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上序号

悬:危险抬;不着地无着落;没结果距离远;差别大

(1)富商把上联挂在茶楼门口。(  

(2)好,差一点儿掉到井里。(  

(3)他的问题还着。(  

(4)这场战斗敌我力量相差殊。(  

(5)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起来。(  

 

3、你要赞扬一个人善于向他人学习,应选用(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下列句子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惦记着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严监生一直没有咽气。

(2)( )刷子李穿一身黑,刷完墙身上( )看不到一个白点。

(3)他已经很大很高,( )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 )已经像个成人了。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晏子使楚》一文中,楚王________次侮辱晏子,晏子都予以反驳。表现了晏子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桥》一文中突出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无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句话巧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先将小艇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独特的______;又将小艇比作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艇行动时______的特点。

7、组词:(5)

( )   (   ) ( )  决 ( )  冠  ( )

唤( )   (   ) 蹄( )  绝 ( )  寇  ( )

 

8、读句子,根据画横线部分的意思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

(1)沃克医生直截了当地说:“你是军人!”______

(2)沃克医生知道他的病人就是川中名将刘伯承时,不由得产生敬仰之情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同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衫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齿冷”可以理解为______的意思,因为____________。让“富翁们”“齿冷”“三天”,这里通过_______的方式,更突显了“我”__________

【2】片段中第一个问句是( ),第二个问句是( )

A.反问句        B.设问句             C.疑问句

【3】最后一段中的“清贫”是______;“洁白”是____;“朴素”是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直通车。

荷兰的郁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本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小石屋(   )

2.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文中画出来。 

3.文章从            两方面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4.“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11、阅读《庐山小记》回答问题

  庐山终于成行,那美景实在不是我这拙笔能描写出来的,但还是忍不住要记下一笔。最让我难忘的是庐山的云雾和暴雨。一天之内下了两场大雨。暴雨突然来临,使人来不及躲避,立刻全身湿透,心也融入了大自然里,游人洗去了夏天的暑气,走在雨中的山路上,感觉到秋意浓浓的,不由发出感叹:真乃避暑胜地也。雨后的庐山,白烟袅袅,如入仙境,云雾在山里忽隐忽现,把个瀑布遮遮掩掩的,让人只能闻其潺潺流水声而不见踪影,大声背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因为山脚下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所以水面上的雾气特别多,那悠闲清逸的云雾引人的,水汽蒸发时形成了云雾袅袅而上,使整个庐山被笼  照)住,风一吹,似仙家腾云驾雾般到来,一会儿  功)夫烟雾散开,青山翠树又呈现在眼前,特别诱人,仿佛  治)身仙境中,自己也要飘飘欲仙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原来诗人们写的就是这般境界啊。

  在庐山到处是各式各样的别墅。这里是19世纪外国传教士来此建造的各种各样的外国别墅,有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民房式样进入别墅区,可以让人领略异国风情特别是老别墅现在开辟为参观游览的地方,进去后可以看见第一位来庐山建造别墅的外国人——李立德的蜡像人。一组别墅系统介绍了庐山的外国别墅来由。一部《庐山恋》的电影更使到了庐山的游人心醉神迷,那个电影院一年到头就只放这一部电影,却天天满场。

  清早的庐山极为迷人,除了满山的氧气之外,还有悠闲的人们,在坡上锻炼身体。在花径公园里,看着那里种着清秀的百合花,不由人想起了妹妹那调皮的模样,原来庐山还是个花卉王国,白居易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把我们带回了春天由于气候原因开花时间特别长,往往是山下花谢尽了,这里才盛开。使人看如痴如醉,留恋忘返。可惜这次时间不够,很多地方没去成,去的地方也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没有尽情感受。若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一次庐山。

【1】画去括号中用得不当的字。

【2】给加点字注音。

笔( ) 清( ) 别( )

大雨( ) 潺流水( )

【3】照样子写词语。

(1)如痴如醉(ABAC式):_______  ______

(2)蜻蜓点水(含动物名称):________ ______

【4】请写出下面诗句的作者及诗的题目。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描绘一下雨后庐山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然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始盛开?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⑤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⑥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⑦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⑧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⑨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我们还学过她的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__________》。“窃”字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填选项)

①偷盗;②偷偷地;③私下。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空。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___________,为了隐藏自己,她会___________,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读书时一系列动词,用“___”画出来,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读书心理。

5写出你对画曲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身份决定___________

【2】毛主席作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幼稚________      寂寞________      情趣________  

(2)本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这篇课文是小说《________》的序言,作者是________。  

(3)面对爸爸对骆驼戴铃铛的诠释,的脑中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4)对作者的这种想法,你还有更好的解释吗?试试看。

16、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边的火石湾,才是真正的海,①刀一样直切下来的陡岸,全是坚硬的火石,像一道金灿灿的屏障,贴着这陡岸直拔上去的是高高耸立着的火石山。在这刀削的陡岸中间,有一道豁口,下面有五十步长,五十步宽的小天地,铺着黄澄澄的鹅卵石。②豁口两侧的石壁轰轰地响着,迸碎的浪花从两面齐往豁口处喷酒、透着白光,现出一闪即灭的七彩光环

【1】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的屏障                      黄澄澄的鹅卵石

金灿灿的( )        黄澄澄的( )        ( )( )

【2】仔细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再填空。

句子①写出了火石湾的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海岸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句子②写出了火石湾_________(静态、动态)美,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3】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天地。

画画

星期天下午,我在阳台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画的名字是《_____》。

18、课内阅读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1说说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范仲淹非常刻苦,用“______”画出。

3这段话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刻苦的例子,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sì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面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

3用波浪线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他也许会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_________________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式改换。(2分)

照样子,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变。

例: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

  他是一个好学生。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

难道他真的愿意去?

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以《我的同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选取典型事例,用上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③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350字。④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对自认为写得好的2处地方做批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