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词填空。

不然突然果然仍然虽然

(1) 今天下雨了,(   )我就游泳去了。

(2) 奶奶退休了,却( )闲不住。

(3) 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有雪,吃过午饭,天空( )飘起了

雪花。

(4) ( )生活富裕,我们还要注意勤俭节约。

(5) ( ),发令枪响了,运动员冲出了起跑线。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 王夫之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幼稚     穿梭     理直气壮

B.呐喊     迟延     百折不挠

C.清晰     拘束     杯水车薪

D.胚胎     祭奠     冲峰陷阵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下列歇后语。

武松打虎——________  武松打店——________

5、多音字组词。

假:jiǎ_______ jià_______ 降:xiáng_______  jiàng_______

量:liáng_______  liàng _______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6%)

(   )规定 冷静地(   ) 急切的(   )

壮烈(   ) 明显地(   ) 分外的(   )

 

7、课文内容回顾。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诗中的“______”字,流露出诗人对____________的赞扬。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4.《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作者对____________里的景物的描写以及作者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_______,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_________

8、根据图片猜成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后提升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达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史进,因久闻其名,便请他到酒楼喝酒。他们在途中又遇到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便邀请李忠一同前去。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刚刚开始喝酒,便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

鲁达询问原因,却得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拋弃。而所谓的“镇关西”,却是状元桥下杀猪卖肉的郑屠。

鲁达不禁bó rán dà nù ( ), 当场便要去打死郑屠,被史进、李忠苦苦相劝。他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金老、金翠莲父女做pán chan ( ),让父女俩回去收拾行李,准备次日离开渭州。三人又喝了几杯,便离开潘家楼,在街头分手,各自返回住处。

鲁达次日一早便赶到金氏父女投宿的客店,安排他们安全地离开,直到金氏父女已经出城走远,方才离开客店。他赶到郑屠的肉铺,并以经略府的名义让郑屠亲自将肉切成臊子。郑屠先切十斤精肉,又切十斤肥肉,整整忙活了一个早晨,却被告知还要再切十斤软骨。

郑屠这才知道鲁达是在戏弄自己, nǎo nù ( )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鲁达拼命,结果被鲁达一脚踹倒。鲁达怒骂郑屠,连打三拳,竟失手将其打死。他见情势不妙,一边声称郑屠诈死,一边迅速离开现场。郑家发现郑屠已死,便到官府告状。外面官兵搜捕,鲁达无处可去,只好跑到五台山出家避难,起法名鲁智深。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苦苦相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鲁达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狼的陷阱

一只狼躲在一个山洞里,等待猎物的到来。

然而,等了一个时辰也未见猎物的踪迹。它想:这一定是陷阱布置得不具诱惑力,应该用点什么办法把猎物吸引过来。于是,它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撒成一条草道,一直延伸到洞里。它隐藏在洞口,等待猎物上钩。

果然,一只山羊循着草迹走来,一直钻进了洞里。狼大喜,一下用身子将洞口封住,直扑过去。山羊情急之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从后门跑了。

狼十分的懊丧,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让到嘴的肉丢了。于是狼将洞里出口做了一番巡视,将所有洞口堵牢,然后又躲在洞口去等待猎物。一只野兔又循着草迹而来,狼猛地扑过去。机警的兔子迅捷地向洞里跑去,最后躲在一个石罅(xià下不见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呢?狼又是一番懊丧,于是它又费了一番心机,将所有可以躲藏的石罅塞上,最后看看的确无懈可击了,才又回到洞口躲藏。洞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狼十分惬意,心想:这下应该十拿九稳了吧?可是事出意外,进来的(虽然  不是)猎物,(但是 而是)一帮持枪的猎人。狼大惊,没命地向洞里跑去,可是可逃的地方堵了,可躲的地方也堵了,它没有什么地方可逃,最后在洞的深处被捉。猎人提着狼不停地摇头,说:这可是一只聪明的狼,竟设置了这样好的陷阱。是的,世上的陷阱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是陷了自己!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1分)

(chén  chénɡ (rèn  nèn shàng  sànɡ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3分)

迅捷(   )(     懊丧(   )( )嘈杂(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无懈可击——

