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爽的响声

B.威严的性格

C.奇妙的规矩

D.十足的派头

2、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儿突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夹住。

①蜻蜓飞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②此时此刻的蜻蜓全身放松,警惕性低。③它也顾不上身边有个庞然大物,威胁着它的生命。④淘气的小孩儿蹑手蹑脚地接近它。⑤蜻蜒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它已经成了孩童手中的“俘虏”。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3、关联词语我会填。

除了…………   即使…………

无论…………   因为……所以……

宁可…………   ……还是……

(1)我提出方案的时候( )采用常规的治疗外,( )加了抗菌素。

(2)( )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下降,( )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3)( )多么好的老师,( )不可能把所用的规则都教给你们。

(4)有时,你( )得罪你的上司,( )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5)不知道他这( )积习,( )不屑于面对我们。

(6)这件事( )你是冤枉的( )不能改。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_____  亨_____     憎_____  增_____ 

_____  沙_____   纽_____  扭_____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的师傅曾是一名非常优秀的shuāi jiāo_________运动员,从来没有人能赢过他。但一次比赛前,他的jiǎo wàn__________受了伤,比赛过程中不小心露出了pò zhàn___________,最后wú yí_________输掉了那场比赛。

2.一个国家的主权是shén shèng__________而不容qīn fàn___________的。

6、我知道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怎么可能呢?(   )

(2)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

(3)风火山像一只巨大的拦路虎挡住了筑路大军前进的道路。(   )

 

7、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诸葛亮为____。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用“享”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里。

(1)让快乐翻倍的方法就是把你的快乐______给其他人。

(2)我们应该尽情地______人生的乐趣。

(3)在团体比赛中,个人不能______所有的荣誉。

(4)奶奶年纪大了,也该好好______了。

(5)凡·高的画作在全世界都______盛名。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风筝

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此刻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了想当海军。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都快想疯了。可现在的纸飞机却吃不住这个小胖子的体重,他只好把自己最威武的一张照片贴在风筝飞机驾驶舱的位置上。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piān piān qǐ wǔ,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一个昆虫学家。哟,那边zhāng yá wǔ zhǎo地飞来了一只大蜈蚣,这一定是调皮蛋小狗子的,这家伙,在地上欺负人不算,到天上还要逞霸道!于是我的水兵帽和强强的歼击机立即出击,唉,威力巨大的歼击机竟和一条蜈蚣tóng guī yú jìn——缠在一起摔了下来。我心爱的水兵帽也牺牲了一根飘带,在空中失去平衡,摇摇摆摆地飞不稳了。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大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不完全算他的本事,要是没有他那个会拉小提琴的舅舅帮助,这竖琴不掉下来摔碎才怪呢!不过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土的风筝要算芳芳的了。因为她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长大后干什么,所以只好照她的头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了一条尾巴似的长辫子,唉,丑死了!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啊,每个人的童年也像是一个风筝。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可千万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1】看拼音写词语。

piān piān qǐ wǔ zhāng yá wǔ zhǎo tóng guī yú jì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同归于尽: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理想是什么?读了本文之后,你打算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呢?简单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   )

A.作战的需要。 B.军情特别紧急。 C.任务难以完成,可以惩罚诸葛亮。

2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写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 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 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 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3】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

D.逐次分述。

【4】文章画“ ”部分是_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发出的赞叹。

12、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1】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敛声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诞无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虽然不确定王熙凤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但是能感觉到她穿戴得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文中描写王熙凤肖像的句子,并画上双横线。

【5】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是一种“未见其人,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2)“远客”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对王熙凤的________描写。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呜。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屡次: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

【3】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 )

【4】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个任务”指什么任务?从“坚定”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想一想,此时的黄继光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加点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他站起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选段中有两个问句,请用波浪线依次画出来。第一句是________句式,第二句是________句式

3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段,请你来评价一下廉颇和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老师的腰围

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老师是个女的,40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完,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教室里一下静了。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笑道“好哇,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前面,随后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答案比较接近。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我一掌是11厘来,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圏之后,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短文介绍了哪几种测量腰围的方法?

