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质朴无华   华:时光,岁月

B.漫天要价   漫: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C.众所周知   周:普遍,全面

D.心满意足   满:全部充实,没有余地

2、找出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天)

B.半夜三(更加)

C.请勿自(耽误)

D.书善画(擅长)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一样的是 ( ) (本题2分)

A.  B.

C.子   D. 动 明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1.画中的人物仪态duān zhuāng______,显得无比尊贵,有种shén shèng______不可qīn fàn______的感觉。

2.美丽乡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乡村zhǎn xīn______的面貌。一些小朋友来体验用chú tou______松土、喂shēng chù______等农活,感受劳动的乐趣。

5、补充词语

半信半_________   跃跃_________试   心惊胆_________

_________处优 _________然起敬   情不自_________

6、请做飞花令游戏,写出两句含有“月”字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

7、组词。

寞(   敝(     漠(   敞(  

 

8、查字典。

“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在字典中有:

①轻便的小船:游艇。汽艇。

②某些大船:潜水艇。鱼雷艇。舰艇。

“小艇”是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被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

3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成功的法则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 100美元。

成功的法则其卖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再读一读。

不慎(shěn  shèn) 无奈(lài  nài)

其实(qí  qī) 执著(zhùzhuó)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使用手段,吸引人去做事。( 

(2) 对某件事具有坚持不懈的态度。(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诱惑抱怨一奇特一专注一

反义词:简单清晰一喧闹一冷静一

4.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在括号中画X

(1)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2) 本文中奇特的声音除了说明金表滴答声外,还预示着小孩的最终成功。(   )

(3) 成功的法则叫执著。(  )

 

 

 

11、品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脊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______”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现了毛主席是____________的人。

【3】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宇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

“踌躇”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填序号)

【2】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 )的,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 ”画出。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给了祖国,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莽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怒——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笑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 )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sā sǎ)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来就是兔唇要好受些。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xīng xīn)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    ),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 )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括号内的错别字画掉。

2文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失灵   B. 失调   C. 失聪

3结合短文语境,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我觉得说出来伦纳德夫人会不喜欢我的

B.说出来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C.我不说他们就不知道

4生理缺陷和同学们的讥笑,使产生了怎样的自卑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5伦纳德夫人对说的八个字是什么?为什么这八个字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为伦纳德夫人是一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在你心目中,伦纳德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空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水面,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国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彩明丽的大理石,都被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经融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谥和静止之中了。

【1】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读第一自然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4】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5】选文主要描绘的是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15、快乐读书吧。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 (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 (     )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

【3】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着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地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地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提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面。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能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问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1】本文第①②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我能行。

智取九龙杯

一次,一位外宾访问中国后从上海回国,有关单位在某大饭店为他准备了丰盛的宴 席。宴会上使用的精致的酒杯上雕刻着九条飞龙,姿态各不相同,条条矫(j iǎo) 健抖擞,鱗 光耀目,口含金珠,每次酒一入杯,金珠就闪闪滚动。这位外宾非常好奇,爱不释手。酒过 三巡(xún) ,他倚(yǐ) 酒三分醉,顺手牵羊一把一只九龙杯塞进了公文包。但此举被接待 人员看见了。这酒杯是国宝,一套一共36只,少一只岂(qǐ) 不可惜?

当时周恩来总理正在上海,有关部门立即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说:九龙杯是 国家的宝贝,一定要追回来,但要有礼貌、不伤感情地追回来。周总理接着问:今天为这 位外宾安排了什么活动?有关同志回答说:宴会后看杂技表演。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 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

杂技场里灯火通明,外宾正兴高采烈地欣赏精彩的表演。正在表演的是魔术,只见魔 术师摆出三只九龙杯,右手高举一把手枪,只听的一声,三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另一只不翼而飞了。正在大家纳(nà) 闷的时候,魔术师已走到前排外宾席前,彬(bīn) 彬有礼 地请那位外宾打开公文包,轻而易举地取回了九龙杯。观众席上掌声雷动,那位外宾真是有口难言。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   )

(2) 指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 ( )

2九龙杯是国宝,非常美观,短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总理笑了笑说:这就好办了。说完,一一做了安排。联系上下文,说说周总理做了什么安排,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此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童心悠悠(节选)

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我盼望成天和儿童一起。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饥饿()可畏()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好奇症”吧()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1给文中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2文中的“病”加引号,是因为______。“我”的“病”实际指的是_______。作者说“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就是说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可以知道作者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他在文中回忆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时的快乐生活,也写出了自己现在和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的快乐。

4你觉得妈妈、叔叔、李奶奶对“我”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和童年有关的名人名言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丝绸之路

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张骞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 出使过西域。公元前119年他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汗朝与西域各国的   ,从那以后,一对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来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 、变得美伦美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1在横线上填下恰当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来看,古代中国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中国输出的是_________,而西域各国输出的是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字具体指什么?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假如安息国的国王几年后来了中国,他会对汗朝的皇帝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请写出来。(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2)难道我们能被地震这个困难吓倒吗?(改为陈述句)  

 

(3)巴掌大的地方不能踢足球。(改为反问句)

 

(4)居里夫妇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5)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改病句)

 

(6)闪电撕破了乌云。(扩句)

 

 

21、改写句子。

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表达。

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吧!这次习作就请你写写自己的收获,既可以写自己学习的体会,也可以写自己克服写错别字的方法等。请做到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