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按照作者的思绪写的,先回忆了在故乡的几件趣事:数星星 摇知了 看月亮 梦月亮 ,接着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 他乡的月亮 与 故乡的月亮 的不同,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B.“我现在年仅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中“耄耋”指80岁。
C.“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月亮”象征着团圆,自古以来都和思乡联系在一起,所以,提到故乡必然提月亮,提到月亮必然勾起思乡之情。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选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 》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2、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要选取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B.可以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C.举出的事例越多越好。
D.可以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写出人物的特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遂心(suí) 抓耳挠腮(náo) 迸裂(bìng)
B.山涧(jiàn) 拖男挈女(qì) 獐鹿( zhāng)
C.耍子去耶(yé ) 好呵(a ) 瞑目( míng)
D.石窍(qiào) 石碣(jiē) 拱(gǒng gòng)伏无违
4、比一比,再组词。
搂( ) 倒( ) 皆( ) 怜( )
擞( ) 侄( ) 替( ) 伶( )
5、看拼音写词语。
xián jiē_____关中巴蜀地区的蜀道,自古以来就有“难于上青天”之说。两边的秦岭和大巴山wú yí_____成了天然píng zhàng_____,加之hōng rán_____而过的江水伴随崖壁奔走,开成了易守难攻的gé jú_____,要想占领蜀道、qīn fàn_____川蜀,绝非易事。
6、根据对联内容,填写历史名人。
1.天问千声悲故园,江咽万语悼斯人。______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______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______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楼________ 伴________ 炸________ 障________ 堪________
搂________ 绊________ 诈________ 潭________ 甚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ruì xuě zūn zhòng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bēn fù juàn liàn tè shū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许见过刺绣姑娘手中的绣花针,但一定没见过两头尖、针鼻子在中间的双刃绣花针吧!它是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青少年发明金奖获得者——湖北省武汉市义烈巷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帆发明的。
暑假,王帆回到湖南老家。他看到姑姑正在专心绣花,一根细细的绣花针随着灵巧的手在绣布上穿来穿去,可每绣一针都得把绣料翻过来覆过去。这( )麻烦,( )绣花的进度也慢。爱动脑子的王帆想,能不能不用翻面也可以绣花呢?他试着用多种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
一天,他与同伴去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渔民用梭子织渔网的镜头时,他马上liǎn xiǎng__________到了绣花针,bèng fā__________出发明的火花。回到家中,他试着把两根绣花针的针鼻子各去掉一半,然后将两个半截针鼻子的绣花针焊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个像梭子似的两头尖、中间有孔的绣花针。他一试,还真管用。用这种双刃绣花针绣花,就再也不用把绣料fān lái fù qù_____________了,绣花的速度当然快多了。
王帆同学的这个小发明( )看似简单,制作也容易,( )多少年来就是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做。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却敢于想象,敢于chuàng xīn__________,敢于以非常规的思维成功地改变了很多成年人没有改变或想改变却没有去动手改变的传统绣花针。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 成功——( ) 容易——( )
3.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两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4.用直线画出王帆同学发明制作双刃绣花针的句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联系上下文或根据阅读经验,可以猜测出“门客”的意思是( )
A.家奴
B.驯马师
C.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D.车夫
【2】根据片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_____________;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
③因为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
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画“﹏﹏”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4】故事中,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各有特点,选择其中两人,谈谈他们的个性,要有理有据。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火神山医院
①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突袭我国,北京成了重灾区。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②17年后的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建设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
③说起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可谓惊人,被称之为“中国速度”!1月24日,医院相关设计方案完成;1月29日,医院建设已进入病房安装攻坚期;2月2日上午,医院正式交付;2月3日投入使用。
④该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其功能主要是救治确诊患者,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不设门诊。而伴随火神山医院同步建立的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2月2日交付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功能设置主要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
⑤该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调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团,现场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速度来源于综合国力。“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都调动了起来,从物资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网络舆论评价说,这也是今天我们能够创造“火神山速度”的最强劲底气之所在。
【1】根据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武汉火神山医院”是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____)
(2)“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被称之为“世界速度”。(____)
(3)“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各省市地方不同的医疗单位。(____)
(4)“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离不开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____)
【2】文章第③、④和⑤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建筑和功能、以及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火神山医院。
【3】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最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亮明观点 B.首尾呼应 C.点明主旨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根据图示中的关键词,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的语句,摘录下来,并体会他的内心。
【2】选文的主人公是刷子李,能否删掉描写曹小三的语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没有拜错师傅 B.师傅技艺高超,有此绝活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C.师傅奇特的规矩是为了引人关注 D.有本事的大有人在,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13、课外阅读
老师我想对您说
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教诲(_______) 激励(________) 坦诚(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 ______ 、________ 、_____
谆谆教诲:_______ 、________ 、_____
【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判断下面划线的字哪个读音是正确的仿佛________ (fú fó)
倒映________ (dǎn dàn)
画卷________ (juàn juǎn)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________的大海 翠绿的________ ________的西湖 新生的________
________的泰山 无瑕的________ ________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________
(3)判断句子的正误
①“形态万千”的意思是:有一千种或一万种形态、姿态。_______
②“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_______
③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_
④“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和“这样的水被这样的山围绕着”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_
⑤因为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所以我才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_______
(4)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_______
③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加上绿树红花,游船渔舟,让你感觉到仿佛走进了画
卷一样。_______
15、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是毛泽东的_________描写,这一连串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伟人,不是凡人。( )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 )
C.两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
D.“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把遗体运回国埋葬。( )
16、鸟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 ) 有丰富的知识,( )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就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丫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 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齐景公的鸟是由( )照顾的。
A.齐桓公
B.晏子
C.烛邹
【3】“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的意思是( )。
A.列举烛邹的罪状,好让烛邹死得明白。
B.让齐景公知道,烛邹确实该杀。
C.委婉劝谏齐景公,为一只鸟杀无罪之人带来严重后果。
D.杀烛邹之前,要列明他的罪状。
【4】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的做法是_____。
【5】你认为晏子使用的办法怎么样?试着用自己的话分析。
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①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②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选文第②自然段先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再进行_______________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_______________在人们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描写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把句子写完整,突出人与小艇的密切关系。
(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学生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_______________在小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细读课文深感悟。
(1)《再见了,亲人》是一篇______________散文,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口气描写了______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同朝鲜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为了志愿军,大娘______________,为了志愿军,小金花______________,为了志愿军,大嫂______________,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____________;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______________。所以说,中朝人民的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把《游园不值》改写成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