慰问——( )     

诚恳——( )       飘拂——( )       拟定——( )       刚强——( )

5、在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填的字不能重复)

______   参______   检______ ______梢 

______   ______觉   东______西______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专心爱好某事,做起来不知疲倦。_________

(2)比喻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_________

(3)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多指睡不着觉。形容多次重复,变化无常。_________

(4)画竹子前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________

7、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边疆的工作环境有多艰苦,爸爸(   )要带孩子来到这里接受锻炼。

 

8、比一比,再组词。

杨(     聪(     禽(     梁(     诣(  

扬(     联(     离(     粱(     指(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郑重: ______________

(2)柔嫩:  ______________ 。

【3】作者把童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选取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小海燕”指______________ ;“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是说 ______________

10、阅读直通车。

 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块玉璞(pú,含玉的石头,或没有雕过的玉石),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匠来看,玉匠看了说:“这是一块石子呀,哪里是玉石!”

 厉王认为和氏欺骗他,把他治了罪,截去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了位。和氏又拿玉璞去献给武王。

 武王仍叫玉匠来,把玉璞辨认了一番。玉匠仍然说:“是块石子,谁说是玉石?”

 武王(   )恼怒和氏胆敢欺骗他,(   )把他的右脚也截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文王继位。和氏捧着那块玉璞,坐在山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

 文王听到这事 叫人去问他 你是罪有应得 截了脚的人也多得很 你为什么哭个不停

 和氏回答说:“(   )为了截去两只脚悲伤,(   )为有人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而痛心!”

 文王叫玉匠剖开这块玉璞,发现这(   )是一块真宝玉,(   )质地特别好。后来,文王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1.给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列三组关联词语分别填在原文的括号里。

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3.“//”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的部分意是什么?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1、微群阅读

(一)

德国人非常讲究秩序,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归属”,基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感觉是那里的空间、田地和建筑物等都分布得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到处可见。“禁止”这个词是外国人在那儿最早学到的一个单词。这些规章制度还表现在时间安排上。那里不仅有明文规定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而且还有规定得很严的商店营业时间。家庭妇女在家中有各自的日程安排。去商店买东西前,她们大多会先列一张购物清单。

(二)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本是个贸易市场,十月革命后,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墙下。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起,莫斯科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之都。

(三)

站在殷红的古罗马斗兽场土地上,环视周围的层层看台,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近两千年前的情景:一个角斗士手握短剑与一头雄狮对峙(zhì)着,饥饿的雄狮大吼一声冲了过来,角斗士躲闪开,雄狮掉过头又向他扑了过来,他一低头,从雄狮身下闪过,回身把短剑刺到狮子的身上。雄狮发怒起来,大吼一声一跃而起……此时坐在看台上的罗马贵族、贵妇人则欢声雷动,他们鼓掌、呐喊,他们要看更激烈的人兽搏斗,他们要看流血……据传,罗马帝王和贵族为了显示他们的军威武功和寻欢作乐,曾同时驱赶上百名角斗士和几百头老虎、狮子等猛兽进行生死搏斗,或者驱使上百名角斗士厮杀决斗。

1(理解词语)根据意思填入相应的词语。

井井有条 对峙

(1)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_________

(2)相对而立。______

2(提取信息)读上面的短文,做一做。

 

德国

莫斯科

古罗马斗兽场

主要内容

德国人讲秩序

红场以及莫斯科

联想到的两千多年前的斗兽情景

从哪些方面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莫斯科由“沙漠城市”到“绿色之都”的___________

_________和雄狮角斗

②古罗马贵族和贵妇人喜好观看人兽搏斗

 

 

3(拓展表达)读了上面的短文,对照下面的两幅图片选择其中的一处,简要谈一谈你的感受。(可摘录运用材料中描写异域风情的词句)

图一   图二

我选择:________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母亲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决定给我特制一个枕头。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tiāo  tiǎo)选着棉花,感觉适zhòng  zhōng)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母亲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睡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母亲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是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只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散落满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后来,母亲sāi)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住宿的每一天,枕着药枕,我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里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注:枕(lào  zhěn):睡觉时脖子受寒,或因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以致脖子疼痛。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短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苦涩________    糟糕________    污浊________

3“我”枕过三种枕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枕着这三种枕头,产生了许多联想,请在短文中用横线分别画出来。

5读读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沁人心脾”造句。 

_______________

6对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不变的世界”指枕袋,“有一种情感”是对枕头的喜爱。

B. “不变的世界”指枕袋里的东西,“有一种情感”是睡觉时对枕头的依恋。

C. “不变的世界”指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一种情感”是指亲情。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暴雨

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猛然突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揭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s6u)有劲,使人(颤抖发抖哆嗦)。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雨滴雨雾)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尘埃灰尘),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竖着斜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襄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斜落直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躺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 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划去。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寻觅(   )灰蒙蒙()

惊奇(   )迷蒙(   )

3. 文中有几处写到风,请你用“—”画出来。

4. 文中写了风雨中的几种事物?请依次写出。

5. 下面是对文_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所写的内容是雨前的情景。

B. 文章主要写了下雨的经过。

C. 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头到尾都是围绕 来写的。

8. 仔细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说明了什么?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说时迟,那时快”是指_____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

