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在带点字正确的音节上打“√”

沿(yán yàn)   (kàn kān)

(zàn zhàn)   (shú shóu)

(yí yì)    (pào bào)

(gòng gōng) 阿妈(nī ní)

(bō pō)     (hǔn hùn)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反问)

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拟人)

C.他有电话手表吗?没有。(设问)

D.花儿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比喻)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军行》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B.《军神》一文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突出了刘伯承的高贵品质。

C.《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通过对毛主席接到电报、抉择、批示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伟人的胸襟和常人的情怀。

D.《清贫》一文选自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是作者被释放出来后写的文章。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ā  yáo  xì  nì   kāng  kǎi sī  huǐ  qiácuì

  ) ( ) ( ) ( ) ( )

pénɡ  sōnɡ  zhān  yǎnɡ zhǔ mù   qiú ráo   pí bèi

  ) ( ) ( ) ( ) ( )

 

5、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 爸爸 大孩子摇着他的腿 你看那树多高

(2) 你看它多直 妹妹分辩着

(3)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 是白杨树

 

6、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1.《威尼斯的小艇》分别从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____________、坐上小艇游览水城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2.《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散文,我们通过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金字塔的壮观美景,从中体会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____之情。《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________,采用________的表达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有关金字塔的信息。

3.《乡村四月》中,歌咏江南初夏繁忙农事,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cōng huì_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yáng méi____。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kǒng què____是夫子家禽。”

8、火眼金睛。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体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一条小狗,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看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地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要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 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得险些把“瓶底”晃下来 ,  “您就是他父亲 ? 不像不像 !您那宝贝儿子, 哪一点像您 ?把您的脸都丢尽了。 打架、 逃学、  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 不言不语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地接过别人递来的一支烟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所说的名片指的是(

A. 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 父亲的脸面 C. 的表现

3细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写作的角度想一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 这两处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B. 这两处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C. 这两处采用了说明的写作方法,通过不同的言谈举止,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尊严。

4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承上启下 B. 总结全文 C. 总启全文

10、阅读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现在,我既然有了小船,就可沿岛航行一周,实现我的夙愿了。为了实现环岛航行的目的,我要把样样事情做得既周到又慎重。为此,我在小船上安装了一根小小的杆,并用贮藏已久的帆布做了个帆。你们知道,我从大船上取下的帆布多得很,且一直放在那里没用过多少。安装好了桅杆和帆之后,我决定坐船试航一番,结果发现小船走得相当不错。于是,我在船的两头都做了小抽屉或者可以说是小盒子,里面放食物、日用品和子弹之类的东西,免得它们给雨水或浪花打湿。另外,我又在船内挖了一条长长的槽,用来放枪,还做了块垂板可盖住长槽,以防枪支受潮。

我又把我的那把伞安放在船尾的平台上。伞竖在那里,像一根桅杆,伞顶张开,正好罩在我头上,挡住了太阳,像个凉篷。①此后,我常常坐着独木舟到海面上游荡,但从来不敢走远。后来,我急于想看看自己这个小小王国的边界,就决定绕岛航行一周。为此,我先往船上装食物,装了两打大麦面包(其实不如叫大麦饼),又装了一满罐炒米(这是我吃得最多的食物)、一小瓶甘蔗酒、半只山羊肉,然后,我还装了枪和子弹,准备用来打山羊。另外,我还拿了两件水手值夜穿的衣服,这我前面也提到过,是我在水手箱子中找到的。这两件衣服放到船上,一件可以用来作铺被,一件用来作盖被。

②我成为这个岛国的国王已第六年了,或者说,我流落在这个荒岛已第六年了。反正怎么说都可以。在这第六年的十一月六日,我开始了这次环绕小岛的航行。(有改动)

【1】在船的两头做小抽屉的用处是什么?(  )

A.放枪支,以防止受潮。

B.放水手值夜穿的衣服。

C.让船保持平衡,航行得更快。

D.放食物等东西,避免被打湿。

【2】下列哪项不是鲁滨逊决定绕岛航行一周后做的准备工作?(  )

A.在小船上安装了望远镜。

B.往船上装了枪和子弹。

C.往船上装了大麦面包、炒米、甘蔗酒和半只山羊的肉。

D.拿了两件水手值夜穿的衣服。

【3】读文中①②句,说说分别表现出了鲁滨逊怎样的性格特点。(  )

