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最喜小儿亡赖。
A.没有依傍
B.奸刁
C.顽皮、淘气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伟大。
B.数学老师请我们班的张超同学上台做题,他神机妙算就把难题给解了。
C.读完《清贫》一文,我对方志敏烈士肃然起敬。
D.一遇到难题就抓耳挠腮,这就是我学习生活的写照。
3、关于笑话的描述,请你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笑话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也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
B.讲笑话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C.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如口头禅,重复等。
D.讲笑话的时候,如果笑话太好笑,可以和听众一起笑。
4、根据句子意思,填上合适的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5、我能把音节补充完整。
妒忌(___ì) 瞬间(__ùn) 呛人(q___) 冀北(__ì ) 斩首(___ǎn)
保佑(y___) 隧道(__uì) 面藐(m___) 萧声(x___) 娄山关(l__)
6、按要求答题。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
2.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 __________ 的感情。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xìnɡ yǔ zhòu zhēn qiè jǐ liá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xiǎo tǐnɡ chuán cānɡ bǎo mǔ dǎo ɡào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可千万别跑调呀。
匙____( )____( )
熬____( )____( )
塞____( )____( )
圈____( )____( )
9、阅读理解
苦瓜
淡红色的表皮上隆起许多小小的红疙瘩,连她的名字听起来都让人感到它是苦的,苦瓜。
我第一次吃它 真是苦啊 我想 这样苦 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为它传种呢
尽管我和姐姐都讨厌它,可是妈妈偏要种它,还经常说:“人啊,多吃点苦不是坏事!”
我们的一切怨恨都无济于事。苦瓜籽还是照样的发芽,像一团绿绿的水。转眼间,那嫩绿的小芽抽出了许多线藤,顺着一切可以攀缘的东西向上爬,仿佛可以爬到半空似的。那藤子好像有眼睛,总是向着竿子爬上去,一点也不向别处爬,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呢!
苦瓜叶像小齿轮,叶子小得很,和“苦瓜”的名字一样,不起眼。藤条更不必说,青丝似的,但他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它的绿色的生命,它的顽强的意志使我的看法有了转变。
我讨厌它,是因为它的苦;我讨厌苦,是因为吃惯了甜。妈妈爱吃苦的,因为她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甜”。
妈妈爱吃,那我也该学着吃吃……
【1】“转眼间”是表示了时间极短的意思,请再写出3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3】“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呢” 中的“它”指什么?为什么叫它“生物探测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用曲线画出描写“藤条”的句子,读一读,把它的特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珍 藏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 )钢琴考级,( )只能按捺住考上重点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伴着清柔(róu lóu)的风,飘入我的耳朵。哦,听清楚了,是笛声,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我陶醉了,沉静了……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 )我一放下琴,笛声( )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边想着吹笛子的人。
有一天,当我照例(lì liè)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在吹着笛子。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sì shì)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xīnɡ xìnɡ)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呆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1】按要求填空:
“忘却”:“却”音序查______,字义选______。
A. 退;B.退还,不受;C.表示转折语气;D.去,掉。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素未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不可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
既然……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5】仔细读文,回答:
(1)有一天,我看到那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吹笛子,使我惊异的是
,使我震惊的是 。
(2)在我眼中,那位建筑工人是我的 ,我和他交流的方式是 ,这种交流给我的感觉是 。
(3)短文以《珍藏》为题,你认为作者珍藏的是什么?
11、课外阅读。
丰碑(节选)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 座)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 辩)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静 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于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地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厉 严峻 严肃)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坐 座)晶莹的丰碑。
【1】用“√”选择正确的词语,并在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_________;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_______。
【3】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A.侧面描写 B.外貌描写 C.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E.细节描写 F.心理描写
【4】对“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军长由暴怒到惊鄂,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这“愣”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这“愣”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5】“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将军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将军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12、你一直都对《水浒传》很感兴趣,借此机会找来《水浒传》的相关情节进行了阅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佚名
①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②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座了。
③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④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⑤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
⑥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⑦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⑧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⑨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文章有删减)
【1】(词语理解、内容理解)请你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第③段中“依草附木”这里指的是林冲因听从柴进而随便改变立场。
B.第⑤段中“木枷”指的是用木板制成,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刑具。
C.第⑦段中“用了浑身的功夫”一句可以替换为“浑身解数”。
D.第⑧段中“措手不及”指洪教头无法抵挡,表现了林冲的动作敏捷。
【2】(内容理解)奇奇根据文章内容编写了一个上联,请你帮他续写下联。
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_______________
【3】(人物形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体会林冲的性格特点。
