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与“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的描写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B.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C.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D.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2、本单元课文中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怎样才能写好一个人物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做到细致观察,掌握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

B.选用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C.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运用多个事件,越详细越好,面面俱到,人物更丰满。

D.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采用间接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3、下列词语中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垂头丧气 B.膀大腰粗 C.哈哈大笑 D.目瞪口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补全诗句,并将这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将诗句补全,再用你积累的其他诗句续写一句。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惬意;快乐是“_____________”的自在。

(3)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_____一朵瓜花_____一个绿妈炸,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______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仿照上面的句子,使用连续的动词造句(至少使用三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里的月亮再大再圆,也比不上家乡小水坑里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拼音和语言环境,写出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好朋友李磊,nián líng( )不大,可wǔ yì( )超强。今天他róng xìng( )地参加县教体局举办的体育特长比赛。虽然我不在比赛现场,但我内心不停地为他nà hǎn( )助威,yóu zhōng( )地希望他勇夺冠军。

6、给下面字换个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7、我能写词语。

liáng guó

ēn huì

jiā qín

zào yì

shèn zhì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8、找出谐音字,写在括号里。

1.飞机上敲铜锣——____声远扬

2.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____

3.秃子打伞——无法____无天

4.小葱拌豆腐——一清____二白 

5.妈妈的众姐姐——多疑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商人jiā jià)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照样子,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沿河做生意)的商人______的青年妇女

______的孩子______的庄严老人

【4】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____的过程。

【5】根据你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宝藏》节目向大家介绍湖北博物馆的重要文物。阅读后完成下列小题。

春秋晚期越国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把青铜剑,世人尊其为“百世之祖”,(1)称我国国宝。剑通高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重875克。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刻有鸟虫铭文"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显得格外庄重、华贵。这把剑虽然(2)经深埋于地下2400多年,但是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3)无比,居然一下子划破了21张白纸。这怎能不令人感到神奇呢?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叙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隔(jiān)   “卧”字的第二笔是竖

B.隔(jiān)   “卧”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C.隔(jiàn)   “卧”字的第二笔是竖

D.隔(jiàn)   “卧”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文中(1)(2)(3)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堪 湛)(已 以)(利 厉)

A.堪、已、厉

B.湛、以、利

C.湛、已、利

D.堪、已、利

【3】“这怎能不令人感到神奇?”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表述方法,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____的作品《_____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意思是_________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片段侧重对人物的______描写,从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高大健壮的特点。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将文段中画“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是对毛泽东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___的身份决定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主席作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B.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3、课内阅读。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   ),要上战场;一会儿(   ),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   ),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   ),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四种琴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故事中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阿肯的琴声婉转的讲述了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耐磨的人生(改编)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笨拙: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处破折号,它们的用法都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分项列举

【3】朋友口中的“耐磨”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书,你认识了哪些具有“耐磨的人生”的人?请写出他(她)的名字,并简单写一写他(她)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本学期学了许多课文,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1分)

(2)《田忌赛马》中的主要人物有 、   、和 只是调换了马的   ,就使   的原来的马赢了   的马,说明

的道理 ((4)5分)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写的,后两句是:   ,

(3分)

(4)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的典型战例。它选自罗贯中写的长篇小说《   》,同《   》、《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5分)

(5)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好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一句中本事 指   的本事 ,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是指   的花草。(2分)(这道题的设计既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又关注了学生能否跳出课本学语文)

 

16、阅读。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又请来医生对羊群进行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侵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而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狼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各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有了敌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个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你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台,击垮了一个个挑战的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长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一声:“对手,你好。”

【注释】十八盘:原指登泰山极顶必须要过的1594级台阶,常比喻很艰难的事情。

【1】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优生优育”的作用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看,第五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此处的“十八盘”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颇具新意,指出只有狼的存在,才有羊群的发展。

B.本文的主要意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是一致的。

C.本文意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锐意进取,并且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D.本文作者认为,泰森由于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5】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预测准确。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填成语)

(2)“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这正是____________。(填俗语)

3分析句子,写出诸葛亮的用意。

(1)“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_______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__

4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涉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十几岁就去给别人种地,以维持家中生计。

这一天,天气出奇的炎热,陈涉和大家还没干一会儿活就已经hàn  liú  jiá  bèi   )了,于是,他们一起到田埂边休息。想着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陈涉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 要是我陈涉将来有一天能chū  rén  tóu  dì )就不以维持家中生计。

会忘记现在   你现在靠别人吃饭  却想着出头  不是bái rì zuò mèng (       ) 

大家都觉得陈涉的想法有些yì xiǎng tiān kāi (        )燕子和麻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陈涉听到大家的话,无奈地摇头叹息道。

 后来,他参加并领导了农民起义,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的地方加上标点。

3鸿鹄之志从字面上解释是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鹄之志是成语故事,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写四个。

       )、(       )、(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籍的演变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4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3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21、换要求,改写句子。(3分)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很美丽。  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妙笔生花

《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将相和》都是古典名著中的故事篇幅较长现在请你从四篇课文中任选其一进行缩写缩写之前一定再把课文多读几遍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减细细斟酌后再连缀成文最好不超过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