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中带点字读音与“转身”的“转”读音相同的一项( )
A.转盘
B.转椅
C.运转
D.打转
2、黄沙百战穿金甲( )
A.通过,连通
B.磨破
C.着衣袜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螺丝 拖地 船桅 鸟茏
B.土匪 海欧 拔草 欺负
C.船梢 难勘 奔赴 擂鼓
D.垫子 板凳 相貌 造诣
4、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一个fēng píng làng jìng______的夜晚,沃克医生shěn shì______着yì shēng bù kēng______躺在床上的刘伯承,sù rán qǐ jìng______。
(2)“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个个 mó quán cā zhǎng______,想把自己的才艺shī zhǎn______出来。
5、明确习作的要求。
(1)明任务:本次习作要求写________(一处 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且强调是________的。
(2)巧选择:中国有那么多世界文化遗产,哪些适合写进习作呢?打“√”。
①可以选择一处自己最想游览的世界文化遗产。 ( )
②可以选择一处自己曾经游览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世界文化遗产。 ( )
③随便选。 ( )
(3)知步骤:本次习作的步骤是什么呢?给下列句子排排序。
( )将资料分类整理。
( )先大量查找、阅读资料。
( )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 )可以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6、《周易摘抄》是东吴谋士(____)的作品,当年孔明“舌战群儒”时有所提及。《三国演义》中还提到一人擅长“周易”,这个人是(____)。
7、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词。
1.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___
2.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衔落日浸寒漪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笛无腔信口吹 ___________________
8、日积月累,迁移运用。
1.在寂静的山谷中,我不由得想起王维的诗句:“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吟诵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看到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我们会吟咏翁卷的“_____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故人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与我辞别,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回荡在我心间。
2.他人陷入困境,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仁之端也。”
3.这件事我们早己“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__”,你可不能反悔。
9、阅读理解。
书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订许多份书报杂志,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日趋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
(2)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溜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写书人的艰苦路程”在文中体现在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5】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1)楚王在招待来使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 ________
(2)“楚王笑嘻嘻。”这是一种怎样的笑?________
(3)回忆课文内容,晏子是怎样反击楚王和大臣们对齐国的侮辱的?________
(4)你认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
11、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2分)
12、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
【2】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齐威王的神态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在桂林的东南方,还有一座小县城叫朔阳,这里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优美奇妙,所以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说法。阳朔城北是阳朔水,城东面临漓江,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众山拱卫看着城,阳朔就好像隐居在开放的莲花瓣之中,所以古人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这里的名胜风景很多,如书童山,因山腰有一块巨石耸立,高约五米,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还有一座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所以也称为碧莲山。
【1】给加点字注音。
阳朔( )迂回( )耸立( )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浑浊——( ) 闭塞——( )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把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4】阳朔县城有哪些风景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语段做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阳朔在桂林的东南,漓江在阳朔的东面。 ( )
(2)莲花就是荷花。( )
(3)“迂回”就是“迂腐”的意思。( )
14、现代文阅读。
炎夏说瓜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老的少的都有,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他在高粱地里劳动,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捉鱼,河水清且浅。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听千万只鸣蝉的大合唱,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眼罐。小路两旁,全是“青纱帐”,远远的一个小瓜棚映入眼中。我们拨开高粱,走进瓜棚。主人身旁卧着一只小犬,旁边有一枝土枪。这是防备獾、狼和野兔的,也防有人夜间来“摸瓜”。我们和瓜地主人聊上几句,道一声摘两个“子瓜”。主人慢慢起身,脚步小心地进入瓜地,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最后,一手托一个瓜送到我们面前,用瓦盆里的清水洗一下,然后用手指弹弹,眼睛看看瓜,再望一望我俩。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托住,轻轻用右手掌打几下,瓜应声一裂两半,果然是沙瓤。我们用手抓瓤子吃,然后,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刮着刮着,一直刮到了“青州”。瓜,又甜,又鲜,可口沁心。吃完了,抹一抹嘴,丢下三四个铜板,道一声谢,便踏上归途。这时,夕照烧红了半个天,微风从禾稼声中送来,西瓜在肚里发散着清凉。
我们两个人,沐浴着夏风的凉爽,悠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六机匠”的巧嘴给我讲吃瓜的故事。我们一面说一面走,一会儿就到了家。这时候,一钩新月像镰刀高悬在他土屋的茅檐上了。
年老了,在都市里吃瓜,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一样是夏天,一样是吃瓜,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吃瓜,是一种享受,但我感觉,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1】《炎夏说瓜》是一篇________(记叙 说明)文,主要写了作者儿时和__________在乡村瓜棚里__________的快乐往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_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用自己喜欢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点的句子中,“浓厚的生活情趣”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道题中,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道题来回答。
(1)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城里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2)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乡下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①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②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摘自《新民晚报》)
