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找出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颇盛名(担负)

B.草满池塘水满(池岸)

C.喜不自(能承受)

D.是寒(越……越……)

2、“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曹操 。(        

A.足智多谋     爱惜士兵

B.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C.神机妙算     谨慎多疑

3、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严阵已待 稀簿  效率  分辨 B. 美伦美奂 渲染 勾勒  妨碍

C. 驼鸟 不翼而飞 疾弛 幻稚 D. 摔跤 商贸 斗志高昂 追害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猜字谜。

1.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谜底:______

2.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谜底:______

3.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谜底:______

4.一点一横长,一撇向四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谜底:______

5.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谜底:____

6.耳朵两把扉,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谜底:_____

5、巧巧手,加标点。

1.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是啊这里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宝呢真是一粒沉沙万斛珠

2.学者装束的人说□□□□然后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6、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吾盾之______

2.问其______

3.旁李______

4.能应______

5.冀得兔______

6.株待兔______

7、用课文中恰当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 ”的内容。

(1)方志敏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

(2)敌人用威视来吓唬他,他面不改色,从容应对。( )

8、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纽_______

_______  锅_______  赠______________  扭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们都说,少年不吃后悔药。可我每看到毛(róng  rōng)茸的小鸡,就会想起小时候做的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我5岁的一天,妈妈从集市里买回来三只可爱的小鸡。全身的毛都是金黄色的,在太阳底下显得格外漂亮。一个尖尖的黄嘴,一双乌黑的圆眼,一对细细的小瓜,惹人喜爱。我马上取来一个纸箱,在阳台上给它们安了家。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看完动画片,就抓了一把米送到了喂它们的小碟子里,它们看了,一边“叽叽”地叫着,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给它们的米,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吃完了,它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又在纸箱里乱蹿乱跳,你追我赶玩耍起来,把喂它们喝水的小碟子也(nòng  nèng)翻了,身上(zāng  zhāng)脏的。看着它们,我又好笑又生气。哎,平时我弄脏了,妈妈就要给我洗澡。现在小鸡这么脏,我也给它们洗洗澡吧。

  想到这儿,我连忙小心翼翼地抱起纸箱,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卫生间。我往盆子里倒上满满的一盆温水,就开始给小鸡洗澡了。

  小鸡一只一只被放在水里。可它们总是扑腾着小翅膀,挣扎着要上来。我按住了这只,那只又来了。我手忙脚乱,只好一边不停地哄它们说:乖,洗个澡,身上干净。”一边硬把它们浸在水里抹上香皂,好不容易才把它们洗干净。

  洗完澡,三个小鸡浑身发抖。我赶紧用干毛巾把它们身上的水擦干净,放在我的小床上,盖了小毛巾,让它们睡觉。我高兴极了,满以为妈妈回来会表扬我。没想到,妈妈回来一瞧,小鸡全死了。妈妈问我怎么回事  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给它们洗澡了  说完哇地哭了出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每种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活习性,比如说小鸡,就不能像小鸭那样在水里活动。”我(shì  sì)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隔了多年,我仍后悔小时候太幼稚,好心做了坏事,断送了三只小鸡的生命。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第6自然段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干净:①没有尘土、杂质等;②形容利索、干脆;③比喻一点儿不剩。

  A.好不容易才把它们洗干净。(   )

  B.我赶紧用干毛巾把它们身上的水擦干净。(   )

(4)“我”后悔些什么?为什么那三只小鸡会死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已用“‖”分好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请你按“买鸡——喂鸡——洗澡——后悔”的顺序,把余下的部分用“‖”分成四段。

(6)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请把一两点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类文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

[法]夏多布里昂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rán),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chóu chú)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③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zhí zhú);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动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1(整体感知)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密西西比河两岸给你的整体印象是________。作者使用______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的不同风光,其中西岸主要描写了草原上的_______,而东岸则主要描写了丛林里的__________

2(品词析句)体会下列词句的妙处。

(1)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劈开”“游到”“卧在”三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草原的______

(2)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3(品读理解)下面对短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是全文的中心句,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短文中将河的西岸的风光作为描写的重点,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细致描写。

C.第③自然段主要描写东岸的各种植物,是静态描写。

D.第④自然段描写动物的活动,第⑤自然段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两个自然段是对景物的动态描写。

11、课外阅读。 

情谊

1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2教室里,同学们在读书,我都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3“玲玲,你收下吧!”

4“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5“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6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7“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8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_________ 疲劳________ 关切________

2用“______”线画出描写同学们和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3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述文章中“我”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   _______

【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训练 

尊重卑微

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开拓求生之路。  (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

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纪晓岚跳河

清代乾隆年间,翰(hàn)林院有一位叫纪晓岚的学士。他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素以风趣机智、妙语连珠而著称。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道:“纪爱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释?”

