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澳门卷)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喧(huà)       房(zhān)

B.士(jué)       着物(nián)

C.泛(làn)       蓝(zhàn)

D.想(xiá)       熠生辉(yì)

2、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本题2分)

例句:“儿子不能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心想。

A.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B.听到这里,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C.“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

D.他一听,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嘲讽地说:“哼,真是高山打鼓——响(想)的不低。”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作者恰当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使景物更具独特魅力。

B.阅读古典名著时,我们可以结合电影、电视剧、课外资料等加深内容理解,获得更多阅读乐趣。

C.读文章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

D.《军神》一文,作者主要刻画了沃克医生医术高明、关心病人的形象。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世界之最,填一填。 

世界第一长河 _____________

世界陆地最高点 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高原 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沙漠 _____________

世界陆地最低点 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填空

(1)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王维用优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杨万里用“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读了陆游的“_______”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王昌龄笔下的将士“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

(2)沃克医生赞叹________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________。毛泽东面对爱子牺牲在朝鲜战场。他的批文是:________________

(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________。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自古以来描写此情的诗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门豹为冶理邺这个地方的办法是:摸清底细_________ _________

2.西门豹惩治官绅和巫婆的运用的方法是:将计就计,_________" ,不动声色,_________

3.学了课文以后,我们知道西门豹是一个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根据课文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___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她(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小小书法家查字典

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侵夺,偷窃;推,排斥;烦乱捋。熙熙攘攘中的应选______,“攘外必先安内中的应选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轻松阅读快车

快手刘是个撂(liào)地摆tān( )卖糖的胖大汉子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溜圆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shén chū guǐ mò(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1)在短文中拼音处括号内填写汉字

(2)短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快手刘戏法变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手刘是怎样变戏法的?在短文中用“  ”画出来

 

10、阅读理解

这脑袋里一定有虫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

漫画画的是一个贪婪的伐木者在悠闲地抽着烟,手里的斧头一刻不停地挥舞着,他瞪大了眼睛盯着树木,耳朵听着咔咔的伐木声,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此时,一只啄木鸟落在了伐木者的头上,气愤地盯着伐木者的木头脑袋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了这幅漫画,笑罢我更感到气愤和可悲。我和这只啄木鸟想的一样:这砍树人的脑袋一定是不开窍的榆木脑袋,一定被“金钱”这只大虫给蛀了。

树是大自然母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树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美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难道,这砍树人不生存在地球上,不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吗?金钱能换来美丽的家园吗?

树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据测定,一亩树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约49千克,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也就是说,小小一亩树林,够一个班的同学呼吸一整天。难道,这砍树人不呼吸,不需要氧气吗?金钱能换来新鲜的空气吗?

树还是我们的“储水器”。树冠可以留住10%~20%的雨水,5万亩森林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难道,这砍树人不需要喝水吗?金钱能买来洁净的水吗?

长期以来,“金钱”这只大虫让我们只顾利用树木,不想着保护树木。拿黄土高原来说,这个森林覆盖率曾达53%的地方,现在却森林被毁,高原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树木,唤醒砍树人,别让“金钱”继续侵蚀我们的脑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榆木脑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漫画画面内容。

3画“____”的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将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树对人类的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这脑袋里一定有虫”,这“虫”指的是什么?_____(填序号)

A.毛毛虫     B.金钱,唯利是图     C.树虫

D.贪婪     E.环保意识差     F.自私

6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盲人提灯笼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出来,又往何出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1)借

花:______________。佛:______________

(2)为

善:______________。乐: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文主题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做标题……( )

A.照亮别人

B.盲人提灯笼

C.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滨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总是不停地闪烁着、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读短文,填写词语。

(     )的沙滩  (      )的海风  (      )的夏夜

(     )地走   (      )地抚摸  (      )地闪烁

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词语换个近义词。

⑴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_____________

2是好看。__________

3短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从而显得生动形象,请你用      分别划出一句比喻句和拟人句。

4思考并填空。

⑴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   作用。

⑵短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依次是:夕阳落山不久    

⑶为了描写海滨夏夜幽美的景色,作者分别抓住了一些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在第二自然段抓住了大海;在第三自然段抓住   ;在第四自然段抓住  

5面对海滨夏夜,作者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你呢?请试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发现(节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奥尔加·伊万诺夫娜为什么会气得脸色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ー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2给下列句中的省略号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①表示话未说完 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③表示想说的话被打断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_________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我”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我”为什么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选文中最后一句话,你能解释它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竞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作变通。( )

