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周瑜见他立下了军令状,很高兴的原因是( )。

A.诸葛亮答应造箭。

B.马上有攻打曹军的武器了,又可以打胜仗了。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给他定罪的目的了。

2、以下加点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发(bèng)   (huì)

B.痒(ráo)刻(juàn)

C.猿(mí)     跄(niàng)

D.血(bó)石(qiào)

3、下列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旖旎(yǐ   ní)                           无垠(wú   yín)

B.篝火(gōu   huǒ)                    燕园(yān   yuán)

C.萌动(méng   dòng)             澄澈(dèng   chè)

D.浩渺(hào   miáo)                    点缀(diǎn   zhuì)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    )填上合适的词。

( )地研究   ( )的艺术   ( )的历史   ( )的文化

( )基础       ( )文字       ( )资料       ( )书籍

5、难读的字:给下列汉字加拼音。

_______  稚______  漪_____  倭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旎______ 

_______  玷____________ 眷______

6、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根据拼音写字词。

(1)一sōu( )帆船正在海面上háng   xíng( ),几只hǎi   ōu( )时而cā( )着wéi   gān( )飞过,时而从chuán   cāng( )上方飞过。

(2)他有时言行前后máo   dùn( ),也不太在乎输yíng( ),声yù( )也不好,就没有tuī   jiàn( )他去参加比赛。

(3)小弟弟玩得有些fàng   ( ),把新mào( )子上的标识都sī( )下来了。

8、看拼音,写词语。

sǔn shāng______   jiàn luò______    zhóu chéng______

zhèn jīng______  áo yóu______  méi tàn______

lián jià______  guǐ dào______  guō lú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10%

入夜,南京城开始飘雪。朱丹披着雪花,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里擎着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宝石般的泪。

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写的。(2%)

这段话写了三层意思。请你用//标画出来。(2%)

概括第二层的大意:(2%)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用什么方法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式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 ),一( ),一(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用“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3】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4】选段写了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

【5】选段中的人物是武松,他的绰号是_________。选段出自小说中的情节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2、对比阅读。

选文一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拋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选文二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1】选文一中,“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些什么?请你用“直圈”或“跳圈”法摘录关键词完成图表。

【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   

A.生气

B.无所谓

C.嘲笑

D.调皮

【3】铲地时,我将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面对我的活动,祖父的表现是“笑”。下面对祖父“笑”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我”连狗尾草和谷穗都不分,祖父笑话“我”。

B.面对“我”的幼稚行为,祖父无可奈何,只能“笑”。

C.祖父的笑里洋溢着对“我”的爱与包容,让“我”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D.“我”在园子里胡闹,祖父看着“我”的样子觉得可笑,才笑了。

【4】选文二写到“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多选)(   

A.长大以后,“我”觉得幼年在祖父园子里发生的故事不优美、不有趣了。

B.长大后,“我”忘不掉幼年在园子里的记忆,是因为园子里有“我”童年的快乐。

C.幼年“我”在园子胡闹,祖父看着“我”笑,我忘不掉祖父在园子里慈祥的笑。

D.忘却不了、难以忘记的只是幼年时园子里的花草虫鸟而已。

【5】对比选文一和选文二画线部分,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 挺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摇呼,有说不完的(乐趣 情趣)。

②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 安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 前进),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段括号里正确的词语上打“√”。

【2】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_

【3】从小艇灵活穿梭、建筑物飞快地后退中,我体会到______态描写的所表现出来的独有韵味。

【4】缩写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______”把第②段的中心句画出来。

【6】请用“﹏﹏”画出从侧面村托“行船的速度极快”的句子。

【7】用几句话,写一写月夜下某处景物的静态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军神》选文,回答问题。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hēng     )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hōng     )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miǎn     )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字。

【2】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       ”画出沃克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画双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读语段。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shù  shǔ)你的刀shù  shǔ)。”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用“√”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画横线的句子,体会病人(刘伯承)的心理活动。

病人(刘伯承)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关于沃克医生的描写,填空。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体会到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刘伯承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且在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料事如神,计算能力强。

C.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D.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配合医生做完了手术,手术后竟然准确地说出了医生割的刀数。

16、短文(二)

谁愿意和你一起

天阴沉沉的,雨不急不慢地下了一整天,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连接学校与小镇的石墩桥无可奈何地浸到了水里。

班主任说:石墩桥被淹了,镇 的同学今晚不能回家了,就和住校生挤挤睡一夜吧。上的同学请举手,我要安排一下床位。我兴起了手。

因为个子小,我坐在第一排,但却顽皮到令人讨厌的地步,再加上贪玩,学习又差,因此很不受欢迎。那里,我肆无忌惮地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比如叫那个胖女孩猪头肉,叫那个近视的男生熊瞎子。现在想起来,那些无聊的绰号真是一种伤害。

班主任接着对住校生说:愿意和蒋力洁挤着睡的请举手!好几个女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表达友谊。蒋力洁高兴得合不拢嘴。

愿意和陈群挤着睡的请举手!又有好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然而轮到我时,班里一下子字表了,没有一个举手。我把头埋得爸爸的,脸上发烫,心里追悔莫及。

班主任又问:谁愿意和鲁小磊一起?还是没人举手。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觉得全班同学都在我,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这个作恶多端的坏小子终于无家可归了。

鲁小磊,怎么没人愿意和你一起呢?班主任好像太着急了,无意间说出了这句话。无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真相冲出去趟着大水回家,淹死都不怕。

我愿意和鲁小磊一起。刘全突然举手了!班主任松了一口气。

放学后,刘全带我去他的寝室。他一直笑着,我的脸却烫得要命。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叫他二傻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终于恍然大悟: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相应的成语。(2分)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做的坏事很多。(  

(2)先连线,再按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分)

  )留学校   恍然大悟

  )没处睡   肆无忌惮

  )起绰号   后悔莫及

  )受启发   无可奈何

3仔细品读,然后填空或画线。(6分)

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用波浪线画出一处与横线上句子形成对比的语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这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谚语:  

  。(4分)

4放学后,跟随刘全来到了他的寝室。晚上,会想些什么呢?(3分)

 

5文章结尾写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你的声音不友善,连山谷都对你回应厌恶的回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7、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跟我学(照样子,写词语)。

(1)一罐一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5】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6】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被冻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其刻画人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侧面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19、阅读理解。

后生可畏

在我家,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脾气,在饭桌上就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不成?”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又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儿‘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问题:“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它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他要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拒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膝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问题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他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笑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用“____”画出文中休现爸爸“疾言厉色”的句子。

2爸爸原来认为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应该插嘴,通过“我”举的哪两个例子进行反驳,爸爸最后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生”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为肯定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你和我去老师那儿。(改为祈使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发现你学习劲头很足,我奖励你周末去郊游。”(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不会没有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你发挥想象,将《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