A.胆小怕事;乐观平和

B.小心谨慎;消沉悲观

C.小心谨慎;乐观平和

D.胆小怕事;消沉悲观

【4】选文主要写了有关鲁滨逊的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héng  hèng)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辨 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片段中这个念头指的是________

【3】用“    ”画出片段中最能体现司马迁人生价值观的一句话。这句话用司马迁的原话说,就是“                ”。支撑司马迁活下去的信念是            

【4】“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将这个句子换一个说法,就是:_____________

【5】历史上死得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有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的人物有________

【6】《史记》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 列举的省略 B. 引文的省略 C. 话没有说完

2文中列举了哪些灯?详细介绍的是什么灯?简单写的是什么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话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的色彩

章武

我像一片云,从四季长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在到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北京是红色的海洋,从紫禁城的宫墙到孩子们嘴中的糖葫芦,全是红彤彤的。

我带着南方人一种特有的绿色的骄傲,步入了北京城。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柏,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随后,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秋风一吹,蝴蝶纷纷飘落地上,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褪尽的绿镶边呢!

我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我又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中,竟也有我在南方所想象不到的层次:金黄、橘红、曙红、猩红……几乎没有两片树叶是同色的,就是一片叶子,也往往是柑黄中渗透着桃红,丹红中凝结着玫瑰紫……

北京城这彩色的秋林啊,你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我攀登长城,漫游故宫。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冷峻;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威严。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拔地而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我常常把脸紧贴在公共汽车的窗玻璃上,不断从街道两旁飞驰的楼群中寻找雪山的洁白、草原的嫩绿,沙漠的金黄和大海的蔚蓝……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北京城里无数个有色彩的音符,都能使人想起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是一片云,从彩色的北京又飘回绿色的东海之滨。

人们问:北京的色彩如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的城墙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__的沙漠 ________的大海

2分别用“ ”和“﹏﹏﹏”画出短文中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各一处,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什么。

 

3从短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两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两句话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滴滴打车”是打车软件,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平台,面向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两个终端,能够较准确地定位出租车和乘客位置,为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提供打车服务。“滴滴出行”里有五种打车选择: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市民遇到赶时间、天气不好、公共交通工具停运或者地理位置较编的情况,会选择打车。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使用滴滴打车,因为和出租车相比,没有了价格上的优势,有时侯等待的时间比出租车还长。

1判断:

1滴滴打车软件既可以用微信支付,也可以用支付宝支付。   ______

2)滴滴出行不能准确定位乘客位置。______

2结合材料,你发现了什么? (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天上的街市》,完成下列各题。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都是勤劳的人儿,诗人为什么说他们在“闲游”?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节末句,原诗为“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改为“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你认为这样的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迢迢牵牛星》中写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本诗也写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两首诗中均强调天河的“浅”,其用意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一只巴掌也能拍响》回答问题。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文/玉树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当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老人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她,使她内心逐渐明朗起来。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她扔开支架,努力站起来,右脚刚一落地,却摔了一跤,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汗水湿透了衣裳,身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着。父亲很心疼,三番五次地对她说:“别再练了,你的腿已经多处淤青了。”她目光坚定,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选自《读写》(A版)2019年12期)

1文中“她从小就‘与众不同’”中的“她”指的是( )

A.父亲 B.医生 C.威尔玛·鲁道夫 D.一只胳膊的老人

2文中“她吃惊地看着老人”中“吃惊”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孩子们的歌声动听 B.老人推她去幼儿园

C.老人说为他们鼓掌 D.老人拍胸的举动

3“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句中“这股暖流”指的是( )

A.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B.用手掌拍胸膛很温暖

C.春天到了天气已转暖 D.幼儿园孩子动听歌声

4下列表明威尔玛·鲁道夫的心理变化的词语,依次正确的是( )

A.乐观—悲观—自信 B.悲观—自信—明朗

C.悲观—胆怯—自信 D.悲观—明朗—自信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她训练时的狼狈。

B.动作描写,具体地写出她是无法站立的。

C.心理描写,写出她内心的痛苦,急于求成。

D.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她练习站立时的艰难。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为题,你认为好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四自然段结尾处“她要行走,她要奔跑……”,请发挥想象,此时她是怎么想的?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19、课内阅读。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神机妙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________”的故事同样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我要回唐山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转述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秀气。(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表达交流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你能读懂下面这幅漫画吗?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吧。

轻轻提醒你:

(1)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

(2)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