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的是( )
A.宋江怒杀阎婆惜
B.杨志卖刀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腮边(sāi) 玷污( zhān)
B.漂泊(pō) 葬身(zàng)
C.撩乱( liáo) 眷念(juàn)
D.分外( fēn) 秉性( bǐng )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兔 重复
B.问其故 故事
C.吾盾之坚 坚固
D.弗能应 应答
4、组词。
寞(________) 敝(________) 漠(________) 敞(________)
5、在括号里各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字(不要重复),并回答问题。
(_____)草帽 (_____)草 (_____)花 (_____)地 (_____)蜻蜓
(_____)黄瓜 (_____)倭瓜花 (_____)蚂蚱 (_____)菜
读以上短语,想象作者在园中的活动,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6、 拼写小擂台。多音字组词。
大 dà( ) 埋 mái( ) 吓 xià( )
dài( ) mán( ) hè( )
7、辨字组词。
侧( ) 峰( ) 缘( ) 塔( )
测( ) 蜂( ) 喙( ) 搭( )
庐( ) 畏( ) 浮( ) 岭( )
炉( ) 喂( ) 乳( ) 邻( )
8、多音字组词。
禁jìn(_____) jīn(_____)
似sì(_____) shì(_____)
折zhé (_____) shé(_____)
9、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联系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第一句在本段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这一段作者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是为了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再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
A.静态
B.动态
【5】船夫技术非常好,体现在(多选)( )
A.行船速度极快。
B.不管怎样拥挤,都能挤过去。
C.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穿过。
10、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祖父的园子》,作者是______。
【2】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自由,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厄运打不垮信念,危机摧不毁意志
没有人喜欢厄运,没有人欢迎危机,但厄运往往不请自来,危机常常不期而至。最惨的厄运可能带来最好的运气,最深的危机可以变为最大的转机。创新无法规划,发展难以预测,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其中的过程,也不会看到发生的点点滴滴。正是这种不可知、正是这种变数、正是这种可能的缺陷和不完美、正是这种人类企图改造社会的欲罢不能才使这个世界有了永无止境发展下去的动力。
欣然地接受挑战吧!厄运和危机只不过又是一个开始而已。从头再来,恰如凤凰浴火重生,好似蝴蝶沐水沉香。人类的成功不在于完美、不在于优秀,而在于面对问题行动果敢、不推不拒、百折不挠、永不言弃。只要经历痛到极限的挣扎过程,各种无奈便会远离而去,所有劫难就会裂开希望的缝隙。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只要危机摧不毁意志,希望的芽儿就会扎根在绝望的坚冰上。( )经历过地狱的磨炼( )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经历过厄运的颠簸,成功才不会变成过眼云烟;只有从危机中崛起,我们才能真正地顶天立地。
【1】照样子,写词语。
顶天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主要描写了“牧场之国”的两个时间场景: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选文主要用了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其中第①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微弱的光芒”这几个词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夜晚荷兰牧场之国的_____________美。我还能依照词语的结构写出两个体现夜晚这种美感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为什么要描写汽笛声和车船的来往?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感悟部分
《手指》(节选)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 扳枪机必须请他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等 虽有大拇指相助 终是要他主干的。
【1】给选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画“﹏﹏﹏”的句子中,“他”指的是_______,与其他三指相比,“他”的缺点是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功用和品质。
【4】选文突出表现了食指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对食指的描写,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毕竟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品格的句子。再模仿这种格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这几段话来看,外祖父送墨梅图给“我”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话写出了外祖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说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有很多,请写出2个历史上具有这样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这个文段写的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___________。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是因为知道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清贫(节选)
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企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搜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外之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第一段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词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那两个兵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高手
①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②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③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只顾埋头修车,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④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一副 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中年人这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招儿,但每走一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最终,败下阵来。
⑤接着,红脸汉子又输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青年们 地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⑥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老刘觉得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⑦下棋的时候,修车人压根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闹腾,只管埋头慢吞吞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⑧在一次平淡的兑棋过后,小青年们 地喊起来:“我们比他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儿上就是一大进步。
