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只有…………

(1)(   )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   )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   )牺牲自己,(   )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   )没有科学根据,(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樱桃   耘田   瞎闹   承认

B.胡蝶   蜻蜓   破晓   昼夜

C.拨草   拴住   逛街   桑树

D.割草   随义   锄头   铲地

3、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B.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D.可是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语。

1.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chéng chè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bǐng xìng______

3.那大虫páo xiào______,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jiū zhù______

5、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困难再大,我________要克服。

________你知道学习的重要,________应该认真对待。

③这股寒流________从内蒙古来的,________从西伯利亚来的。

④爸爸________不抽烟,________不喝酒。

6、按原文填空:

爸爸的微笑________,脸色变得________。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哪儿________,它就在哪儿很快地________,长出________。________风沙还是雨雪,________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不________,也不________。”

7、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大致意思。

印信( )   榜文( )   墨客( )     郎中( )

8、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孩子吓唬它____朝着它大贼大叫____猴子不但不理____还撕得更凶了____

(2)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____而且都能分成上________下三等____

(3)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____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____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牙咧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此时他的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描写,生动再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画上“_____”。

【5】读了短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选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读一读,填一填。

(1)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等昆虫;“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____________等事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

【2】句子模仿秀(用上带点词语)。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第四、五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 )追赶( )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地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 )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 )没有命了。(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地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他刚喊出“三”,孩子就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用“ ”划出描写孩子处于危险处境的句子。这情景,你可以用“ ”等成语来形容。

【3】船长看到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是怎么做的?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着船长是个怎样的人?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还有哪些方法来救孩子?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è ,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diào tiáo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把选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用“/”画掉。

【2】在选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3】诸葛亮为什么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________,“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是为了___________,“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说一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诸葛亮当时会笑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没有喝彩的工作

一天放学后,我从学校跑出来,流着泪伤心地回家了。

妈妈见我这样,很惊奇,关心地问我:为什么这样伤心?”“我想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眼泪,一边鸣咽着说。到底怎么回事?妈妈温和地问我。我委屈地说:学校要开家长会要演话剧……老师这次不选我当主角,却让我在后台工作!那王小虎反而成了主角。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的手表明明你看这手表上都有什么东西妈妈一边擦干我的眼泪一边问我那是一块玻璃两只指针我回答妈妈摘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我说:那是小齿轮和螺丝。妈妈说:外面的表针要走得准,全靠里面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没有喝彩的工作,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了,心里便觉得轻松、快活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难过一( )沉重一( 

2.从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

惊讶一(   )意味深长一(   )

3.给第三自然段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4.这篇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5.第二天到学校,会怎么做?

 

 

 

 

14、阅读理解。

成语嫁给了广告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说没有什么不合适,似乎可以。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了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但说并不合适,也自有道理,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尤其是现有的大批广告人一股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时,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语的木材基地了。

当然,持不同意见者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一些说法。比如,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中小学生们竟将“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该怎么办?

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要义,恐怕首先是准确。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汉字,要用一个正确的方式留存史册。只有充分尊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合理使用汉字,才能传承汉字文化。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鳖”来无恙:        

一“明”惊人:        无可替“带”:       

2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离”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

“貌合”指:    ,“神离”指:     ;“一举”指:    ,“多得”指:   

3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短文中写出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吗?请举一个例子并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1这段文字,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文字中的“妖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被降服后成观音菩萨身边的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写出你对这个妖精的印象或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完成相关练习。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1】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千变万化,将他们的变化梳理在下面的鱼骨图上。

【2】联系梳理的鱼骨图,我发现作者把悟空与牛魔王打斗的场面描写得___________

【3】读画线的句子,我发现这是对悟空______的描写,联结文中类似的句子,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的孙悟空。

17、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细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 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哪能吃得了咱这份苦?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转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中的好景指的是   (2分) 画线句是个   问句(2分)改成陈述句: 。(2分)

(2)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想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   ,画线句的人物心理是     。(4分)

(3)柱子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 ,柱子自豪的是 。(4分

(4)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这句话可用成语 来代替。人们呆住的原因是 。(3分)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 )(1分)

A.语言描写 B.侧面描写

(6)人们喜欢小瑛老师是因为:(6分)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根据图示中的关键词,找出描写曹小三心理的语句,摘录下来,并体会他的内心。

2选文的主人公是刷子李,能否删掉描写曹小三的语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小三没有拜错师傅 B.师傅技艺高超,有此绝活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C.师傅奇特的规矩是为了引人关注 D.有本事的大有人在,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19、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金光(lǚ   nǚ)   奔(tén   ténɡ

入(kàn qiàn)   开(dìnɡ zhàn)

ɡě yè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喂!老头,去博物馆怎么走?(改换成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我明天去书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落下来。(至少两处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热情地帮助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为双重否定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花性格孤僻。他在学习上有股钻劲。(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溪水多么清!(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同窗多年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35分)

萧红的童年在她祖父的园子里无忧无虑、自由地玩耍着;杨万里笔下的小孩子把冰当成乐器欢快地敲打;丰子恺念念不忘养蚕、吃蟹、钓鱼的童年乐事;高尔基在《童年》里记录着他童年时期经历的苦难。

在你的记忆中,你的童年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者遇到一些让你伤心难过的事?是不是遇到过有趣的人,或也遇到一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人?请你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字数350字左右,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