情急之下——

(4)找出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打“ⅴ”。1分

(5)找出文中你觉得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狼为什么把陷阱布置得完美一些,它先后用了哪些办法?(3分)

7世上的陷阱起初都是给别人设的,后来却往往是陷了自己。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1、课内阅读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午,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选文选自课文 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_ 的母亲。

【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片断。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摆好各种酒器和青梅,于是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二人开怀畅饮。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突然问刘备:“使君认为,谁称得上当世英雄?”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单刀直入地说:“论真英雄,当今非你我二人莫属!”刘备听罢大吃一惊,不由得手一抖,筷子滑落在地上。碰巧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刘备借机附身捡起筷子说:“这个大雷吓死我了!”曹操笑道:“大丈夫还怕雷啊?”刘备也笑道:“孔圣人都闻雷色变,我怎会不怕?”

1这段话出自_______(朝代)的小说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这段话是选自小说中“_______”这个故事情节。

2读了以上片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白杨》片段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 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那不是树   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给文段第2-5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写出近、反义词。

严肃     坚强     粗壮     动摇  

             

(4)回答问题:

高大挺秀的身影在文中指

为什么称白杨树为戈壁滩上的卫士

 

白杨树有哪些特点?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

 

 

(5)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可保卫者。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14、阅读理解。

心里的天鹅

①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②“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助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足够的助跑距离,就飞不起来了。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地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③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能自由地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④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双翼,或由于助跑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向往天空的心了。

⑤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还是燕子、麻雀。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⑥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首悟道诗:

⑦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⑧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起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⑨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被养在池塘里,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⑩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下列不属于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们为让天鹅不能飞翔而采取的方法的是(   

A.绑住天鹅的翅膀。

B.剪去天鹅一侧的翅膀羽毛。

C.缩短池塘的距离。

D.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里。

【2】对短文第②段内容的理解,说法最准确的是(   

A.小孩问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

B.贵族们捉到天鹅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C.贵族们普遍使用第三种方法使天鹅不能飞翔,久而久之,天鹅失去起飞的能力。

D.“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天鹅失去飞行能力的真相。

【3】对“心里的天鹅”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

B.“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在阅读《饲养天鹅的方法》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饲养出心目中的飞翔的天鹅。

C.正如天鹅丧失了飞翔的能力一样,人们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D.这里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面看是写天鹅的遭遇,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4】文中加点的“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桂林的岩洞

桂林的岩洞以芦笛岩、七星岩、冠岩最为有名,而且各有各的特色。

  走进芦笛岩,就好像走进了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装饰起来的宫殿,各种各样的石笋、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摸上去还滑溜溜的。在这座美如仙境的宫殿里有很多景点,如盘龙宝塔”“水晶宫”“瓜果丰收等,最吸引人的应该算瓜果丰收,你看,这儿的果类有紫色的葡萄、红色的柿子、黄色的、浅绿色的蟠桃;瓜类有青色的哈密瓜、绿色的西瓜、黄色的南瓜,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七星岩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刚走进洞口,一阵阵冷气就迎面扑来,还有许许多多的燕子在空中盘旋,一边飞一边叫,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到冠岩可不容易了,必须先爬到半山腰,然后乘观光电梯往下走,只见很多钟乳石上照着五颜六色的灯光,让人觉得好像 进入了一个晶莹透亮的童话世界。走出观光电梯,耳边响起轰隆隆的声音,这可不是打雷,而是水流声,这里有一条闻名中外的地下河。坐船渡过这条地下河,可以乘火车观赏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钟乳石。

一个岩洞,里面地电梯,有船,有火车,真是少见,难怪有人称赞说冠岩是天下第一洞天哪!

1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芦笛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人们称赞冠岩是天下第一洞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感悟。

给予是幸福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 )       小心翼翼——( )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他把这壶水喝了,会发生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二)《拯救书籍》(9分)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原本有5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这句话应该补在第_______句的后面。(2分)

2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文中找出恰当词句,回答不超过8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

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

【1】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从文中找出。

___________

【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

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

【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清明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1)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出现的部分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照样子,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园里边绿油油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百花园。

同学们,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这次习作请根据下面所给漫画,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2.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4.要记着给文章定一个合适的题目,书写工整,干净,字数400字左右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