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 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她是( )
A.妈妈
B.二姑母
C.团圆媳妇
2、选词填空。(5分)
探望 眺望 渴望 期望 展望
(1)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去乡下( )爷爷奶奶。
(2)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3)家里虽穷,但他非常( )读书。
(4)( )未来,我的心中满是喜悦。
(5)去左海公园过队日,是我们的( )已久的一项活动。
3、“雄浑”的近义词是( )
A.薄弱
B.雄伟
C.浑浊
4、把下面汉字的演变过程填写完整。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日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月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车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马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5、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
1.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海上_______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起伏的形状;现在他们生命结束了!
2.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______和______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_______的贝,也是一只_______的贝。
6、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 。
7、查字典填空。
“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画。“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 有名望的;④用鼻子嗅 。在下列句子里“闻”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______)
2.耳闻不如目见。(______)
3.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______)
4.爷爷喜欢看每晚的《新闻联播》。(______)
8、补充成语。
有很多成语,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把它们逐一填写完整吗?(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月光如______ 挺拔如______ 浩瀚如______ 清亮如_____
凝滑如_____ 水平如_____ 心急如_____ 烈日如_____
暴跳如_____ 岁月如_____ 人流如_____ 挥汗如_____
9、阅读理解。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 ——“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了,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示真诚,但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儿。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久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刚才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的题目是《王娜娜是那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具体地点是: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
B.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
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
D.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
【3】对文中画线句子A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
B.“我”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我”对他的怀疑
C.“我”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
D.“我”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
【4】对文中画线句子B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真实地反映了“我”的内心感受。
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
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
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
【5】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非常惊奇。 ②“我”完全陶醉了。 ③“我”十分欣慰。
④“我”感到有些蹊跷。 ⑤“我”颇感意外。 ⑥“我”火冒三丈。
⑦“我”控制住了自己。
A.④⑥⑦②⑤①③
B.④⑦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⑥②⑤⑦③
D.④①⑥⑤②⑦③
10、阅读。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①德国著名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年幼的他,还不会说话就自己学习计算。在他三岁时的一天晚上,他竟然帮助算工钱的父亲纠正了一个计算错误。
②长大后他成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③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孩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④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
⑤“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⑥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⑦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⑧老师头也不抬,挥着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⑨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⑩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⑪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候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⑪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老师头也不抬就说高斯算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高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ǎn zì rú(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tiān fù( ),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将要
明白:①清楚;明确 ②公开的;不含糊的 ③聪明;懂道理 ④知道;了解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______) 轻盈(_____) 舒展(_____) 澄澈(_____)
【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牌TZL30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使用说明
一、用途
本呼吸器是宾馆、办公楼、商场、银行、邮电、电力、轮船、电信、地铁、炼油、化工、公共娱乐场所和住宅等场所发生火灾事故时,必备的个人防火呼吸保护装置。
二、主要技术特征
符合国家标准GB21976. 7——2012规定。
①防护时间:30分钟
②防护类型及特点:防毒、防火、防热辐射、防烟。密封性好,适用各种面形。
③防护对象:一氧化碳(CO)、毒烟、毒物。
④油雾透过系数<5%
⑤吸气阻力<800Pa,呼气阻力<300Pa
三、生产日期
2015年9月30日 有效期3年
四、使用方法
①取出真空包装袋。
②撕开真空包装袋,拔掉前后两个灌塞。
③戴上头罩,拉紧头带。
④选择路径,果断逃生。
五、注意事项
①本产品仅供一次性使用,不能用于工作保护,只供个人逃生自救。