【1】助手不辞辛劳地寻找最优秀的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是因为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①句“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②句“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两句话的“笑”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苏格拉底对助手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读完故事后,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
1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2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3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4)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第一自然段( )。
A.泸定桥的桥面。
B.两个团的敌人守住泸定桥这个天险。
C.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第二自然段( )。
A.我军发起总攻,冲到对面。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C.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第三自然段( )
A.我军夺桥的经过。
B.我军在桥头跟敌人激战,夺下泸定桥。
C.敌人被我军打得大败。
(5)按照“桥上、桥下、对岸”的顺序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三层。
(6)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①“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②“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
17、阅读。
绿茶的魅力
①茶是中国的国粹,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饮料。茶叶中富含茶单宁、茶多酚等多种成分,对健身、驻颜都有明显的功效。尤其是绿茶,据研究报告显示,长期饮用绿茶,( )能解渴、清热利尿及解暑降温,( )具有防癌、保健、美容等功效。
②绿茶具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日本人的吸烟量几乎为美国人的2倍,但其肺癌的发病率却仅为美国人的1/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可能与他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绿茶饮料和相关食品有关。上海医学专家在市区和郊县对癌症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研究,证实常饮绿茶者患胃癌的几率降低约40%,患肝癌的几率降低约30%。每天只要喝4杯绿茶,还可以预防皮肤癌。一般来说,亚洲人对绿茶的饮用量远高于西方人,这也可能是亚洲人发生皮肤癌的几率远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绿茶中含有EGCG等抗氧化物,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是防癌的主要成分。过去还发现绿茶能够造成癌细胞周围新生血管的萎缩,所以具有抗癌的效果,许多专家都认为将绿茶当成日常保健品相当不错。
③“茶能明目”几乎尽人皆知。这是因为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据测定,在所有种类的茶叶中,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绿茶中就含有280毫克维生素C,是红茶的5-6倍。每天喝3-5杯绿茶,即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此外,茶中含氟量较高,可起到预防龋齿、护齿、坚齿的作用。
④绿茶还能让女人更美丽。因为它(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其含有的类黄酮能增强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这种类黄酮也是珍贵营养品——蜂胶的主要成分,( )它对保持皮肤美白、活力可以说有珍品级的效果。绿茶粉也可以做成面膜,甚至还能沾一点,和一般牙膏混合后刷牙。它不但对牙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使口气持久清新。外敷绿茶包也能起到减缓黑眼圈的作用。只需将饮用后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拿出来敷在眼睛上20分钟,黑眼圈即可得到一定的缓解。
⑤随着国际上对绿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绿茶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养生保健的不二选择。
【1】在第①、④段的括号了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章第③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本文的具体介绍,概括说说绿茶具有哪些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的老师都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是的。”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A.意味深长 B.郑重其事 C.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得零分就会有希望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卡尔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一名大学老师,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常有奇思怪想,并养成一个“不良”习惯:手里握着一个铅笔头,随时将所思所想记下来,从办公室、实验室到家里,到处都是他的“涂鸦”之作。他曾被形容为全校“最不讲究的人”,闹出不少笑话,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工作。
进校第十年,他四十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正是他十年“涂鸦”的心血结晶。但当他将设想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无情的嘲弄。大伙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邪想异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别说拨给他科研经费,学校还要他倒贴卫生费呢。
他不甘心,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十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开始,研究院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他的研究失去信任。他二十年的心血,又一次被铅笔头所误。
但他仍然没有气馁,相反,经过很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越来越清楚研究的价值。得不到学校和研究院的资助,他自筹资金对实验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四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型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他的申请,还向他表达了歉意。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践。两年后,他的研究获得成功。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蜂拥而至的记者来到卡佩基的办公室,发现他手心还捏着那支给他带来灵感和幸运的铅笔头。言谈之中,卡佩基聊的最多的,不是他的成果,也不是他的荣誉,而是延续了四十年的铅笔头的故事。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_______) 侃侃而谈——(_______) 掩鼻而过——(_______)
【3】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从文章中梳理出关键词语填在横线上。
进校第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年后——____________
【4】请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5】联系上下文,读读画线的句子,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记者,你会如何进行采访呢?卡佩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想象当时的情景,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题目: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供选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等,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作文格中,再开始写作;②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2.题目:_________引起的回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的横线上可填的有一张照片、一本书、一束鲜花等;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力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