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含有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一饮而尽 手疾眼快 抓耳挠腮 手舞足蹈

B.胸有成竹 心惊胆战 迫不及待 喜出望外

C.神机妙算 才华横溢 足智多谋 出口成章

D.膘肥体壮 虎背熊腰 眉清目秀 平易近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虽然……但是…                  ②不但……而且……               ③因为……所以……

a.荷兰(       )有老牛、绵羊,(       )有幽静的环境。

b.(       )狗尾草毛嘟嘟的,很像谷穗,(       )我经常认错。

c.(       )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了,(       )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决心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3、选词填空。

穿越   穿行

1.小商贩们每天都(   ) 于城镇的大街小巷。

2.我们飞行了11小时,( )了多风暴多冰雪的多伦斯海峡

平静   安静

3.一看到她那样(   )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4.上课了,教室里立刻(   ) 下来。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解释补充成语。

1.____________语:最短的话。

2.____________语:虚伪而动听的话。

3.____________语: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

4.____________语:背后制造、散布的诬蔑、诽谤之类的话。

5.____________语:很多的话。

6.____________语:豪迈雄壮的话。

7.____________语:说话声音轻柔,语气温和。

8.____________语:用恶毒的话骂人或用凶恶的语气说话。

9.____________语:没有根据的话。

10.____________语:粗鲁、肮脏的话。

5、根据课本内容补充下列句子。

(1)中指的“左右屏障”是_________,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__________

(2)见人处于危难之中,我们不免会产生同情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用《左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那些心存不轨的人。我还能再写出一句劝诫人的行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 ,像

2.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  

 

8、读句子,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这句话是围绕“____”这个字来写的。

(2)模仿句子的写法,用一两句话描绘出“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ー(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捧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画线句子中“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 武松

扑来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躲在一边

虎尾倒竖、剪  →   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武松打虎,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经常写错别字

经常提笔忘字

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36.67%

56.67%

70%

1.21%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现在,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态度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神奇的汉字》等一系列节目的播出,汉字书写问题重回公众视野。有学者认为,保护汉语,媒体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有媒体的宣传是不够的,行政不应缺位。尽管多年来相关部门已颁布多项法令保护母语,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应该用更多行政手段和措施来保护母语。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失写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字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不属于人们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原因的是(   )

A.电脑的发展和普及。

B.人们对汉字缺少敬畏之心。

C.人们热衷于综艺娱乐,不爱学习。

4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在说明形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同意材料三中学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小标题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3】如果孩子没有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多选)(  )

A.临危不惧

B.急中生智

C.急躁独断

D.当机立断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们的神奇耳朵

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声波和信号不绝于耳,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其中的大部分信号人类是听不见的,动物却可以听见。究其原固,不得不提到它们的神奇耳朵

科学家研究发现,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人类的耳朵能听见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振动波,但是,猫科动物能分辨出30~4500赫兹的声音,狗的听觉的最高极限是60000赫兹

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振动波叫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见它们,但却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到它们。使用次声波进行通讯却是一些动物的拿手好戏,(  )音调低沉的次声波能通过地面贴着土层传播,声音的来源无法被辨认,(   )不易被捕食者发现,次声波还具有传播距高极长的优点,因此,一些雄性动物经常用蹄子踏击地面,通过发出次声波来发号施今。

频率在2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是另外一类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却被鸟类中的油鸱、金丝燕,喷乳动物中的蝙蝠、海狮和鲸类等广泛利用,例如海豚和海豹可以发出和听到水下高达18万赫兹上下的声音。

哺乳动物的外耳包括耳廊和外耳道。耳廊为哺乳类动物所特有,内有弹性软骨支持,成为高度精巧而灵敏的集音装置。不过,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类哺乳动物耳廓的构造却很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耳朵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硕大的招风耳。大的耳朵可以增加收集声音的面积,从而更清楚地听到声音。一般来说,夜行性的或在开阔地带生活的哺乳动物的耳朵都比较发达,如蝙蝠、兔类等。

耳朵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直径约为2米,听觉非常敏锐。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还能顺便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1对短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了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

B. 文章介绍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但是动物却能听到。

C. 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们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D. 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们的耳朵比人类的耳朵更灵款。

2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但是                       B. 因为所以         C. 如果那么               D. 不仅而且

4第⑥自然段中一般来说,夜行性的或在开阔地带生活的哺乳动物的耳朵都比较发达,如蝙蝠、兔类等。句中一般来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声波和信号不绝于耳,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其中的大部分信号动物可以听见,但是人类是听不见的。

B. 次声波和超声波人的耳朵都听不到,但是却被有些动物广泛应用。

C. 一些雄性动物用蹄子踏击地面,通过发出次声波来发号施令,只是因为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极长的优点。

D. 大象的耳朵不仅听觉敏锐,还可以散热降温,驱赶蚊蝇。

13、认真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征服

一个劫犯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zhìzhí)。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敢离去。劫犯年(jiá  xié)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成了痛苦的呐喊。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xià hè)之下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一边是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liàng liáng)

终于,劫犯缓缓地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地上,随即举起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鼓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的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它的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和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警察将手铐戴在他手上,他对警察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非常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 1999年7月25日。

1. 请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比一比,再组词。

戴( ) 铐( ) 择( ) (   )

带( ) 拷( ) 泽( ) (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能自持:  

征服: 

4.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5.认真读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读第段,说说为什么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

 

(2)劫犯为什么会放下枪,却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

 

 

 

 

14、课内阅读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___   昏暗——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心翼翼——( )   完好无损——( )

3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开头看,剧本首先交代了哪些方面?思考:为什么要先介绍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感悟。

给予是幸福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 )       小心翼翼——( )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他把这壶水喝了,会发生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  棵)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戴  带),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黑理才地,他说不出来。

11 .用“ /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失去——_______

3把画线句子改写成字句和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联系课文说说做贝的荣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这只贝是丑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1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5】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松树的风格

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填空。

1)松树的风格是

2)文章第一自然段讲 ,是采用先     的方法。第二自然段用先   最后 的方法写的。

3粉身碎骨在文章中指的是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 的修辞,我能仿写一句:  

2画出文中讲松树用途的句子,再填空。

松树的叶子      松树的根和枝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树的生命力极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chóu chú chóu zhù)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àn  yīn)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gé  gě)裹尸还。

1用“√”给文段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画“____”的句子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的心情。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则表现了他有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还”在这里读_________,可以组词_________。这里的“忠骨”指__________________,称之为“忠骨”是因为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读到“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发挥想象,试着把毛主席当时的神态、动作等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21、按要求该写句子。(6分)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2)《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修改病句)

(3)李老师对珊珊说,珊珊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他讲给珊珊听。(改为直述句)

 

2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有人说健康就是幸福,有人说有钱就是幸福,有人说快乐就是幸福,请你选择件具体的事来说一说你对幸福的理解。要写出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感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