②产品备用状态时,环境温度应为0℃——40℃,周边无热源、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通风应良好,无雨淋及潮气侵蚀。
③本呼吸器为存放型,一旦固定存放后,不能随意搬动、敲击、拆装,以免引起意外失效。
④本呼吸器不能在氧气浓度低于17%的环境中使用。
⑤老人及小孩应在成年人协助下使用。
⑥撕破真空包装袋,视为呼吸器已失效不能再使用。
【1】下列信息与使用说明所述不相符的是( )
A.本产品防护时间为30分钟
B.本产品可以随意搬动、敲击、拆装
C.本产品可防毒、防火、防热辐射、防烟
D.本产品存放通风应良好,无雨淋及潮气侵蚀
【2】关于本产品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产品适用各种面形
B.本产品仅供大人使用
C.本产品可供多次性使用
D.本产品可用于工作保护
【3】家里炒菜油烟大,奶奶想把该呼吸器拆开使用,你会怎劝说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年10月3日,爸爸整理家里的东西,准备把该呼吸器清理掉,爷爷连忙阻止:“这么贵的东西,拆都没拆过,不能扔,还能用!”对此,你怎么看?请联系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来学范文】阅读范文,完成练习。
做人当学落花生
——读《落花生》有感
①读完《落花生》这篇短小精致的散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记叙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过花生收获节的往事。其中,父亲借谈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孩子们做人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父亲说,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将果实高挂枝头,而是将自己深埋进地里,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花生是谦逊、踏实的,它虽然对人们大有用处,却从不显露出来。我对文中父亲的这番话感触很深,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自己。上学期,我参加市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一名,从那之后,我便骄傲自满起来,觉得语文学起来太容易了。于是,上课经常走神,课后的讨论活动也不积极参与,作业完成得也马马虎虎。结果,期末考试时,我的语文成绩排名从第二名降到了第十名,我简直惭愧极了!我真应该好好学习花生这种谦逊、踏实的品格。
③“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就像文中的父亲所说,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价钱也便宜,可用处多多,既可食用,又可榨油,不是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反观社会上有些人,虽然外表很体面,却往往缺乏与外表相匹配的美德。有一次,我看见一群衣着时髦的青年在街心花园聚会,他们一边高声畅谈着人生和理想,一边把果皮、烟头、饮料瓶扔得满地都是。辛勤工作的环卫人员上前劝阻,反被他们嘲讽:“如果我们不扔垃圾,你早就失业啦!”这两幕情景相比,文中父亲的话确实发人深省:我们该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④《落花生》记的是寻常之物,语言平淡如水,讲的却是人人都该懂得的道理。我也要学习花生的可贵品格,做个质朴无华的,真正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1】例文运用“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展开。先概括了所读作品《_________》的大致内容,介绍了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是__________;再从___________这个角度来写阅读感想;最后写___________,点明主题,首尾呼应。
【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落花生的_______之情。
【3】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概述《落花生》一文的内容,第②、③段清楚、具体地写读后感想,详略得当。
B.第②段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想,有真情实感;第③段联系社会实际论述观点,有说服力。
C.本文写感想的部分用了先叙后议的写法,由物及人,把感想写得既深且透。
D.文章题目采用主副标题,用主标题突出了全文主旨,更能吸引读者。
15、阅读乐园。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可没了,在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这几段话表现刷子李的性格特点是( )。
A.喜欢戏弄人 B.善于揣摩人心思
C.对自己的技艺非常自信 D.对徒弟非常傲慢
【2】第2自然段中三个感叹号所起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刷子李的自负 B.表现刷子李的自信
C.表现曹小三的惊奇 D.表现曹小三的愚昧
【3】这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刷子李的形象。
【5】你读了这篇文章,想对刷子李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每天不忘记读书。他说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之外 就是爱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生活
在流亡国外旅途中,他的行囊总是鼓鼓的,人们还以为他是个富豪。谁知,行囊里装得最多的是新出版的书。
在伦敦时,他经常到英国博物馆的图书室里去读书。疲倦了,就伏在桌子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又捧起了书本。
有一次,孙中山发现自己吃饭的钱快用完了,一些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就凑了些钱给他。隔了几天,留学生们去看他,一推门就看见满桌都是书。有人问他:“上次给你吃饭的钱大概都花在买书上了吧?”孙中山笑着点点头说:“是的,不过还留着一点儿,已经够吃饭了。”于是,大家都称孙中山是“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1)请给第1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流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________先生的一些琐事。他一生的嗜好,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为“读书胜过吃饭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给孙中山先生一个怎样崇高的称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饿了,也得(dé děi)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kān kàn)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zào zhào)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
【2】“不可靠”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到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②“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个炸弹,把你炸死去!”
③ 哼 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 想从我这里发洋财 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④“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⑤“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3】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
【4】“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表现出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仗着自己国事强胜,想乘机侮辱晏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园地。
题目:_______,谢谢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爸爸”“老师”“同学”等。
2.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描写细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感恩之情。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