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浙江卷)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公安民(辅)警立足岗位,尽责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的庄严承诺,展现了(        )的志气。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演一部成功的课本剧,不应选择( )

A.情节曲折、生动的课文。

B.情节简单好背的课文。

C.内容比较完整的课文。

D.人物性格鲜明,人物的动作、语言相对集中的课文。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浪费时间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C.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D.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吗?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大伙儿cù yōng(_______)在一起,把jīng yí(_______)的目光投向老汉。只听他一声yāo he(_______),不远处的一群战马便fēi chí ér lái(_______)。霎时,在场的所有人sù rán qǐ jìng(_______),对眼前这位普通的老汉充满怜悯和敬意。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的石桥 ________的原野 ______的威尼斯

_______的水上城市 ________的空气 ______的珍宝

6、按课文填空,请填在答题卡相对应的横线上。(6分)

(1)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3)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

(4)人间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

(5)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7、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这次演讲比赛,学校只派他一个人参加,他戏称自己是关公赴会______

2.刚才还艳阳高照,转眼间就乌云满天,这真像是孙猴子的脸______

3.今天的班会课,老师把发言权交给了大家,他自己是徐庶进曹营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品析完成练习。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的。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2严监生的两个指头就是他的语言,他这时可能想说:“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主要抓住了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严监生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0、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场次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 忌

___

___

___

齐威王

___

___

___

 

 

2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你认为田忌在赛马时能够获胜的原因是哪些?(    )

A.齐威王大意轻敌。 B.他换了更好的马。

C.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他很信任孙膑,采用了孙膑的办法。

4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圈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___   昏暗——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心翼翼——( )   完好无损——( )

3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开头看,剧本首先交代了哪些方面?思考:为什么要先介绍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精彩回放

(1)白杨树从来都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 )那么( ),(   )不软弱,也不(   )。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   )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 )一颗( )的心。

(3)《白杨》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采用了( )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   )。全文按照(   )的思路,歌颂了( )。

(4)黑发不知( ),白发方悔(   )。谈谈你对这句名言警句的理解( )。

 

15、课内片段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操纵自如”在文中指___________。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

2找出选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选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16、课内阅读。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查字典。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画,组词________、________。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

2  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饥饿难当,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请求 哀求 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 )自己浑身是劲儿,( )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 关爱 关怀)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 )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加上合适的题目。

【2】括号中的词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在下面划横线。

【3】在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那位特殊的病人看到那行小字时,她会怎么想呢?请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必须要精读。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认真——___ 帮助——___

2精读的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精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1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壮观——     配备——  

反义词:整齐——     先进——  

2写出描写宝船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宝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大观园。

(1)帮句子瘦身。

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

 

(2)改成转述句。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3)改成比喻句。

老先生满头白发,面容黝黑,目光直视着大家。

 

(4)改成反问句。

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展示。

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请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家乡的独特风情,可以写一处景、一种习俗、某个物……也可以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写,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