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关于对课文《跳水》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水》是英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一篇短篇小说。

B.文章记叙了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旗杆顶端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C.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D.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周围船员的启发。

2、“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句正确的理解是(       

A.这些话说明武松死要面子、勇敢

B.这些说明武松倔强、无畏

C.这些话说明武松豪爽、逞强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4分)

满分5 manfen5.com

 

 

5、名人名言填空。(6分)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 ,但还是让我在 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6、课文回放。

(1)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在街上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______________,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________________。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3)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们的内心是火热的,因为我们知道春在不久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实的事业是__________的,花的事业是__________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________吧。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敬”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空。

1.人们非常感谢、______大禹,一致推举他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2.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十分______,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3.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______海洋。

4.______的班主任不但向我们传授求知的方法,还让我们领悟做人的道理。

5.张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学们非常______他。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

1.天上月亮,地上花儿,历来是诗人品味、寄情的美好凭借,面对月亮,李白深情而浪漫:

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_____”“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______;张继则是多愁善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也感慨万千: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特别流连春暖花开时春*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的美妙;杨万里不仅喜欢春天里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野趣,更惊叹六月西湖__________________,映日

荷花别样红的盛景。

2.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______________,那几颗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______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___开到__________,不留一点__________,阳光下就像几座___________________……

3. 《七律·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长征图:腾越__________、疾跨__________、巧渡__________、飞夺__________、喜踏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这首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头作为总起,其中______________一词概括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则写出了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全诗中能够表现出这种乐观向上态度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树林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刺槐树和竹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爬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向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街坊邻舍并郑屠的伙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1读完文段,我认为鲁提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认为下面两个句子写得怎么样?谈谈你的独特见解。

(1)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鲁达语言的描写非常符合人物性格,找出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精彩的故事?请你用小标题列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呜。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屡次: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

【3】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 )

【4】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个任务”指什么任务?从“坚定”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想一想,此时的黄继光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加点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他站起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一句歇后语

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虽然新奇有趣,但是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

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儿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从小脸上就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脸哭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小米两眼发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歇后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个?你也用它也写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红听了小米的歇后语,为什么捂着脸哭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回答问题。

(1)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为什么时候被人夸,有时候又因此要向别人道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个  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的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下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荷花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露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又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个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若“豁”字不知读音,查字典应用___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画。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扬州个园的?请填空。

步入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用 “ ”画出来。

4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午,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选文选自课文 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 的母亲。

【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动摇。

(1)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2)第1 句话说了白杨树( )的外形特点。第2句话说明白杨树( )和(   )的内在精神。(9分)

(3)爸爸不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更重要的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采用的是( )的写法。(4分)

(4)不管……不管……总是……”写话。(5分)

 

 

 

15、阅读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4分)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业成绩好。但是南开学校考试难,课业重,学费也很贵。

  当时周恩来是跟着伯母过日子,全家靠伯父给人家做工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简朴。他常常带一小罐酱当菜吃;学校要求学生衣着干净、整齐,而周恩来只有一件蓝色长衫,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所以作文写得非常出色,全校作文会考,周恩来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对他都十分敬重,老师们也对他赞叹不已。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全体老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要求学校免收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名列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学兼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4分)

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为什么能成为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第三小节,用 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1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学生知识的积累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处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17、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生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样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会意——________ 浮现——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体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3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朋友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实这蛇是_________。乐广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________,解铃还须__________”。

【4】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

乡下 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表示凡卡受虐待的动词是:______________。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______________的学徒生活。

【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3】凡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向爷爷诉说了自己受到的虐待,请在文中用/划分开来。

【4】写信封是《凡卡》一文中的一处_________描写,虽然用字不多,但它采用暗示的表达手法,说明这是一封_________的信,由此更让人体会到_________。

【5】凡卡的希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希望真的甜蜜吗?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灵中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问我:你了解什么是诺贝尔奖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仿写句子)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事迹表明,人不是不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题目: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

要求:1.抓住人物特点,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