_____________

2短文中多次描写到老师的一个神态,那就是_______,这个神态表现了老师_______的特点。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都是对老师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中的这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老实说,那位老师并不算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

(1)联系上文和自己的理解可知,第一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第二个“漂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你认为这是“最漂亮的一节课”的几个理由?(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哎 老人叹息着回答 我 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说着,脸上露出了非常悲伤的神情。

让·彼浩勒听了,掏出衣袋里仅有的一些钱,放在老人身边的小盆里,然后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向老人询问下午的情况,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走得缓慢从容。                                                    ( )

(2)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 )

(3)表示人的穿着破烂不堪,形容人穷困到了极点的样子。 ( )

【3】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4】请你用一句话归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

【5】“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庐山小记》回答问题

  庐山终于成行,那美景实在不是我这拙笔能描写出来的,但还是忍不住要记下一笔。最让我难忘的是庐山的云雾和暴雨。一天之内下了两场大雨。暴雨突然来临,使人来不及躲避,立刻全身湿透,心也融入了大自然里,游人洗去了夏天的暑气,走在雨中的山路上,感觉到秋意浓浓的,不由发出感叹:真乃避暑胜地也。雨后的庐山,白烟袅袅,如入仙境,云雾在山里忽隐忽现,把个瀑布遮遮掩掩的,让人只能闻其潺潺流水声而不见踪影,大声背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因为山脚下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以水面上的雾气特别多,那悠闲清逸的云雾引人的,水汽蒸发时形成了云雾袅袅而上,使整个庐山被笼  照)住,风一吹,似仙家腾云驾雾般到来,一会儿  功)夫烟雾散开,青山翠树又呈现在眼前,特别诱人,仿佛  治)身仙境中,自己也要飘飘欲仙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原来诗人们写的就是这般境界啊。

  在庐山到处是各式各样的别墅。这里是19世纪外国传教士来此建造的各种各样的外国别墅,有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民房式样进入别墅区,可以让人领略异国风情特别是老别墅现在开辟为参观游览的地方,进去后可以看见第一位来庐山建造别墅的外国人——李立德的蜡像人。一组别墅系统介绍了庐山的外国别墅来由。一部《庐山恋》的电影更使到了庐山的游人心醉神迷,那个电影院一年到头就只放这一部电影,却天天满场。

  清早的庐山极为迷人,除了满山的氧气之外,还有悠闲的人们,在坡上锻炼身体。在花径公园里,看着那里种着清秀的百合花,不由人想起了妹妹那调皮的模样,原来庐山还是个花卉王国,白居易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把我们带回了春天由于气候原因开花时间特别长,往往是山下花谢尽了,这里才盛开。使人看如痴如醉,留恋忘返。可惜这次时间不够,很多地方没去成,去的地方也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没有尽情感受。若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一次庐山。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当的字。

【2】给加点字注音。

笔( ) 清( ) 别( )

大雨( ) 潺流水( )

【3】照样子写词语。

(1)如痴如醉(ABAC式):_______  ______

(2)蜻蜓点水(含动物名称):________ ______

【4】请写出下面诗句的作者及诗的题目。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描绘一下雨后庐山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然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村料一 名人名师说阅读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时间表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00——7:30

洗漱、吃饭、听英语音频故事

7:35——16:30

上学(中午11:40——13:50:放学、午饭、午休、作业)

16:30

放学

16:45——21:00

做作业(日常作业、语文预习约40分钟、复习约40分钟、日记约20分钟、英语朗读、单词背诵约20分钟、数学约20分钟)

21:20

上床、阅读10分钟

 

【1】阅读材料一,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材料联合起来阅读,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换要求,改写句子。(3分)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很美丽。  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用上动作描写,以“正在  的人”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