⑨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逼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儿,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儿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⑩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⑪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1】读了文章,可以得知题目中的“高手”是指( )
A.老刘
B.修车人
C.一个小青年
D.红脸汉子
【2】联系上下文,文中横线处补充人物的神态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眉飞色舞 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B.惊慌失色 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C.胸有成竹 眉飞色舞 惊慌失色
D.胸有成竹 惊慌失色 眉飞色舞
【3】根据短文内容,将修车人的举动和老刘的内心变化,填在对应的方框内。
【4】联系上下文,文中加点的词语“盲棋”是指___,从中我能感受到修车人________。
【5】短文第⑨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是对周围人的描写,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 )
A.与其他人的生活对比,表现修车人的生活很贫苦。
B.说明修车人的工作是脏兮兮的体力活。
C.强调修车人下棋只是一时的,他并不喜欢。
D.突出修车人棋艺高超,而又真人不露相的特点。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1】用最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将军神态的句子。
【3】将军刚刚发现冻死的老战士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当他得知这个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此刻将军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环境的恶劣,请用“﹏﹏﹏﹏﹏”画下来。
【5】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文中的老战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给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时传言这场灾难是因为一些人吃了野生动物而引发的,人类对于野生动物都是口诛笔伐。为此,召开了野生动物各大种族紧急对话会议——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此次全球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我们都感到十分恐惧。人们把怒气撒向了与人类共同生存了上万年的野生动物们,但是,它们也非常委屈。下面有请蝙蝠小姐来谈谈针对此次事件的看法。
蝙蝠: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感谢你们冒险前来参加此次会议,我先说说我们蝙蝠族的状况。我们数量很庞大,种类也很多,大部分都吃昆虫,白天不出去溜达,晚上就大吃特吃人类所谓的害虫,有的还为人类种植的各种水果传花授粉。人类还会拿我们的粪便当肥料,制作药材。数不尽的岁月以来,我们和人类都是和平相处的。然而近些年来我们遭到大肆捕杀,成为了盘中餐。其实,我们的肉很普通,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想的什么,不为温饱,是炫耀吗?真是难以理解。我们身上携带着上百种毒性极大、凶险无比的病毒,有埃博拉、狂犬病、SARS等等。但是病毒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少伤害,我们与病毒之间可以达到一种平衡。可是,病毒也时时刻刻在寻找它们的寄生体,人类吃了我们,被传染病毒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总会湿脚的。经证实,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还有非洲的埃博拉病毒爆发,起因就是因为个别人食用我们蝙蝠而导致被传染病毒的。这些血的教训都犹如发生在昨天。但是,对于目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是蝙蝠族的某一位传染的,也有可能是在座其它种族的某一位。在此,我代表蝙蝠族呼吁大家,团结对我们友善的人类,共同对抗抓捕我们、吃我们的人类。是的,这是在救我们,也是在救他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蝙蝠小姐。是的,“这是在救我们,也是在救他们。”下面有请让人类一段时间内避之如瘟神的果子狸先生上台发言。
果子狸:感谢有此机会上台发言,我是果子狸先生,想必每一个活着的生物都有耳闻,自人类那场灾难后,果子狸便一时名声大噪,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间,我们不再被抓被吃。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人类好像忘记那场灾难,我们又重新过上了东躲西藏的日子。我们是很多冠状病毒的中间载体,我们不知道哪一个可能会传染给人类,但是只要不吃我们,病毒绝对不会从我们这传出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果子狸先生。是的,“只要不吃我们,病毒绝对不会从我们这传出去。”这话掷(zhì)地有声,有血有肉,大家共同努力,让这话传遍世界每个角落。现场的穿山甲先生激动得夹克上冒汗了,你来讲两句。
穿山甲:感谢主持人,感谢在场的所有与会者,我是一直逃亡的穿山甲,那一次我的兄弟姐妹们都被抓走了,我在洞里刨啊刨,刨断了三根爪子才逃得一命。关于我身上携带多少病毒、多少细菌我就不说了,说了也没用。人类照样大吃特吃,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的甲没有那么滋补,就像人类的指甲那样。我生存的地方好多都被重金属严重地污染了,我们好多体内重金属严重超标,吃了我们的肉,将对你的身体带来隐患。所以,别吃了,你们吃掉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谢谢!
主持人:是啊,“别吃了,你们吃掉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岁月如梭,多少年来,我们人类与野生动物们有争执有和平,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呼吁和平,别抓了,别吃了,希望人类能够尽快战胜这场病毒。现在宣布暂时散会,引发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将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
(材料来自互联网)
【1】根据下面语句的意思,从文中摘抄相对应的词语。
(1)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________)
(2)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现也形容落实力度大。 (________)
(3)作恶犯罪的头日,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 (________)
(4)名声广泛地传播开去。 (________)
【2】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野生动物的发言,要表达(或呼吁)_______。
【3】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4】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 )里打上“√”或“×”。
(1)目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证实是因为有人食用蝙蝠而被传染的。 (______)
(2)果子狸是很多病毒的中间载体,也称宿主(自然生物)。 (______)
(3)虽然蝙蝠身上携带上百种病毒,但是蝙蝠与病毒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所以,病毒无法伤害蝙蝠。(______)
(4)2020年6月5日,国家发布公告:将所有的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因为穿山甲的甲营养价值很高,吃了它能滋补身子。 (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语句,主持人总是重复发言人的话,这样在表达效果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接过钞票。(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他并没有恶意,可是他们能换得开那张大钞票。(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全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严监生的意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有些漫画给我们带来阅读的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受到了某种启示。请你仔细观察上面的这幅漫画,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