(2)很少有人知道。( )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子(zhuō   zuō)                 案(tú   tū)                 苹果(qiē   qiě)

不多(chā   chà   chāi)     奇(hǎo   hào)            往小说(chǔ   chù)

【3】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清哳——( )        生疏——( )

【4】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童年的水码头

水码头在我们大院的后门口,出了门槛,步下台阶,只需越过一条被菜地蚕食成裤腰带那么细的小路,再躲开一棵桑树伸过来的会勾住人头发不肯放手的顽皮枝桠,脚就站在了水码头的第一块麻石上了。这是一块赭红色的麻石,形状像个大枕头,中间还有个凹进去的坑。从赭红色麻石往下,石头的大小不一,长短不齐,细想起来,颜色依次应该是灰白色,淡黄色,浅黑色,褐色中带白色条纹的,土黄色中夹着灰色麻点……总之,它们琐琐碎碎,杂乱无章。人在水码头上走,很需要一点勇气和技巧。

每年初冬收茨菇的季节,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总是候鸟儿样地在码头边蹲成一排,兴致勃勃地看着豁嘴婶婶穿一双高腰的胶靴站在泥水中,用一把窄窄的锄头小心翼翼翻开污泥,伸手在污泥中来回掏着,掏出一把圆溜溜带尾巴的茨菇,扔进筐子,再掏出一把,又扔进去,小小的一块河滩就像聚宝盆,里面长着总也掏不光的好东西。然后豁嘴婶婶发一声话,我们齐刷刷地冲下岸,不管泥里水里就那么踩过去,七八只手抓紧了箩筐边,吭唷吭唷地抬上码头。最后对着荒芜的河滩互相哀叹:“茨菇没有了。”

③可是,冬天毕竟很快就过去,水位升高的季节,水码头是我们游戏的天堂。用竹篮子捞鱼是我们的一绝。鱼是很小很小的鱼,它们成群结队地想着漂上水见见世面呢,就被眼尖的我们盯上了。这时候,两条腿站在水中,两只手紧抓住篮把,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耐心等着傻鱼儿游近。眼疾手快,竹篮子“啪”地一声入水,“哗”地一下子提起,哈,这些惊慌失措的小东西已被捞入了事先准备好的广口玻璃瓶。总以为瓶子里有吃有喝,应该是小鱼儿的天堂了。可是第二天早晨,鱼儿总是无一例外地肚皮朝上,白花花地在水面漂了一层。原本我们是期盼着它们能陪我们一起长大的,好心怎么偏偏就不能得到好报呢?

④大水过来的时候,码头边会漂来许多好东西:绿莹莹的丝瓜,金灿灿的香瓜,连在藤上的半红半绿的西红柿……有一回甚至还有一对并蒂的葫芦,那对葫芦是淡黄色的,胖胖的肚子,细细的腰,脑袋上还顶着两片嫩生生的叶儿,着实令人兴奋。为抢捞这对葫芦,我们姐弟三个同仇敌忾,与昔日的伙伴争得面红耳赤。

⑤因着这一小片天地,对于水,年过花甲的我依然有着天然的喜悦和亲近。

【1】短文围绕“童年的水码头”写了___________这三件往事,表达了________

【2】读第③自然段,会被“我们”的心情所吸引:看见鱼时的惊喜——___——___——___。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描写,使一群____________的孩子跃然纸上。

【3】本文语言生动,请任选两处画线句子,写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我选第(______)自然段中的句子,我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

我选第(______)自然段中的句子,我的理解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以下材料,按文后要求答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写了牧场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时间段的情景。

【2】牧场之国的傍晚是__________的,表现在:奶牛是__________的、装满奶桶船只的行驶是__________的、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___的。(均用文中词语填写)

【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静态  动态)描写。(在答案上打“√”)照样子写一写“傍晚的溪边”。            

18、阅读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 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她看了看李兰说:“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

“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瓶的钱,就相当于家里一个月的水费了。”

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在家里,自己是唯一消费不挣钱的人,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况且,喝凉白开跟喝纯净水,对身体来说没什么区别。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有的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她慢慢明白了: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纯净水”使她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

从“_____”和“_____”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含义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21、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我们学过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设问句,你知道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句吗?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是一个什么句?你能再写一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祖父的园子,是作家萧红童年时最爱去玩耍的地方;而一个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发现,给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见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纯真岁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