4我能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两段文字表现出的武松的性格特点。

15、阅读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周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他们的对话,老人是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挤满了人,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呢,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还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被感动了。终于明白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老人在车上时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来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姑娘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神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A.微笑——尴尬——不高兴

B.微笑——尴尬——流露出笑意

C.微笑——尴尬——疑惑

D.微笑——尴尬——紧皱着眉头

2文中的“隐情”指的是什么?( )

A.不让姑娘以后让座有顾虑。

B.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C.公交车会颠簸,很不好坐。

D.老人臀部有伤口,不能坐。

3从女儿的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 )

A.挡 拉 B.挡 搀 C.搀 拉 D.挡 责怪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里的两个善良分别指谁的善良?( )

A.让座姑娘 老人 B.老人 女儿

C.让座姑娘 女儿 D.让座姑娘 司机

5有人说,老人明知自己臀部有伤口,还要接受姑娘的让座,这种行为不可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 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1在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

_________ 的蜂子 _________ 的狗尾草  __________ 的天空

3“蝴蝶随意地飞”中的“随意”是___的意思。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4这一段话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5在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在尽情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是自由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由的。作者为了更好地突出这种自由,一连使用了多个“愿意……就……”的句式,我们要好好地品味其中的妙处。

6结合全文,试着填空。

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的乐园。

我是个淘气的小女孩。祖父种小白菜,我就____地瞎闹;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却往往把_____当作______割掉,把_____当作_____留着……

我是个自由的小女孩。我在园子里可以摘______吃,可以追_____玩,还可以趁祖父浇菜的时候,抢过水瓢,______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而自由地成长着。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启发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13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沙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 )油画《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位青年画家,他画得很草率(  shuài)。他的画总是很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很快被人们一抢而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看。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门采尔一本正经(jǐng  jīng)地说:对呀,倒过来,就是你要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那么慢呀!门采尔严肃起来说: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着(zhuó  zháo)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一幅________(fù  )油画          草率________(lǜ  shuài)

一本正经________(jǐng  jīng)      ________(zhuó  zháo)实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栩栩如生:________。

莫名其妙: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门采尔的画的特点:________。  

(4)表示青年画家画画前后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5)门采尔让青年画家倒过来,是指把________倒过来。这是因为门采尔认为:________。

18、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文,回答问题。

①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②花开了,就像睡醒了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③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④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1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并在横线上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

:似______: 结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祖父的园子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__________的氛围。

5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再列举一两个事物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报的少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是邮递员老张的儿子。老张不小心把腿摔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小张就替爸爸来送报纸了。

②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准能听到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您的报纸来了!”

③我与小张闲聊过,得知他每天穿街过巷,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得上下近万级台阶。为了把报纸按时送到,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一大早,汗水就浸湿了他的脸庞,短袖衬衣湿透了一大截。我曾开玩笑似的跟他说:“你这可真算是闻鸡起舞呀!”小张也爽朗地笑着说:“就算是吧!”

④看着这个送报的少年,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和小张一样大,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蜷缩在空调呼呼作响的卧室里。自从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就更过分了,几乎每天都是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着牛奶,一边不停地滑动着手机的屏幕……我说:“你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就看他能不能珍惜大好时光!你看看那送报的小张……”

⑤儿子却不屑地说:“您这观念早过时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考上大学了,还要攻读硕士、博士……”儿子学习成绩的确很好,但是他的回答仍然让我心里不是滋味。

⑥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小张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湿透了,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我……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不能骑了,报纸……也弄湿了……”

⑦我急忙安慰他,赶快接过他手里的报纸。他笑笑说:“今天我是最后一次给您送报纸了,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他说:“我被大学录取了,明天去报到。”

⑧我惊讶了,心里真为小张高兴!看着他那满脸的笑容,我也笑着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以后就不用闻鸡起舞了。”小张却摇摇头说:“不,进入大学,我要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更要闻鸡起舞了!”

⑨听了他的话,我不知说什么好。他又补充道:“我爸爸的腿伤刚刚好,行动可能会慢一点儿,以后送报迟到了,您多包涵!”

⑩他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我为这个送报的少年竖起大拇指,我也要为你鞠上一躬,你让我见到了一个真正的少年。

我关上门,一转身,看见儿子呆呆地站着,仿佛有了什么心事……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放暑假的时候,邮递员老张的腿摔了,他的儿子小张_________。小张每天要为________,可是给“我”送报纸从不迟到。一天,下着大雨,他送报晚了,原来________。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给“我”送报纸,因为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少年外貌的描写,透过这个描写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少年语言的描写,透过这个描写我能体会少年的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阅读第⑧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填空:

(1)“我”,说的“不用闻鸡起舞”,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少年说的“更要闻鸡起舞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送报的小张是个怎样的少年呢?并结合短文内容简单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第④自然段,对“我”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蹦来蹦。(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习作。

在我们身边或者电视上和阅读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让我们敬佩的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请你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物的言行,表现他的精神和品格。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