【链接材料】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义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水浒传》第七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旨情感)请你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 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zhuǎn zhuàn)。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比塞尔,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虽然 不是)不想离开那儿,(但是 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贯 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lüè nüè)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用“/”画去短文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拼音和标点。
【2】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一个词语概括毛毛虫、比塞尔人和肯·莱文的行走特点。
(1)毛毛虫、比塞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肯·莱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哪两个方面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答应不再伤人性命,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唐僧气得逐走悟空,不再认他为徒。(有删减)
【1】联系选文内容,我能猜出文中加点词语中“胜”的意思是( )
A.胜利
B.比另一个优越
C.超过
D.能够承受或承担
【2】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信息补充完整。
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打逐走孙悟空
白骨精:一打变村姑、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__________、 二打朝妖精当头一棒、_________
【3】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极为精妙。说说下面加点的动词好在哪里。
①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句的老妇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要做到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难忘的八个字
[加拿大]玛丽·安·伯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破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裂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慈祥可亲。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 A 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都做得很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 B 捂住了右耳。然后, C 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慈祥可亲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有删改)
【1】文中A、B、C三处分别应填入哪个词语?选一选。(填序号)
①悄悄 ②紧紧 ③轻轻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2】请把文中描写“我”的外貌的句子画上“ ”,把描写伦纳德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选一选。
文章开头先写“我”天生是裂唇,受到同学们的讥嘲,认为除了家人没有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这样写的目的是( )。
A.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独特的教学方式作了很好的铺垫
B.为下文写伦纳德夫人的爱心作了很好的铺垫
【4】选一选。
“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5】“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这八个字对“我”来说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于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中的“绝望”是指(________)。文中的“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指黑人孩子(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两个“跪”字的含义。
小男孩“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老船长“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鲨鱼
①军舰停泊在非洲的海岸边。白天很凉快,从海上吹来凉爽的风;但是傍晚的时候,从撒哈拉沙漠吹来了炉火般的热空气,闷热得让人受不了。
②太阳落山之前,舰长走到甲板上,大声喊道:“游泳吧!”于是水兵们马上跳进水里,放下
帆布兜,把它拴好,便在帆布兜里游泳。
③军舰上还有两个男孩跟我们在一起。这两个孩子是最先跳进水里的,他们觉得帆布兜
里人多拥挤,想在大海里比谁游得快。Ⅱ
④两个孩子像两只蜥蜴,在水里伸开四肢,争着向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游去。
⑤ 一个小孩起先追过了他的伙伴,但是后来落后了。这孩子的父亲是个老炮手,他站在 甲板上很高兴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当他看见儿子开始落后的时候,就嚷着鼓励他的儿子:“别泄气!加把劲儿呀!”
⑥突然甲板上有人大叫一声:“鲨鱼!”我们在水里马上看到这海上魔王的脊梁。
⑦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⑧“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老炮手扯着嗓子喊叫。 但是孩子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⑨ 老炮手吓得脸色发白, 一动不动地瞧着两个孩子。
⑩水兵们放下小艇,跳了进去,拼命朝孩子们那边飞似的划去。这时候,鲨鱼离孩子们至多不过20步远,可是水兵们离孩子们还远着呢。
⑪起先,孩子们没听到有人喊自己,也没有看到鲨鱼,但是后来,有一个孩子回头看了一眼,马上发出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Ⅱ
⑫也许是尖叫声提醒了老炮手,他急忙离开自己站的地方,跑到大炮前,转动一下炮架的后尾,伏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军舰上的人, 一个个都愣住了。
⑬大炮轰的一响,我们就看见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了,因为我们的眼睛一时给硝烟遮住了。
⑭当水上的硝烟散了的时候,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低沉而含糊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是震天动地的欢呼。老炮手放开捂脸的手,站起身来,往海上望去。Ⅱ
【1】阅读短文,根据“Ⅱ”的提示,简要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 )→ ( )→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第⑧⑨段画“ ”的句子分别是对老炮手的 ________、________ 描写,表现了老炮 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理。
(2)第⑫段说“军舰上的人, 一个个都愣住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1)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
(2)第⑬段“老炮手仰卧在大炮旁边,用手捂着脸”是因为他被大炮声吓到了。( )
(3)“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低沉而含糊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是震天动地的欢呼”说 明孩子们已经脱离了险境。( )
【4】当两个孩子发现鲨鱼时,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⑫段中,“也许是尖叫声提醒了老炮手,他急忙离开自己站的地方,跑到大炮前”,在那危急时刻老炮手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动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来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③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
【1】结合短文,说说为什么“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能化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的作用。
A.化解尴尬
B.警世
C.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是___________。幽默是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习题。
威尼斯的小艇(片段)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段落中加点的词语不能说明( )
A.船夫驾驶小艇得心应手
B.威尼斯的小艇行动灵活
C.乘小艇的人感觉不舒服
D.河道中来往的船只很多
【2】段落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乘客的感受是为了表现( )
A.周围的建筑物美 B.乘客没看到景物 C.河道总是很拥挤 D.船夫驾驶技术好
20、句子练习。
(1)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战士们好了浮桥。
“把”字句:
“被”字句:
(2)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楚王只好尊重晏子。
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想起这件事,我就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③字数不少于400字。④如果要写到人名或校名,用XX小学代替真实校名,用小丁、小刚、小芳、小英等代替自己或他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