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爱国诗不属于陆游的诗的一项是( )
A.《春望》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示儿》
2、下列不是书写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B.段落要分明,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个字。
C.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点号不顶格书写。
D.无论是纵写还是横写,字序都是从左到右。
3、耐人寻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体会
B.意味;情趣
C.味道
4、泰山挑山工___________精神不仅激励了冯骥才,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5、填写同音字:(7)
Zhī ( )麻 树 ( ) ( )识
liánɡ ( )食 优( ) 冰 ( )
bàn ( )菜 一( ) ( )法
yì ( )义 ( )制 容( )
mù 羡( ) 银( ) ( )色
6、近义词
急忙—— 收成——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句话有两处比喻,第一处将小艇比作________,写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二处将小艇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课文内容回顾。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代诗人,都是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生活的______。我能分别写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一文重点写了作者自由自在的____。文章描绘的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图画,这里的一切都是___的,这是作者__。
(3)《游子吟》这首古诗的前两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升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4)对于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A.《梅花魂》一文通过写身居海外的外祖父生前对梅花的挚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B.“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林海音说的。
C.《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作者把儿时自己在故乡所见的月亮进行细致的回忆,又与自己看到过的其他地方美妙绝伦的月亮进行对比。
D.《稚子弄冰》这首古诗描写了一个小孩把冰用线穿上当作一种打击乐器来用,最后破碎的情景,表现了小孩聪明、可爱、顽皮的特点。
9、课外阅读。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____________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_________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的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__________ 窄——__________ 倒退——__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
A.(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
B.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C.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
D.排斥、排挤。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在文中找出,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片段)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鸟 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填空。
(1)秦兵马俑已经发掘了_____个俑坑。这个片段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
(2)人们走进大厅,被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折服。
【4】这段话中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12、要求:认真听短文朗读两遍,完成练习。
1、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春雨的沙沙声。
2、描写春笋生命力顽强的动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后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不是怕你会摔伤,而是说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是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1】联系上下文给词语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
①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
②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
A.交通信号灯。 B. 红灯和绿灯。 C.生活中的规则。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引用小约翰 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 。
引用瑞士小孩 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 。
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 ”。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含义。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詹天佑》片段,回答问题。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1】文中这条“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的提示,请画出“人”字形路的草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修筑过程中,詹天佑是怎样客服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点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捧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劲。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以猜一猜它的意思。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捧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下面对选文中画“—”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句中特写了老虎的叫声,老虎一声吼,好像起了霹雳,声音大得能震动山冈。
B.“铁棒也似虎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把老虎的尾巴比作铁棒
C.句子通过写老虎的叫声和尾巴,表现了老虎的凶猛,侧面衬托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D.写老虎是为了写人,老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加了不得了。
【2】老虎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武松先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沉着应战,消耗了老虎的体力和气性,然后又“__________”起梢棒从半空“__________”下来,可见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题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对同学们的毒害很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的同学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
青春少年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1)解释文中划线词。①铤而走险:________。
②憧憬:________。
(2)仿照文中画线句,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________
(3)网络对小学生来说,有哪些不利影响?请总结回答。________
(4)小学生在上网时应具备怎样的良好心态?________
17、认真读题,完成以下练习。
【1】判断(1)老师对小李说:“你刚刚结束短跑比赛,休息一会儿再去游泳( )
(2)小明放学后直奔游泳馆,飞快地换好衣服,一下子跳进了游泳池。( )
(3)早上,小张对同学说:“请帮我买份早点,我先去游泳,回来再吃。( )
【2】小东刚吃完饭就要去游泳,妈妈不同意。请根据以上内容,以妈妈的口吻,写出劝阻小东去游泳的理由。
妈妈对小东说:“_________”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一定会令你心驰神往。仿照例句,为你喜欢的旅游胜地写一则宣传语。例: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________
【4】五(2)班正在举行:“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要向大家介绍________,我要围绕以下几点来介绍:_______
18、课内阅读。
第一个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用散文的话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列仙传》言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缝 _____( )_____( )
扎_____( )_____( )
【2】“事物不可想象或无法理解。”是文中( )一词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请写几个这样的词语:不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3】写出一句作者想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里可以看出黄山松的生命力顽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13分)
拖把赞
拖把是擦地板用的。我对拖把很有好感,每当看到它或想到它,心中就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拖把的出身并不高贵,只不过是用铁丝把一些布条和一根木棍绑在一起做成的。它( )是那样的简单、平凡、不被人所重视,( )由于它一直为人们好好工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几乎每家都不能缺少它。
每当地板上落了尘土,沾上不干净东西的时候,它就奋不顾身地走上前去,帮助人们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擦完以后,它并不向别人述说自己的功(迹 绩),向人们索取报酬,只是默默地、不声不响地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那不惹眼的墙角落。
拖把,它不像闹钟那样浮躁,动不动就大闹一番;它不像钻石首饰那样高贵,住在精美的盒子里;它不像花瓶那样脆弱,一摔破就无法补救。它总是很谦虚地立在墙角,等待着工作。
它干活时,又从不挑(拣 捡)。( )是在华丽的客厅,( )是在肮脏的厕所,它( )不吝惜自己的身躯,把地上的脏东西一点不剩地带走,只留下洁净的环境和它那辛勤工作后的微微痕迹。
我赞美拖把,它具有那种勤恳踏实的作风和不辞辛劳地为人类工作的精神。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像拖把那样不(记 计)报酬,不为名利,在平凡的(冈 岗)位上勤奋地工作的人啊!
(1)请把文中“( )”内不正确的字用“/”划去。(1.5分)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9分)
①文中画“——”的句子写拖把的( ),写出了拖把( )的特点。
②文中画“ ”的句子写拖把的( ),写出了拖把( )的特点。
③拖把的可贵之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④拖把,它不像 ,不像 ,更不像 。
(3)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广场(5分)
(1)金字塔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改变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填关联词
鲁迅( )能写出一部部巨著,(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23、江姐走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但她走的时候神情是那么庄重。请开动脑筋,写段你与江姐的小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