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季羡林到过很多国家,看到的月亮确实不如故乡的明亮。

B.《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句里的“河”指的是黄河。

D.《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手术中的“双手颤抖”“汗珠滚滚”,衬托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2、下列诗句中,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涟(qí)  窈(tiǎo)    烟波浩(miǎo)

B.放(sì)   (zhú)   持不苟(jīn)

C.手(wǎn)   油(kāi)   肥体壮(biāo)

D.附(yōng)   刻(juān)   熠发光(yì)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赵王得了一件无法估价的宝物,叫和氏璧。( )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我真比不上他!”( )

(3)他理由充分,有气势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

(4)桥那边是一座自然形成,合乎理想的家当。( )

 

5、选词填空。

规则                  规律                  纪律

(1)小柯很调皮,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不遵守课堂( )

(2)小明经常熬夜,作息时间很不( )

(3)过马路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交通( )

迷恋               留恋

(4)临毕业时,同学们对学校都十分( )

(5)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 )

6、《猴王出世》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 )

7、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小tǐng_____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船shāo_____向上qiào_____起,很有特色。

(2)极目远tiào_____,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挂着líng dāng_____的shēng chù_____在奔跑。

(3)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_____不可qīn fàn_____的!

8、辨字组词 

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怎样造就的呢?

王羲之出身在晋代名门家庭,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好多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书法家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家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摩  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和笔势,一有空就用手在衣服上写字。天长日久,把衣服都划破了。后来,他到永嘉做官,也总在池边苦心(练  炼)字。之后,他就在池里洗砚刷笔,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于是人们便称此池为墨池

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打“√”

2   画出连接第23自然段的过渡句。

3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一定很受教育,是否还想起了哪位刻苦学习的同学,请简要介绍他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一阵阵温风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得多慢,你听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宝宝,蜜蜂飞得真轻。

1这段诗歌选自《______》,作者是中国现代诗人___

2这段话中,作者通过              等事物,描绘出          的情景。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就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 )被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70多座, 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约230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约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0吨。

有人估计,( )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 )用火车装运,需要约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也很难插入锋利的刀片。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动用了约10万人,完成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给本文加个恰当的标题:《__》。

【2】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金字塔?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写金字塔 “宏伟”和“精巧”的句子。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火眼金睛。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伟___     矗立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____     精巧____

【6】短文第3自然段介绍金字塔主要用了( )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7】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是( )。

A.列举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重复词语的省略

(2)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意转折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解释说明

(3)仿照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请你写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一棵小白杨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指这座边防哨所。

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

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

14、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下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而。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杼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杼声入梦了,一早醒来,织布机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新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体谅——________   坚决——________

崭新——________   快活——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加点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我”的这种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有两次对妈妈的呼唤,第一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_

4“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 的缘故,而是

【1】“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选文的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6、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出行打车

滴滴出行是一个知名的打车应用软件,被称为手机“打车神器”,是深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软件,它能够较准确地定位出租车和乘客的位置,为人们提供打车服务。许多人在遇到赶时间、天气不好、公共交通工具停运或者地理位置较偏等情况时,都会使用打车软件打车。

滴滴出行       主要投资方       主要支付方式

材料二: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出租汽车的用户规模达1.68亿,到2017年用户规模已达2.36亿,到2018年用户规模已增至2.85亿。

【1】填一填。

“滴滴出行”的主要投资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支付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等情况下,许多人会使用打车软件来打车。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近年来,打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

(2)通过网络平台打车的用户逐年减少。( )

(3)准确定位出租车和乘客的位置,能使打车更便捷。( )

17、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miáo(  )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xīn jīng dǎn zhàn(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根据拼音写字词。

miáo(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2】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____

【3】船长做出这一决定时,他是怎么想的____

【4】第2自然段中“四十秒钟”的时间很短,大家却觉得时间太长了,原因是:________

【5】这件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 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shuài )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有改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

(2)指危险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

(3)深沉地思索。   (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用“____”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

诸葛亮: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   )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9、课外阅读。

蛇与刺猬

蛇一逮住青蛙,总是用它藤蔓般的躯体,把青蛙团团缠住,然后张开它那极大的嘴巴……

一天,蛇遇到了刺猬,它又故伎重施。刺猬顿时蜷缩起来,有意地听从蛇的摆弄。只是在蛇把刺猬缠到紧得不能再紧的时候,刺猬一下使劲张开了它周围的尖刺,刺穿了蛇的躯体。蛇再也无法逃脱,最后成了刺猬的美餐。

蛇在临死的时候,痛苦地说:我这是活该,竟______________地看待一切事物。我本想做一个赴宴的人,没想到反倒成了别人桌上的吃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故伎重施: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陈述句)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写的。(修改病句)

(3)这个地方这么小,怎么开宴会?(改夸张句)

(4)枝头的画眉在不停地叫着。(改拟人句)

 

21、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2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你模仿本单元的课文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色,可以是食物、建筑或者人物风情等。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要写得有条理,内容具体,具有真情实感。字数在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