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星孩是( )
A. 星星之子 B. 森林之子 C. 穷人之子 D. 国王之子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描写了祖父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等事物都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句话体现了孙悟空的敢作敢为。
C.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王”姓排名第二。
D.“也傍桑阴学种瓜”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诗句,“傍”的意思是靠近。
4、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猴子(______)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2.猴子(______)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______)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4.孩子的手(______)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他(______)工作忙,可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
5、用“尊”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不能重复)
1.多少名人为我们树立了______师长的典范。
2.他是一个性情温和、有才能、值得______的新闻记者。
3.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捍卫祖国的_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1】照样子各写两个词语。
A.清清楚楚(AABB)
B.考虑考虑(ABAB)
【2】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
例:( 东) 倒(西)歪
( )思( )想 ( )七( )八
前(俯)后(仰)
取( )补( ) 承( )启( )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训斥——________ 漂泊——________
郑重——________ 境遇——________
爱惜——________ 宝贵——________
8、巧填量词。
一(_____)《捣米谣 》 一(______)缝衣针 一(______)蚯蚓
一(_____)木桥 一(______)洪水 一(______)野马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作为一代理学宗师的代表人物,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多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目前,南平市共有朱子文化遗存140处和一条古街(五夫里街),馆藏可移动朱子文化遗存23件,非物质文化遗产73项。
(材料二)
“大话熹游”是由福建省南平市三位青年主创策划,通过以宋代理学家朱熹为原型的“卡通朱子”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创作的一系列图片、动画短片等互联网新媒体宣传作品。自2016年团队成立之日起,先后推出了《大话熹游》系列动画短片、《大话熹游——二十四节气》系列宣传图片等。截至目前,新浪微博话题“大话熹游”曝光量超过1亿次,《大话熹游》动画短片的网络总播放量超过6000万次。
(材料三)
南平市相关部门特邀南平新媒体青年设计了“卡通朱子”形象,如右图。
(材料四)
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7月21日表决通过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的决定,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从法制上解决了朱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福建省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朱子文化;福建省通过新媒体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推介朱子文化。如,福建省在央视打出的“清新福建”旅游推介广告,在“清新福建”之后加上“理学圣域”的字眼,不仅把福建文化特质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为朱子文化在更大范围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平也着力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如朱子文化寻根之旅、朱子书院之旅、万亩荷塘看活水、读经品禅茶、重踏朱子八闽足迹等,凸显朱子文化旅游的特质和品牌地位。此外,恢复举办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使之成为海内外朱子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是南平市政府近年来努力推广的一项活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朱熹在闽北一带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B.2017年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
C.“大话熹游”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通过“卡通朱子”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作品。
D.《大话熹游》系列动画短片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喜爱。
【2】“大话熹游”是由福建省( )三位青年主创策划。
A.南平市 B.福州市 C.泉州市 D.厦门市
【3】请观察材料三中的“卡通朱子”形象,对“卡通朱子”形象的构图要素及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武夷山标志性景点为图片背景,旨在宣传闽北的旅游文化。
B.选取代表朱熹思想内涵的《朱子家训》,旨在宣传朱子文化(传统文化)。
C.选取具有闽南特色的武夷山大红袍,旨在宣传、推动闽南的经济发展。
D.宣传标语“绿色发展南平市,乘风再来武夷山”,旨在突出“卡通朱子”形象的主题。
【4】阅读材料四,说说福建省各地为保护和传承朱子文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命的启示
①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他希望、他的儿子能够 ,所以,他依次给四个孩子一个问题,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棵树。
②大儿子在冬天前往,二儿子在春天,三儿子在夏天,小儿子则是在秋天前往。
③当他们都回家之后,他把他们一起叫到跟前,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④大儿子( )说:“我发现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
⑤我认为不是这样子的 二儿子( )说 这棵树被青青的嫩芽覆盖了 充满 了希望
⑥“树上花朵绽放、充满香气,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美景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三儿子( )说。
⑦小儿子不同意他们三人的说法。他说,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下垂,充满了生气与满足。
⑧这个人就对他四个儿子说:“( )你们只看到这棵树一个季节的风景,( )你们四个的感受不一样。”他告诉儿子们不可用一个季节的风景来评判一棵树或是一个人, 关于一个人的内在实质是怎样的,还有一个人生命的欢愉、喜乐、爱,只有在经历过所有季节之后,才能衡量。
⑨如果你在冬天的时候就放弃,你就会错过你生命中春天的企盼、夏天的美丽、秋天的收成。你不要让一个季节的痛苦毁掉其他季节的喜乐。
【1】选择下列合适的内容将其序号填入第①自然段空白处。
A.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B.学会不要太快对事物下结论
C.团结协作,共同面对困难
【2】给第⑤自然段加上标点。
【3】仔细读一读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然后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提示语。
【4】在第⑧自然段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为反问句:你不要让一个季节的痛苦毁掉其他季节的喜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把字句:这棵树被青青的嫩芽覆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儿子们听了父亲的话,可能会有怎样的感想呢?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好多生命的启示,如:“___________”(填原文中的一句话)就是启示之一。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你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给短文加一个标题_____。
A. 动物运动会 B. 小猴比本领 C. 我再也不骄傲了
【2】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________。
【3】“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什么?_____
A. 小猴很好动。 B. 小猴很喜欢他们。 C. 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
“仿佛为了过节”,课文中的这个节日指的是 。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诗人 写的《 》一诗,诗句中“定”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4、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身旁。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柔软的枝条随着春风跳起了欢迎春天的舞蹈。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呀!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小河旁。孩子们在河边放风筝。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举着风筝,有的牵动长线把风筝徐徐送上天空。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花儿,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
【2】写出表示颜色多,色彩鲜艳的词语2个。
(1)从文中找出1个(___________)(2)自己写1个(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意思。
“柔软的枝条随着春风跳起了欢迎春天的舞蹈。”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告诉我们春天在(_______________)
【5】用 “__________”画出表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15、阅读。
家乡的小河
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她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的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吹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1)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______)
(2)轻掩: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______)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读第一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部分;用“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部分。这样动静结合的描写,让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作者把夕阳西下时的小河比作醉汉?“站定”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处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蚂蚁和玻璃杯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太光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
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好半天,他们才喘过气来。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登。一次又一次跌下,一次又一次攀登,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子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秘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概括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1)留在杯子里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出杯子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著(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一一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莱。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的场面,_____和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心。
【2】众人为什么“先还发证”,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的情形
18、课内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往下一纵身 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空格中加上标点符号。
【2】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暝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眼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喜——( ) 顽劣——( )
【2】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描写。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石猴具有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里的风景这么美,真叫人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哪个地方的美景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回忆一下,写出来吧。注意运用动态、静态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