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爱国诗不属于陆游的诗的一项是(  )

A.《春望》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示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

A. 娇阳似火   B. 辟波斩浪   C. 拾人牙慧   D. 金璧辉煌

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神态描写)

B.“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C.小胖墩儿跳了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动作描写)

D.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语言描写)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词语,给加点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 )   ( ) ( )( )

( )   嘟嘟( )   ( ) ( )

( )   下雨( )

5、把下列加点的字词换成现代词语,写在括号里。

(1)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_____ 

(2)真个好所在_____

(3)请自误。_____)  

(4)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_____

(5)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_____

6、课文内容我知道。

1.从课本中我们到的属于世界八大奇迹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课本中我们知道了许多历史人物:有七次下西洋的______,身残志坚的________,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_________

3.《游园不值》中表达作者愉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1.这个小男孩,别看nián línɡ( )小,但非常坚强,去mén zhěn( )的路上,他拒绝别人的搀扶,治疗时忍着疼痛,yì shēnɡ bù kēnɡ( ),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2.他是一位cí xiánɡ( )的yào jì( )师,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三十年,以自己的职业wéi rónɡ( )

3.面对他人shěn shì( )的目光,王明从不抱怨,他yóu zhōnɡ( )地说:“我愿意为同学们服务,而且也能duàn liàn( )我自己的能力。”

8、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练习。

(1)前两句诗中的“__________”字表现出黄河的生气,“______________”字突出山的高峻;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2)全诗以“ ______________”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1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5】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 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贏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_______  主意_______  信任_______  猜测_______

2根据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成连线。

田忌 善于交友,相信朋友。

孙膑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足智多谋。

齐威王 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3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看来,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

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1】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下子心里开了窍。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________

(2)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疲惫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B.魏军没有料到有埋伏,仓皇抵御,战斗力减弱。

C.为了攻打魏国,齐军做了充分的准备。

D.齐军的强大兵力把魏军吓坏了,他们闻声而逃。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写一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短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秘  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的退休金,祖孙二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

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 ①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②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 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和第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

5“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6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_______,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14、阅读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映 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居然 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 和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厉 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 拣)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泻 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打 √。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短文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重点描写了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这篇短文分成三个部分,用 // 在段末画出来,并概括第二部分段意。

【5】短文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的蜘蛛

小蚂蚁看着蜘蛛伸开八支脚,舒舒坦坦地趴在蜘蛛网上,根本不用东奔西跑,食物就自动送上门来,真是羡慕极了。他央求蜘蛛说:蜘蛛姐姐,把你吐丝和织网的本领都教给我吧!如果我能像你一样,织一张网,往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逸该多好呀!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蜘蛛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呀!蜘蛛想了想又接着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儿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么生活的,行吗?小蚂蚁同意了。

夜幕降临了,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她在网上爬来爬去,把蛛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里,好好的一张蛛网给蜘蛛拆了,只剩下几根搭架的蛛丝。

蚂蚁睁开朦胧的睡眼,疑惑不解的看着眼前的变化。蜘蛛把丝吃掉以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他从天黑忙到天亮,才织好新网。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把网拆了重织?

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蛛丝吃进肚子,从新织网,网就没有粘性,第二天就粘不住飞虫,我就得饿死了。

蚂蚁又问:你每天夜里都这样干活吗?

蜘蛛说:是的。我为了生存,每天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干活,一天也不敢间断。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许多人都不知道,以为我织成一张网就一劳永逸了。

蚂蚁再也没问什么,下爬去。他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劳永逸:

(2)小蚂蚁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蚂蚁明白什么了?(4)

语言的运用 (40)

 

16、课外阅读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车联对

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到湖南视察。一日,两人同坐一辆车,浏览长沙市。车驶到湘江的橘子洲,毛泽东触景生情,吟出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该联出的都是眼前情景,将穿梭的船只与千古不移的江洲自然地融于一联,而且谐音,一时要想对出下联,实在不易。

轿车离开橘子洲开往市内,不久到了天一阁。这时,周恩来看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受到启发,立即对出下联:

天一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周恩来对的下联十分工巧,也是一地名,而且谐音,毛泽东听后,很满意地点点头,会心地笑了……

1给加点字注音。

子(   音(   天一

2请写出文中这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中的地名是______,所写事物是________。下联中的地名是______,所写事物是_________

4周恩来对的下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兄逼弟赋诗

曹操有好几个儿子,按照封建正统思想,曹操的君位应当传给二儿子曹丕,可是有的大臣反对,主张立曹丕的弟弟曹植为太子,理由是曹植有远大的抱负、宏伟的志向,也比曹丕有才能。但支持曹丕的人势力很强。最后曹操作出决定,确立曹丕为太子。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从此以后,曹植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常常想方设法迫害几个弟弟。

一天,曹植从封地回到京师朝拜皇上。曹丕决心要置自己的亲弟弟于死地。于是等曹植上朝时,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曹植走七步路必须作出一首诗,作不出就判处死刑。朝廷上一片沉寂,气氛很紧张。有几个一向同情曹植的人也替他捏了一把汗。

人们把目光投向曹植,只见他举止从容,面不改色,文思敏捷,随口说出的话都成文章: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著名的《七步诗》。其意是说,豆萁(即豆茎)和豆子本是同根所生,可是如今一个在锅(即釜)底越烧越旺,一个却在锅里受尽煎熬。曹植面对曹丕不择手段的迫害,发出了弱者凄厉的呼喊。

曹丕听弟弟吟完这首诗后,非常窘迫,一副狼狈相,终于不敢加害曹植,朝廷上的气氛这才轻松了许多,几个同情曹植的人,心里也暗暗替他庆幸。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支持____       安全____

慌张____       紧张____

【2】把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成语,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

【3】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一首诗?

______

【4】曹丕终于不敢加害曹植是因为( )

A.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曹丕不敢杀弟,恐招人耻笑。

B.曹植在七步内作出了诗,而且巧妙地用豆萁、豆子作比,认为兄弟不该互相残杀。

C.曹植文才出众,曹丕很欣赏他。

【5】你认为曹植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

18、课内阅读。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从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1听了护士的话,沃克医生的眉毛为什么扬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为什么会拒绝使用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段阅读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的。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美丽的      

要求:写一处景物,如公园、果园、校园、田野等,要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把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地方写详细,写具体。写出景物的动态、静态,并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