纪晓岚回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

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

“这……臣遵旨!”

“你打算怎么去死?”

“跳河。”

“好,好吧!”乾隆知道纪晓岚当然不会真的去跳河,他也只不过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免去一死,于是静观其变。不一会儿,纪晓岚回到乾隆跟前,乾隆开口问:“纪爱卿,你怎么没死?”

纪晓岚回答道:“别提了,臣刚才在河边碰到了屈原,他不让臣死。”

乾隆听了一愣,忙问:“此话怎讲?”

纪晓岚说:“我到了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走了出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纪晓岚,你这样就不对了!想当年我因为楚王是昏君,不得不投水而死。可当今皇上圣明,是谁逼你去死的?再说,你若步我后尘,非投水而死不可,你死了倒没什么,可天下的人知道了,是要对皇上说三道四的,叫皇上的脸面往哪放啊,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的,你再死也不晚啊!’”

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话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如簧之舌。行了!行了!我算服了。”

1下面词语不能用来形容人“口才好”的一项是( )。

A.能言善辩 B.风趣机智 C.妙语连珠 D.如簧之舌

2读短文,做一做。

(1)中国古代对“忠孝”是怎样解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乾隆命纪晓岚马上去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纪晓岚是怎样应对皇帝的旨意的?

先是遵旨_______,然后回来说不跳河的_______:自己跳了河就会给皇上带来__________,为了皇上的好名声,自己______跳河,只好回来了。

3纪晓岚应对皇帝的话妙在哪里?

借用历史人物_______之口,巧妙地给乾隆皇帝出了一个______。因为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_______,也就不会让纪晓岚再去_______了。

15、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连续几声,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请选择正确的打“√”

  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的。

  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2)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哪种?请在括号里打“√”

虚心(   ) 藐视( ) 高兴( )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白天——     辛勤——  

(4)“—”把短文中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画出来。

(5)学习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1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

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 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 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 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

【3】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

D.逐次分述。

【4】文章画“ ”部分是________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_____发出的赞叹。

17、课外阅读。

那日,朋友生病住院,我买了一束鲜花去探望。病房里,除了朋友外,还有个小女孩正躺在床上默读英语。

从朋友口中知道:这小女孩是个初三的学生,中考前夕病倒了,一直躺到现在。但她很坚强,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自学各门功课,每天还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病房,给其他病人端茶送水……多可爱的小姑娘!我突然萌生了也送她一束鲜花的念头

第二天,我特地买了一束鲜花。走进病房时,女孩正躺在病床上看书。我悄悄走近她,把那束鲜花举到她的床前,“来,送你一束花。”“啊!”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但随即紧紧地抱住鲜花,“太美啦!”一个个粉红的、淡黄的生命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嗅着花香,小女孩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表情里充满了谢意。

我正要走出病房时,忽听小女孩喊道:“叔叔,谢谢您!”我心头顿时一热。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人在我需要关爱、需要鼓励时给我送过鲜花。正是那些代表友爱的鲜花,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想起我曾拥有的那份鲜艳和芬芳,( )会从心底深处泛起一种异样的温暖来。

朋友,请您记住,送人鲜花,手有余香,无论什么时候!

【1】请为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画横线的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填空。(填序号)

(1)文中写花在女孩的手上“轻轻颤动”,意在表现:______

A.小女孩显得有些惊愕。 B.小女孩内心的激动。

(2)文中画“﹏﹏﹏”的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

A.朋友也曾送“我”鲜花。 B.朋友的关爱让“我”觉得温暖。

C.花的鲜艳与芬芳令“我”愉悦、满足。

【5】这个小女孩有哪些品质让作者觉得“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人鲜花,手有余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 ”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表现了毛主席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歌颂了毛泽东主席怎样的品质和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拓展我能行。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

周岩璧

①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仲春时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续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救,我们男孩子常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蔑,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蔑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栽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④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媳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⑥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凤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⑦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瞩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册课本中《_________》也是写放风筝的,春天,放风筝是很多地区的一个风俗,除了放风筝,你还知道其他的风俗吗?如: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蔑——___________——糊纸涂色——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觉得文章结尾“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还可换为“啊,我的_______的童年!”

【6】谈谈你对这句话“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说作者的童年是系在风筝线上的,那么你的童年是系在什么上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改为子句)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为转述句。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以“我最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可写你身边的人也可写你从新闻中了解到的人。

要求:1.在横线填写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全。

2.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他(她)一个方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