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篝火(gōu) 平沙无垠(yíng)
B.秉性(bǐn) 旖旎(nǐ)
C.玷污(diàn) 燕园胜地(yān)
D.倭瓜(wē) 澄澈(chéng)
2、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的笑是( )
A.不怀好意的笑
B.得意的笑
C.解嘲的笑
D.无奈的笑
4、课内外古诗文积累。
1.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尽快收复失地,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5.《从军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之情。
6.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的武松,_____的小嘎子,______的严监生。
5、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审视(______) 尊重(______) 慰问(______)
(______)的审视 (______)的尊重 (______)的慰问
6、辨字组词。
赏(_____) 喷(_____)
常(_____) 愤(_____)
竞(_____) 蚀(_____)
竟(_____) 浊(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反义词:沮丧——(________)
破旧——(________) 模糊——(________)
近义词:安静——(________)
凄凉——(________) 眷恋——(________)
8、《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那时的长城犹如在花海中穿行。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会有凉风袭来。如若在烟雨迷蒙中看长城,它好像一条出水的蛟龙。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博大雄伟。
【1】短文围绕______________写的。
【2】短文画“﹏﹏﹏﹏”语句采用了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短文画“____”语句采用了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若在烟雨迷蒙中看长城,它好像一条出水的蛟龙。”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赵子龙单骑救主
罗贯中
①赵云插剑提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得孤身。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mí)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儿,左腿上着了枪,行走不得,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
②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云急下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
③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④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qì),解开勒甲绦(tāo),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
⑤正走间,前面又一支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hé)”。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gē da)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凭空一跃,跳出坑外。后人有诗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bǎn)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张郃见了,大惊而退。
⑥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红(gāng)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⑦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
⑧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shuò)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____________,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A.“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中的“墙缺”,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指“破损的土墙”。
B.“勒甲绦”“掩心镜”虽难理解,但不影响阅读,只需知道和穿戴的衣物有关即可。
C.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得知糜夫人最终没有被赵子龙一起救出去是因为她被敌军杀害了。
D.根据曹洪下山询问姓名可以猜测出,上文中“左右”的意思是指“身边侍候的人”。
【2】(内容理解)请你分析赵云和曹操是敌对方,但曹操为什么不让手下杀赵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挑战题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面四句诗中找出描写赵云的诗句填在第⑧段的横线上。
运筹决算有神功 血染征袍透甲红 长坂桥边怒气腾 势若困龙石上蟠
【4】(人物形象)请根据以下电视剧中的画面描述,分析赵云这一人物形象。[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画面一:赵云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为寻找糜夫人和阿斗再入重围。
画面二:赵云衣袍上染满鲜血,四周皆是乌压压的敌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风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读下面的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梢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闪和躲,这些动作写出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重点描写这一部分的用意是( )
A.介绍老虎有捕食绝技。
B.呼应前文,表示武松后悔了。
C.为文章增加趣味性。
D.从动作描写方面来表现老虎难打。
12、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秘书走了进来。
②“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③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④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⑤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从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 留恋——______
【2】阅读第③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毛主席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毛主席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毛主席心理的句子。
【3】“忠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
A.烈士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不在乎是否将遗体运回故乡。
B.既然朝鲜人民要求把遗体埋在那儿,我们就不必把遗体运回国了。
C.人牺牲了,遗体运回家乡又有什么意思呢?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父亲。
B.赞扬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C.表现毛泽东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情怀。
13、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A)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B)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做的很专心,很认真。妈妈轻轻(C)来到我的身边。他拿起我的作业,说:“我看看你的作业。”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D)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___ B___ C___ D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的手,一双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又用那温柔的手___。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__,又想到___。
【3】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4】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施努策尔觉得,这嗥叫声好像从大沙堆那边传来,那正是妈妈回家的必经之路啊!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国 。
【2】这段话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仿佛”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延伸阅读
呼兰河传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_______(飞 跑 招)来了很多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_______(飞 闹 叫)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刺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得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雨水真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我却非常寂寞。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有删改)
【1】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
【3】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顽皮,而___________则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爱。
【4】“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近——(__________) 呼喊——(__________)
真假——(__________) 仍然——(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3】下列句子体现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打“√”,不能体现的打“×”
A.算好了天气,文段中多次提到的大雾在他的预料中;这些船如此“顺风顺水”也是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__________)
B.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确定曹操在大雾中不敢出兵。(__________)
C.算好了受箭方式,先是“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是“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两边受箭。(__________)
【4】填空。
(1)诸葛亮要求士兵“擂鼓”“呐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有趣的是,它(偶然 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 理睬)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尬,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 竞)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2)找出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并用“____”画出来。
(3)这个实例表现大象的特点是( )。
A.顽皮 B.礼貌 C.强壮
(4)文中的女士因为大象能把鞋还给她而感到( ),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这样的事而感到( )。
(5)文中画“ ”的句子是( ),把( )比作( )。
18、阅读短文。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每当鸟儿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如果它们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条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1】短文分别介绍了日内瓦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上“居民”与日内瓦人相处得怎样?用“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的了解,下列关于日内瓦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内瓦是瑞士联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联合国城市。
B.日内瓦的支柱产业之一是钟表业。
C.日内瓦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赌博成性的无赖,经常到园里偷菜,听说来了新人接管菜园,就打算给他个下马威。鲁智深走进菜园想巡视一下,那二三十个无赖拿着果盒、酒礼,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听说来了新住持,我们前来祝贺。”鲁智深不知是计,随他们走到粪池边来。无赖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过街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说:“俺特来为师父作贺!”鲁智深让他们进房坐,他们执意不肯,只等鲁智深上前来扶,他们好照计行事。①鲁智深粗中有细,心里早就怀疑,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鲁智深大步走上前去,那张三、李四便说:“参拜师父!”说着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鲁智深不等他俩沾身,早飞起右脚,腾地把李四踢下粪坑;张三正想跑,鲁智深又飞起左脚,将他也踢了下去。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惊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这时张三、李四从粪坑里探出头来,两人一身臭屎,头发上爬满蛆虫,哆嗦着向鲁智深求饶。②鲁智深哈哈大笑道:“罢了,罢了!饶了你等。你们快把这俩个拉出来去洗洗。”
没多久,张三李四收拾干净后在鲁智深面前长跪不起,要认鲁智深为师父。鲁智深说:“你们这二三十人算得了什么,就是千军万马,俺也敢杀进杀出。”这帮无赖连连称是,拜谢了鲁智深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酒宴请鲁智深。正喝得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鲁智深问:“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众人纷纷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大家一边说一边走了出来,鲁智深也跟着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
大家抬头望着那老鸦窝,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如何上树拆窝。③只见鲁智深走到树前,上下打量了一下,脱了衣服,弯下身子,右手在下,左手搂住树干,把腰只一挺,那棵大树便被连根拔起。
那众无赖见了,佩服得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1】把短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短文记叙了鲁智深来到菜园后,先是______,接着第二天______,让众无赖佩服得拜倒在地。
【2】选择。(单选)
①联系上下文猜猜,“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中,“喽啰”的意思是(______)
A.张三、李四带的礼品B.张三、李四用的武器C.张三、李四带领的手下们
②文中有三处画线语句,其中对鲁智深的语言描写是(______),动作描写是(______),心理活动描写是(______)
A.第①处 B.第②处 C.第③处
③读最后一处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思考,这句描写主要表现了鲁智深怎样的特点(______)
A.幽默风趣 B.力大无比 C.卖弄炫耀
【3】你喜欢文中鲁智深这个人物吗?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21、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2、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7月18日世界海洋日即将到来,大队部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一句保护海洋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