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词填空。(3分)

矗立 屹立   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 )在茫茫戈壁上。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A. 秦王我都不怕,就怕廉将军。

B. 我怕秦王,不怕廉将军。

C. 我不怕秦王,更不会怕廉将军。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sōu) 引(jiān) 矛(dùn) 嘴(liè)

B.辈(wǔ) 杆(wéi) 弄(dòu) 吓(hǔ)

C.能应(fú) 牙(zī) 行(hánɡ) 住(ɡōu)

D.荣(yù) 子(mào) 扯(sī) 输(yín)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____。”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或曰:“______?”其人弗能应也。 

(2)人一百岁叫______,女子十三四岁叫______

5、日积月累。

(1)君子喻于义,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3)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

(4)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做题。

1.《威尼斯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________、船夫驾驶小艇的________以及小艇的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以“____”(一个字)为主线,按_______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____;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____;最后写了事情的____——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7、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wàn______ tì tóu______ píng zhàng______ máo dùn______

jī fěng______ fàng sì______ xiǎo tǐng______ sāo yǎng______

8、主题积累

在括号里填上《三国演义》中的两个字的人物名字,使前四个字和后四个字各组成一个词语。

1.千疮百________目张胆

2.咬紧牙________扇纶巾

3.纲举目________针走线

4.信口雌________心耿耿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瑞典医生斯坦利·库尼茨(沉迷 痴迷)于沙漠探险。为庆祝自己的36岁生日,他极(细心  精心)地挑选了一件独特的礼物: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

进入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使得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得无影无踪,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

死亡的恐惧不停袭来,在饥饿和干涸中,他的手臂神经质地伸向自己的口袋。苹果他从绝望中清醒过来我能生存下去 )我还有一个苹果他一边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边不停地叮嘱自己。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塔利被当地土著人救起。令那些土著人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紧紧攥着一个(   )干瘪得不成样子(   )却很完整的苹果,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取出。

就是这个苹果使斯坦利(坚定 坚决)了生存的信念,这种信念使他能拥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能在绝境里(忽视 漠视)所有的困难和死亡。

上世纪初,这个传奇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拟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心中还有那一个苹果的存在,我们就一定不会轻言放弃,就一定能抵达梦想的乐土和成功的彼岸。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3请在第三自然段的“□”填入合适的标点。

4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阅读时,如果读不准弥留之际,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6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一个苹果是指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抢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读读画线句子,三个“!”连用加强了船长命令的语气,说明了船长______

【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1)“扎”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_____

(2)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落水的冲击力______,也从侧面说明跳水的位置______

【3】为什么“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段,请你说说船长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草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___________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__________________

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中的的意思是______;“疾风知劲草的意思是______

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沃克医生在手术时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割了多少刀。

B.写出了手术中动的刀数之多,时间之长。

C.从侧面写出了刘伯承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

2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病人手术时表现的句子。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沃克医生称病人为“军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多处描写沃克医生,这样写的目的是(  )

A.说明沃克是个胆小的医生。

B.说明沃克很细心,反衬出病人的草率、马虎。

C.反衬出病人的镇定、勇敢与从容。

D.让文章更真实,让沃克的形象更生动。

6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不恰当的是(   )

A.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接受手术,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像神仙一样厉害。

D.刘伯承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13、快乐阅读。

冰淇淋的眼泪

朋友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父亲的努力下,去了县城的中心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倒也有滋有味。

可是,朋友渐渐地对那种平淡的生活失去了兴趣,他想过得更为激情,更为精彩,于是就在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支援西部的活动中报了名,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顺,要求到西部支教。

朋友被安置到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里。第二天就正式讲课了,三、四、五年级在一起上课,讲得匆匆忙忙的。不久,朋友就来信说,那里条件艰苦,工作也累,似乎想知难而退。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班上最小的一个孩子问他:“老师,书本上说的冰淇淋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城里的孩子都喜欢吃冰淇林?”

