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xuán) 患(huò) 关节 渺小

B.爱(zènɡ) 伤(yà) 接触 粱国

C.天(fù) 造(yì) 亨乐 团结

D.窈(tiǎo) 困(jiǒnɡ) 试探 冲撞

2、下列古诗词表述的节日依次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除夕 

B.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春节

C.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春节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3、识字的关键是认识字的读音,请用“√”把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出来。(6分)

的(sì,shì)   出(chāi,chā)   了(zhé,shé)

(chēng,zhāng) 慷(gāi,kǎi) 天(qióng,qóng)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下列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1)和尚打伞——无法______无天

(2)马膝盖上钉掌——离题______太远

(3)宋江的军师——_____用  

(4)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寒风(     )的太空

地动(     )的心情

高速(     )的云层

蕴含(     )的海岸线

 

6、看拼音,写词语。

tòu  chè shū  kàn   xū  yào gěng  gài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yí mù shí háng   hào rú yān hǎi   zǒu mǎ guān huā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给加点的词语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______

2.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的绿毯 _______的线条

_________的带子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的主人  

_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的小鸟

无边的________ 各色的________   迂回的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经常使用

偶然使用

从不使用

一二年级(100人)

10人

25人

65人

三四年级(100人)

65人

19人

16人

五六年级(100人)

89人

11人

0人

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到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Pk”“逆袭”“锦鲤”等这些网络新词在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在习作中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刮骨疗伤(节选)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樊城,不肯退。大家见关羽箭伤加重,便派人四处寻找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华佗说:“我怕你害怕,因此要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后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儿,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过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选文没有运用了(  )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的形象。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对“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场的人看到关羽的手臂被切开,而且流了那么多血,被吓坏了

B.在场的人被华佗割开关羽皮肉刮骨的过程吓坏了

C.在场的人的反应与关羽的从容淡定形成对比,衬托出关羽钢铁般的意志

D.在场的人胆小如鼠,看到血吓坏了

3选文三次写了关羽的“笑”。请联系上下文,通过“笑”,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①关羽笑着说:“不用捆。”

②边下棋,谈笑风生。

③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

______

______

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关羽被华佗称为“神人”。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刘翔,1983年生,现为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运动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中获得冠军。

谁都记得,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的约翰逊因为在预赛中摔倒而没能进入(决 绝)赛,不管你是否承认,这让许多刘翔(谜 迷)大松了一口气。一个外国记者就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他采访正要进入决赛的刘翔时问:约翰逊出局了,是不是意味着增加了你夺冠的机会?

刘翔听出了这位记者的言外之意,他感觉血地涌上了脸,当即毫不(视  示)弱地回答:中国有我,亚洲有我!

是的,当刘翔还不知跨栏为何物时,约翰逊已经功成名就。刘翔承认,他对他曾经是仰望的,但是,在合过影要过他的签名之后,刘翔便义无反顾地成了他的强劲对手,他一次次向全神云逊发起挑战,并在奥运会之前有两次成绩超过约翰逊。

在刘翔取得 110 米栏奥运冠军后, 今日美国 称,他(刘翔)技术水平令所有美国跨栏运动员自叹弗如。他靠精确的跨栏技术成为名(幅 副)其实的跨栏王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这情急之下被逼出来的豪言壮语,成为赛后刘翔不用注册的金牌商标。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决然 自叹不如   弦外之音

2“√”标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3你喜欢刘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这么办。

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了江心,船头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船芦苇一起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曹操坐小船逃上江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调兵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计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提到“东南风”,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进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_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盖的信非常关键。黄盖怎么写这封信,才能使曹操相信?尝试写出信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宝玉等大家都仰面看天上的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yuan huan)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huō huò)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飙飙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众人仰面说道:“有趣,有趣!”说着,有丫头来请吃饭,大家方散。

1用“√”标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抬头_____)   转眼间_____)   用饭_____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描写风筝的古诗有很多,你能写两句吗?并指出作者和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食品添加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应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度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泡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够改善肝功能等。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美国要求就更严格了,如苯钾酸钠就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到0.2%范围内。

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机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硼酸、硫氰酸钠、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1】下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不符合文本意思的是(   

A.“食品添加剂”是必须经国家批准的。

B.“食品添加剂”都具有防腐保鲜的功能。

C.“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加工工艺。

D.“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2】“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中的“其”是指……(   

A.食品添加剂

B.化学合成物

C.天然物质

D.防腐剂

【3】选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B.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C.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

D.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4】以下关于“食品添加剂”功能的叙述,不符合文本意思的是(   

A.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明显。

B.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C.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

D.食品添加剂影响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5】有人觉得第一自然段放在本文的开头有些啰嗦,建议删除。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乐园。

国母宋庆龄

18931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他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10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革命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3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一致的。她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81514日,宋庆龄患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5292018分宋庆龄病逝于北京。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憧憬(   )   毅然(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庆龄的启蒙老师是谁?她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的嘱托是什么?他的嘱托是留给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抵抗日本侵略中,宋庆龄的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个青年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育才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青年不满意地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这段话中有一处说话不得体,请用“ ”画出来,并改正。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请你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智取生辰纲(节选)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  )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  ),便(  )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  ),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丢   倾   盖   抢

3选文是从哪四个层次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酒人是真的不想卖给杨志他们酒吗?为什么说“不卖!不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短文中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芳草地。

空城计(节选)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_________________

2)魏兵到时,不可擅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照样了,梳理故事脉络。

3读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司马懿和孔明两人“笑”背后的想法。

1)司马懿“笑而不信”,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笑容可掬”,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神机妙算

B.司马懿用兵谨慎,生性多疑

C.诸葛亮用兵谨慎,设有埋伏

D.司马懿料定诸葛亮不会弄险

5试想一下:假设魏兵统帅换成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画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淌着雨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咆哮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请你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李梅想给在武汉工作的表姐王芬写一封信,请你帮助李梅按地址填好信封。

(1)李梅:孝昌县花园镇发展路 21 号             邮政编码:432900

(2)王芬:武汉市洪山区桂园路 4 号                 邮政编码:430079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