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乐器(yuè qì 饼干(bǐn ɡān 

签字(qiān zì  撕毁(shī huǐ

B. 犄角(qí jiǎo  花卉(huā huì

岳阳(yuè yánɡ  竹匾(zhú piān

C. 信赖(xìn lài   鄙视(bǐ shì

眼眶(yǎn kuànɡ 跺脚(duò jiǎo

D. 狰狞(zhēn nínɡ  积蓄(jī xǜ

携带(xié dài   叮嘱(dīnɡ zhǔ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词描写了(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3、以下《西游记》回目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B.浮屠山玄奘受经  车迟国猴王显法

C.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D.长庚传报魔头  狠行者施为变化能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_____________、船夫驾驶小艇的_____________以及小艇的重要性,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特有的风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也是他的作品。

(2)《与象共舞》介绍了象是_________ (国家)的国宝,作者饶有兴致地讲述了___________,展示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3)《彩色的非洲》中,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的结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非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展现了非洲的自然文化和异域文化。

5、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mián  ǎo duò  jiǎo  dǎo  g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ǎ  jiǎo yóu  tǒng nuǎn  k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在括号里准确地写出同音字

满分5 manfen5.com

 

 

7、照样子,写词语。

例:绿油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店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店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3)( )店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 )不听,执意上冈。

(4)( )武松不把老虎打死,( )会被老虎吃掉。

(5)( )武松使尽了力气,( )手脚都酥软了。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后来有人给富商出了个主意,让富商请人为茶楼题了一条向顾客征求下联的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并夸下海口,如有能对出下联者,到茶楼白喝茶一年,还赠特等好茶十斤。悬挂的上联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这条上联挂出后,果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茶楼品茶对句,但始终没有妙句对出,不过,茶楼的生意确实红火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海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人墨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始终(互为反义词):______  _______ ______

3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的下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欢乐谷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日本人!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心情紧张地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短文中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英子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简要概括出我去正金银行寄钱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 )( )( )

【3】短文中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与“我已长大了”之间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风雨中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的一把酒壶。

家是什么?

家是锅碗瓤盆油盐酱醋,

家是高堂孺子共伴红蚀。

家是什么?

家是远行时的一声声叮嘱,

家是重逢时流落的泪珠。

家是什么?

家是姑舅叔伯彼此相助,

家是赵钱孙李兄弟手足。

家是亲情的归宿,

家是半夜梦醒依旧未眠的慈母,

家是人生课堂——

读不完的一部长书……

11小节诗中,作者把家说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描写家。在这一系列比喻中,你喜欢的说法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文阅读

伟大的“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人的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

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革命,刘伯承忍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流了下来,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他双手抓破了被单,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革命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吧?”

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铁,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  )失去了右眼,(  )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敬佩________

【2】按分好的段,写出第2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两句话中都写到刘伯承“一笑”,“微微一笑”表明________________;“勉强一笑”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

【4】在(  )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文中两次出现“军神”,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专项训练。

纪晓岚巧戏和珅

纪晓岚和和珅是一对冤家,平时嘴斗,其实心斗。一清一贪,同朝为官。某日早朝,众臣正等待上朝,工部的金尚书跑过来告诉和珅,工部失火,损失严重,能不能再在原址上扩建一下。和珅当即拍板,尽管去建,而并不问其他。

恰逢纪晓岚从旁边走过,和珅素知纪晓岚有才,平时他常在皇上面前以才欺人,自己没少受他的气。这次上朝尚早,何不出一对联难难他,也好解解气。和珅便借这次工部失火之事出了一联:“水部(工部有时也称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一件很平常的火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被和珅一句话概括了。这上联的独特之处在于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全加了进去,就事出联,不可谓不妙。和珅满以为会难倒纪晓岚。纪晓岚先端详了和珅一会儿,说:“和大人虽是北方人,但是面色白皙,与南方女子可媲美。”和以为他真的对不出了,正要嘲笑,纪晓岚随口说出了下联:“北人南面,和中堂什么东西?”和珅当即目瞪口呆,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次又吃亏了。

原来纪晓岚也知道工部失火了,他正想向皇上奏明要严查此事,不想和珅竟然有心思出对联来风雅。也好,借此机会骂他一通,让他警醒一下。纪晓岚的对联也别出心裁,东西南北中全在里面,巧用“东西”二字,狠狠骂了和珅一顿。

1阅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

2纪晓岚巧戏和珅的事情还有不少,你尝试读懂以下故事背后的“巧”。

(1)大贪官和珅修了一座新府第,邀请纪晓岚来家中给匾额题字。纪晓岚在匾额上挥毫写下“竹包”一字,为:________

(2)纪晓岚当了侍郎,和珅(官尚书)向纪晓岚表示庆贺。下人牵来一只狗,和珅问纪晓岚:“先生,你看这是狼(侍郎)是狗呀?”纪晓岚说:“这狗的尾巴上竖,而狼的尾巴下垂,所以________________!”和珅无语。

3从以上故事中可以看出,纪晓岚是抓住汉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来戏弄和珅的。

14、课内阅读。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1】第一自然段通过对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_的描写,说明这项手术的_______

【2】最能表现病人忍受着极大痛苦的四字词语包括“_______”“_______”,这里表现出他的_______

【3】这次眼部手术一共七十二刀,病人之所以能够清楚地记得,是因为( )

A.病人的神志清醒。

B.病人没有打麻药。

C.病人意志坚定,遭受的痛苦极大。

【4】沃克医生对待手术之前的态度是“_____”,这次的表现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概括。

【5】仿照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照亮别人

①“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

②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③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车灯是开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如果对面的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④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一个人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说“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这里的“实际经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进步的事例呢?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

16、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________怎么拥挤,他________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___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___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

①由画“________”的句子你能想到的成语是____

A.目不暇接 B.眼花缭乱

②选文侧重的是________描写。____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4】学习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方法,写“微风吹过湖面”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一直想当作家。祖父对我的这个理想充满了理解和支持。在我还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四处跑着给我借书让我读。有一次他骑车去隔壁村借书,回来的时候赶上一个下坡,刹车失灵,结果连人带车一起摔到了沟里,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才能勉强下床。

我把他借来的《金庸全集》扔在地上,含着泪说,我爸说要我去电子厂打工,同学们也经常嘲笑我,我再也不想当什么狗屁作家了。

祖父那时候腰椎间盘突出,他____________。

他走上来,只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我心头一震,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1画“﹏﹏﹏﹏”的句子中,作者通过“____”这一动词及“____”这一神态描写,很好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想想祖父会有哪些动作、神态、语言,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

18、课文阅读。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泥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1文中写黄晓文动作快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团长见状中的指的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不少语句,你能试着写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想对黄晓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冬阳童年骆驼队

为什么要系(jì  xì)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shā  mò( )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ánɡ  xínɡ)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在拼音旁的括号内写上词语。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骆驼上系铃铛这个问题,你同意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以“那一刻,我沉浸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事例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