“冰淇淋是一种冰做的食物,里面放有奶油、巧克力等物,吃着凉凉的、甜甜的,在夏天可食用,可消暑、增加人体能量……”他面对一群瞪大眼睛的孩子,忽然感到自已的解说是那样苍白无力,毕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是应该亲口尝一尝的。

“老师,巧克力是什么呀?”他刚刚顿住,另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看着孩子们迷惑的眼神,朋友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就匆匆地应付了几句,孩子们听得似懂非懂的。

后来,一个偶然的会,朋友到县城去领一个邮包,正打算回去时,却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县城唯一的冷饮店,他决定为班上的二十几个学生每人买一个冰淇淋带回去。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还好,冰洪淋才稍微化了一点。他将冰淇淋分给了孩子们,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才稍稍多了一些安慰。

第二个星期,他看到了一个孩子的作文:“我们都很爱我们的老师,他是一个好人,给我们每个人买了一个冰淇淋,很好吃。我们以前谁都没有吃过冰淇淋,那时,我们感动得流泪了,冰淇淋也很感动,它流着白色的泪……”

1你能根据意思填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吗?

(1)遇到了困难就放弃。_________________

(2)急迫得不能等待。_________________

(3)高兴地呼喊着,像雀儿一样跳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仔细体味,完成练习。

(1)他置亲朋好友的劝告于不顾,要求到西部支教。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在那天天气还不是很热,他向老板要了一个塑料盒子,又找来一些棉花、布片,包裹着装有冰淇淋的食品袋,赶了近二十里的山路,朋友才回到了山村……

①句子中的“赶”能否改成“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淇淋的眼泪”表面上指_________,实际上指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静  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 果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  坚定)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给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2语段②是对人物________ 的描写。语段⑦是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

3这位“病人”是_________ ,被沃克医生誉为___________

4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句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 ________________

5你从作者对沃克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和他忍不住对病人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病人在手术中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和的老祖母。她是一个聋子。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去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地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我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大片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1】作者童年那些“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是指什么?

(1)慈爱善良的老祖母日夜将“我”思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母亲“似乎没有任何食欲”,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特别依恋家乡的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在水声中长大的,水让“我”灵魂永远不会干燥。

B.“我”生活在水乡,每天都干着与水有关的工作,家乡的水养活了“我”。

C.水乡滋养“我”的灵魂,“我”的性格、脾气及人生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家乡的水。

16、阅读《军神》片段。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 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分别说明下列两句中量词或数词叠用的作用。

①“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

②“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为刘伯承检查病情后,立即断定“你是军人”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沃克医生的优点:他具有高尚的_______和高明的_________

4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

17、你通过竞选并获得了“王熙凤”的专属汉服,同时还领取了相关的走秀资料袋和风筝道具。

资料袋一:古人标准的走路姿势。两脚慢慢行进叫作“行”;比“行”稍微慢点儿的叫“步”;比“行”稍微快点儿的叫作“趋”,大概像是迈着小碎步快走起来的样子;比更快的叫作“走”。

资料袋二:风筝源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一种户外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风筝是一种既注重手工艺术,又涵盖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和地域文化。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1】资料袋一中所说古代的“____________”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跑”,走秀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让观众看清楚,应该选择“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走路姿势。

【2】(病句)你发现资料袋二中有个病句,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15分)

我站在骆驼在面前,看它们咀嚼时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1给多音字加拼音,再组词。( 4分)

满分5 manfen5.com

2第一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写出了骆驼的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骆驼   ,说明作者   。(5分)

3你也是一个小作家,也来写一写某种动物某个时刻的样子吧。(6分)

 

1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摩拳擦掌:_____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场比赛后,田忌第一次的神态是________,第二次的神态是_________,第三次的神态是_______________

4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比赛结果是:田忌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

5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2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中指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练习。

假如你是草原上的一个牧民,请你展开想象,想象一下你应该如何安排一天的草原生活呢?

要求:(1)题目自拟

(2)想象合理

(3)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